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观察在游戏中占有重要地位。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有效途径,是指导游戏的前提,是正确评价的保证,也是制订下次游戏的依据。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在游戏中不会观察、不知道观察什么、不知道怎样观察。基于此,我们以教师游戏观的调查为切入点,通过了解影响教师组织游戏的因素和教师组织游戏的困难,来了解教师在游戏观察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深入了解教师对游戏观察的  相似文献   

2.
文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院,有一所附设的天才儿童学校。该校招收三四岁的幼儿,其智商均在150以上。入学的幼儿,录取时是按照幼儿园教师的观察确定的。教师通过认真调查,实地了解幼儿接受教育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何小娟 《知识文库》2023,(21):139-142
<正>观察行为是幼儿园教师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收集与幼儿相关的各种信息并做出反应的一系列显性活动。记录和分析教师的观察行为是提高教师观察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更好地教育幼儿。观察可以促进幼儿的成长。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全面了解幼儿的需求,大致了解幼儿的个体情况。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幼儿的差异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够,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成长发育。因此教师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行为,客观地解释和分析其行为,进一步分析并优化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4.
观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一种常见方式,在观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直观形象的实物能给幼儿的感官带来直接而强烈的刺激,使幼儿一下子被吸引,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的好奇心。如观察蝌蚪是幼儿科学教育中常见的主题。以前,我们在组织此类活动时无非是让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让幼儿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再讲一个大家都烂熟于心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园在参与了教育部  相似文献   

5.
牛璐 《知识文库》2023,(21):155-158
<正>幼儿生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观察和记录幼儿行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发展,并为其提供恰当的支持。然而,教师在观察和记录幼儿行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时间紧、主题不够明确、记录方法单一等,这可能会影响对幼儿的观察和评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生活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现状,并深入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将挑选最佳实践并提供建议,以帮助教师评估和提高其观察技能,并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幼儿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笔者前不久对幼儿文学教育活动的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分别以采用分科课程模式和综合课程模式的南京市各一所幼儿园的一个大班为对象。两个班的教师均热爱幼教,尊重幼儿。两个班的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相当。在两个班分别调查了故事类和诗歌类两类活动各3次。具体方法是:现场观察每次文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采用录音记录,用事件取样法整理教师与幼儿的言语行为的情况;每次活动的前后与教师谈话,了解该班幼儿的学习经验和教师设计组织活动的目  相似文献   

7.
韦妮 《山东教育》2002,(9):61-61
一、培养幼儿观察兴趣,提高幼儿观察能力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没有一种图像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幼儿观察,只有幼儿亲自去观察事物,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对它们有一个较完整、生动、形象的了解。以往我们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时总给幼儿一个框框,比如:“你们看小鸟的头是圆形的,身体是半圆形的……”使幼儿就用教师给的框框去观察,自己不动脑筋,这是一种有目的但无兴趣的观察;幼儿天生就有探索事物的本能,当他们看到蚂蚁搬食时,会自然地去“观察”,这是另一种有兴趣但无目的的观察。如何培养幼儿有兴…  相似文献   

8.
告状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一种表现,但由于幼儿年龄不同,其告状行为的原因及表现也不同。本文试图从自然观察与实际调查出发来了解幼儿告状的原因与年龄特点,另一方面,帮助教师正确认识、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科学引导与教育幼儿,使幼儿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而观察幼儿正是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游戏是幼儿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理解游戏、理解童年、理解幼儿的生活应该成为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在指导游戏时要根据每种游戏的特点及幼儿的需求进行指导,成为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追踪者和观察者。  相似文献   

10.
幼儿姓名:龚玺(大班)活动内容:用高粱秸制作眼镜记录时间:2010年10月17日记录教师:张爱祯(工作两年的新教师)背景:在秋天主题中,我们收集了各种农作物的果实、种子以及它们的枝茎,丰富幼儿的活动材料,使幼儿在观察、操作中,更直接形象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感受秋天的自然变化和丰收的景象。其中,用高粱秸拼插眼镜深受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正>观察是获得幼儿游戏中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游戏中观察能力涉及三方面:判断幼儿活动行为、恰当的记录方式、有效的观察策略等。通过观察,真正了解幼儿自身特点,了解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幼儿行为、心理实施指导,教师及时给予启发性建议,同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材料,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全面发展。观察是教育质量的保证,是推进幼儿发展的根本,是了解孩子、跟进孩子的有力根据,让孩子在老师的观察陪伴过程中获得安全感与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幼儿的心理实施教 育,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为 了了解幼儿接受教师教育时 的心理,以便有的放矢地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我们对66名幼儿(男女各半)进行了一次小型调查。我们想通过这个调查了解:①幼儿喜欢教师哪些教育行为?②幼儿不喜欢教师哪些教育行为?现将调查结果和我们的分析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幼儿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往往从自己的喜好或者经验来判断,主观地认为是怎样就怎样,很少考虑别人会否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而幼儿园的厨房阿姨也很想了解幼儿喜欢吃什么样的早餐。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数学调查活动———“幼儿最喜欢吃的早餐”。成人的调查活动追求社会价值,注重结果,而幼儿的调查活动是为了获得相关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观察和动手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注重过程。所以,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调查活动要有健康而活泼的目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本次的主题就是十分适合幼儿…  相似文献   

14.
《幼儿成长档案》是一本幼几发展情况记录册。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结构充分体现了“尊重幼儿.以幼儿为本”的理念.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让幼儿、家长、老师理解评价内容,了解评价结果。在操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成长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性.较好地体现了评价改革的新理念.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5.
小猫捉老鼠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首歌曲带有浓厚的戏曲韵味,从旋律上就能给人以滑稽诙谐的感觉,加上歌词形象生动,并有一定的情节性,很容易被幼儿理解。此作品可在中班使用。教师在教学前,应当让幼儿对老鼠的形象与动态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先让幼儿描绘一下小老鼠的形象,以便使幼儿头脑中的表象处于活跃状态。然后开始弹曲子,在幼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观要求我们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了解孩子是怎样学习的,而要真正了解孩子,就要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下一步工作的依据,教师可以从中检查自己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是否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观察记录可以作为对幼儿形成性评价的依据,便于教师认识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学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观察记录还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  相似文献   

17.
观察是教师解读幼儿行为,提供有效支持策略的重要手段。很多教师了解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重要性,但是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存在着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行为不到位、观察记录不客观以及观察分析不精准等问题。笔者通过学习故事这一叙事性评价方式的介入,通过具体的方法和案例,帮助教师提升观察分析幼儿的能力,让教师和幼儿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邹海萍 《教师》2020,(7):99-100
建构区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区之一,尤其是大班幼儿,他们在建构区共同商量、自由搭建、合作完成建构任务。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是幼儿学习的伙伴。教师对幼儿建构水平、交往能力的了解需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文章作者设计了观察记录表,仔细观察大班幼儿在建构区的活动,并进行理性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观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并使幼儿从中获益的基本工作方法。通过观察,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评估幼儿的需要,进而组织适宜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实现观察这一成人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近年来观察的重要意义备受关注,观察幼儿之热情一度高涨。各地为提高幼儿教师观察能力而组织的培训、观察案例评比等活动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0.
一、仔细观察幼儿仔细观察幼儿,这是澳大利亚教师设计教育幼儿计划的基础。通过观察,教师能直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知识经验、技能能力、个性品质等,以便更好地设计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未来教育计划。例如,教师在幼儿玩沙活动区观察时发现汤姆首先来到了沙地,拿起一把调羹,把沙子往瓶中装;接着,奥利也来到了沙地,先把一个漏斗插入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