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古籍今文《尚书》中的《吕刑》,集中反映了西周时的法律制度,其中的很多内容涉及到现代司法特别是刑法中很多原则。本文通过它论述了西周如下的主要奴隶制法制:①五刑、五罚、五过、疑罪从赦等刑罚制度;②定罪重证据、合并论罪、比附论罪、诅盟等诉讼制度;③对司法官吏的特殊要求等  相似文献   

2.
《吕刑》,中国西周时期至关重要的刑事规范,由吕侯于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前后,受王之命起草并以周穆王的名义颁布天下的,史记又称"甫刑"。此篇载于《尚书》(我国现存最早史书)中,是其中的重要篇目之一。作为西周王朝治理国家的思想理论来源,《吕刑》就刑论刑,并非是具有刑律意义的成文法典,而只是单纯阐述了运用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要求,为古代司法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用刑之道",规范了司法活动中的行为,确定用刑的基本标准。《吕刑》在中国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在详细论述其性质,内容及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其法律意义,主要在于:它为奴隶制法制模式提供了刑罚与规范对接的一般标准,确立相对统一的量刑原则,从而使司法公正成为可能,成为以后数千年的司法体制和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刑戒》一书是明代吕坤根据自己多年的司法行政经验,在任刑部侍郎时写的。此书本自儒家仁爱思想反对滥刑、酷刑,自行世以来就被明清官员,特别是州县地方官员奉为刑讯的圭臬。历代反对滥刑、酷刑的思想家、佛界人士、官员都极为推崇,成为明清以降,特别是清朝州县地方官处理司法诉讼、刑讯的指导,影响极其深远。《刑戒》一书内容具体而具可行性,是研究清朝法律制度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4.
晏子主张慎刑,提倡刑德兼施、先德后刑。晏子“德以怀人,刑以防非”及“先施而后诛”的“刑、德”思想承继齐学传统,借鉴了《吕刑》、管子思想,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象刑与五刑     
象 刑 与 五 刑 都 是 中 国 古 代 的 刑 罚 制 度 。 五 刑 是 指 四 种 肉 刑 与 死 刑 , 即墨 、劓 、膑 、宫 、大 辟 五 种 刑 罚 ; 象 刑 是 以“画 衣 冠 异 章 服”的 办 法 来 模 仿 、效 法 五刑 的 一 种 惩 罚 方 式 。 五 刑 行 于 阶 级 社 会 , 而 象 刑 则 行 于 原 始 社 会 末 期 的 尧 舜 时代 。《尚 书·尧 典》和《皋 陶 谟》中 的 五 刑 实 际 上 是 指 象 刑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罚金刑空判问题比较严重,存在罚金刑先缴后判和将是否交纳罚金作为减刑、假释的条件的现象,损害了我国的法律权威。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立法和司法两方面的原因,可以通过将罚金刑上升为主刑,明确罚金刑的执行部门,减少罚金刑的必并制等立法措施以及建立财产调查、保全并附卷移送制度等完善司法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教育刑制度指在保持刑罚惩罚性的基础上,教育犯罪人不再犯罪的刑罚制度。其完善要摒弃重刑主义,大力推行司法改革,刑法应当进一步体现教育刑思想。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不少犯罪都可以适用罚金刑这种附加刑,罚合刑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罚金刑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刑种,其扩大适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本文试就罚金刑适用的原则、适用范围、适用数额以及罚金刑随时追缴制度等罚金刑的司法适用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罚金刑作为附加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在许多发达国家取得了与自由刑并列的中心刑地位,而我国的罚金刑无论是在立法、司法适用上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相对滞后,导致我国刑法典对罚金刑的规定存在诸多弊端.为使我国罚金刑真正发挥其刑罚作用,笔者通过对我国罚金刑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立法与司法缺陷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罚金刑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司法在处理涉嫌交通肇事犯罪案件时实行先刑后民原则,导致有时不能及时给受害人以救济。对这类案件实行先民后刑原则则大有裨益。该制度不仅在法理上有依据,而且在操作层面也是可行的,这将使受害人的民事权益得到及时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易经》的部分卜辞中 ,记载了商周时代的“自由刑”:一是圜土之刑 ,包括该刑在刑罚中的地位、执行处所、执行方式、防范罪犯逃脱的设施、刑期等内容 ;二是肉刑的附加刑 ;三是坐嘉石之刑。以上内容可与《周礼》的有关记载互为佐证 ,较为可信地反映出商周刑罚种类之一的“自由刑”的史实  相似文献   

12.
从西周金文和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出西周已有赎刑制度。赎刑在西周得以确立,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赎刑在西周的实施,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巩固国家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管制刑作为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中最轻的一种,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管制刑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使用率很低,从而引起了管制刑的存废之争。笔者赞同废除论,建议创设社区服务刑罚来代替管制刑,以完善我国的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14.
罚金刑顺应了世界刑罚轻缓化的趋势,有效弥补了短期自由型的弊端,在我国人民财富积累渐多的今天,有适用的经济基础和思想条件。但罚金鱼 优势只有在单科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我国立法中有关罚金刑的规定大多为并科使用,单科罚金的使用量很少,这和世界发达国家罚金刑的适用现状是不相吻合的,也不利于罚金刑作用的发挥,故我国在立法和司法中应增大罚金刑的单科使用,同时为了弥补罚金刑单科使用时缺乏强制力的弊端,用罚金易科自由刑的方式来救济。  相似文献   

15.
罚金刑是一种古老的财产刑,在世界各国的刑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罚金刑适用现状的分析,对立法在刑事司法实践上关于扩大和协调罚金刑的范围,有效监督罚金刑的适用和执行以及罚金刑是否应是罪犯承担刑事责任的组成部分提出了要求,以进一步发挥罚金刑在惩治犯罪,预防犯罪方面所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1997《刑法》大幅度增加了罚金刊的适用规定,但在适用中仍存在应罚不判、罚金空判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在于罚金刑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对此,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完成我国的罚金刑制度。  相似文献   

17.
罚金刑是法院依法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刑作为一种相对较轻的刑罚方法,其适用范围的扩大,是整个刑罚轻缓化的必然结果。无论是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惩治新型犯罪出发,还是从立法、司法等角度来看,都应将罚金刑上升至主刑地位。  相似文献   

18.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三次审议稿第960条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同时《民法总则》第187条为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竞合时的处理确立了"互不影响"原则。然而,民刑交错中的精神损害与普通民事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在事实基础、法律功能和法律后果上存在诸多差异,民事领域的相关规定不能直接适用于民刑交错领域,因此民刑交错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细节问题,尤其是主体、受保护权益、行为、严重性等问题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9.
社区服务刑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种类,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就我国国内的现状而言,构建社区服务刑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有着深刻的意义。目前,我国仍存在一些阻碍社区服务刑发展的情况,解决好这写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构建,才能真正地推动社区服务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刑罚由自由刑为中心向财产刑、资格刑为中心的逐步变革与进步,罚金刑日益受到各国立法界与司法界的重视。但罚金刑存在观念游离不定、制度设计欠缺、一些实践操作困惑等问题,这种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罚金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相对一致的共识用以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因此,建议在进一步扩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减少必并制,大量适用得并制及单罚制;增设罚金型易科等方面有所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