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给养"一词被Gibson用来描述环境对有机体行为的影响。随着给养设计研究与应用的持续深入,对给养内涵的演变脉络及其新的内涵进行梳理。结合Hartson与Kammer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环境给养生态框架,为学习环境设计(包括其他人工制品设计)提供一种通用的描述语言。提炼出给养设计的6大原则以及给养设计的技术过程,为学习环境设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教育亟需变革的社会背景下,“生态”一词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青睐.生态化网络学习环境将学习者与学习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关注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互动关系,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关注网络学习生态的形成与维持,被认为是适应未来的网络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该文以“生态化学习”“学习生态”“学习生态系统”“给养”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归类、比较等分析,认为:生态化网络学习环境的研究源于WebX.0、混搭(Mash-up)、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与支持;生态心理学、复杂性理论、联通主义等理论为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化设计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撑;研究者从自然生态系统视角、学习资源的有机生命特征视角、文化生态视角等提出了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化结构模型;给养(Affordance)在文献中频繁出现,通常被用以描述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化支持/互动关系;混沌理论、后现代主义、贯一设计等为生态化网络学习环境的具体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7,(7):109-115
借鉴生态学的"生态系统"、"给养"、"功能性区域"等理念,文章从要素、关系、功能、整体等四个层面分析了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以期为从关系的角度认识和设计网络学习环境提供理论参考。文章认为,作为实体存在,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整体;作为关系存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复杂关系是形成网络学习生态的必要条件;作为功能单位,该系统具有教育给养、社会给养、情感给养、物理给养等四个功能性区域;在给养的互联互动中,该系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给养复合体。  相似文献   

4.
微型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学习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非正式学习中。但目前有关微型学习的研究中很少涉及学习环境,为完善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本文依据生态学理论呈现了微型学习环境的五个特征,结合生态学环境设计理论以及乔纳森建构主义环境设计模型,从物理环境设计、社会环境设计和规范环境设计三个方面来构建微型学习环境模型,以期能够提高微型学习效果,保证微型学习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为学习环境的设计问题提供了新的支持点。随着网络教学形式的广泛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也赋予了网络学习环境新的设计思路。网络学习环境可从多元知识设计、网络学习共同体、网络教学评价系统三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应用PBL(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理论,从技术环境、资源环境和人力环境三个方面探究基于移动学习的PBL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认知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分布于个体、群体和人工制品之中。其中,个体和人工制品同样重要,群体和人工制品也同样重要。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凸显人工制品的价值。在学习活动中,"学习环境"即为"人工制品";分布式认知对人类认知活动和人工制品的认识即为分析学习环境设计的一种理论框架。它基于"认知分布"的视角对学习环境赋予新的隐喻,给予学习环境设计新的启示。这为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创设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给养"。  相似文献   

8.
论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本文对“社会-文化观”下的情境认知理论、活动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等三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加以概括,并详细分析了它们为学习环境设计所提供的指导原则。笔者认为,好的学习环境设计应该得到理论的指导但不能成为理论的奴隶,设计者应该根据具体学习情境的约束和给养,为学习者尽可能地提供真实的情境、活动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又的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网络是最好的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工具,在网络状态下实现外语学习环境设计的三个要素,即学习资源的设计、认知工具的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整合信息技术,从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内涵、硬件教学环境设计、软件教学环境设计、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评价等方面对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物理探究学习教学设计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情景学习理论对网络教学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探讨情境学习环境设计的关键性因素及其对网络教学设计所带来的启示和意义,并提出了构建网络学习环境的诸多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入手,借助于“生态给养”理论,对大学英语网络学习环境给养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试图构建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激发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3.
学习环境设计兴起的背景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习环境设计的兴起源于社会文化的背景、物质技术的背景及认知科学、教育学、哲学等思想与理论的背景。学习环境设计是新时期教育思想和理论变革的一种产物,它是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社会教育特征的一种现代教学设计,旨在创立一种有效学习、积极学习的环境。学习环境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能给学习者提供认知工具,鼓励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建构个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心理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习环境设计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隐喻.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学习环境设计需要适切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的适切性将决定学习环境对学习者发展的支持力.根据学习环境的内涵和设计的价值指向,本文认为审视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多元视角的.文章聚焦促进学习者发展的需要,着力从心理学视角出发,讨论了情境认知、活动理论和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内涵及其相应的学习环境设计假设.文章认为,从心理学视角看,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具有建构主义倾向.但这种倾向并非是"非此即彼"的极端选择,而是时下教学文化情境使然的权衡.文章认为,探讨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重要而又关键的是在连续统思维视域下看到各种理论或主义的价值,根据情境的需要而善于权变,而不应当囿于预设的理论或主义之中.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包容各种学习理论,根据问题情境的需要,探寻适切的理论基础,创设"给力"学习者发展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以教学活动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环境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将传统教学设计方法中关注行为表现的各种分析和设计技术,与活动理论关注真实教学情境脉络的分析与设计思路结合起来.本文在剖析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出发探索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思路,并力图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设计共同融入到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6.
学习环境设计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研究这个问题,应该而且可以利用诸多学科发展的研究成果。正是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环境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使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多元的深入发展。学习环境设计研究的新进展需要我们不断从各个学科的领域吸取营养,获得启迪。学习者、社会、知识是教学行为设计的核心问题,而对这三个问题,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讨论是最深刻的,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启发也是最大的,所以,一般来说,学习环境设计的审视都离不开四大学科视角: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视角。  相似文献   

17.
联通主义视域下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网络时代下学习的发生过程,即知识是以不同方式进行联通、重组和再造。文章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利用该理论进行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的可行性,并且根据该学习理论,构建了移动学习环境的基本结构,分别对其中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资源、支持工具、学习情境四个环境子要素进行设计。鉴于对联通主义理论下移动学习环境的设计,以期给学习者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18.
实体联系模型理论在学习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实体联系模型理论出发,论述了实体联系模型理论在计算机支持的学习环境中的应用,从中得出在计算机支持的学习环境中,该理论的应用特点及有关启示,为相关设计及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试论认知弹性理论的学习环境设计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思想研究的角度,对认知弹性理论的相关思想进行初步分析。文章分析和讨论了认知弹性理论的基本性质;并对该理论特别注重的多媒体计算机学习系统(学习环境)的设计思想,从目的、原则、设计思路和亮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另外,对知识的获得、媒体环境等相关问题作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网络虚拟实验学习环境设计的核心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从基于建构视角的理想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出发,对网络虚拟实验学习环境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以期对网络虚拟实验学习环境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