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尔在《中国教育报》看到了这样一则短文: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题这样问道:“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一个极富诗意和创意的回答,可他偏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看完这则短文,引起了我对创新教育的思考。创造意识即创造性思维是创造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音乐教学也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首位,要给学生创设机会与条件,提供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发挥创造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缪丽霞 《师道》2003,(3):32-33
“雪化后变成了什么”的案例,早已是众所周知的教育中思维僵化的典型了。于是,现在的老师和孩子们又都知道了“正确”的答案:雪化后变成了春天。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积累运用六”的阅读训练,又选了篇短文:《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我在上这则阅读短文时,便对这“最好的答案”试着做了新的阐释。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了文章。一上课,我便问学生: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雪化后变成了春天!也有部分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水,水蒸汽……还有一个学生郑重地问:“雪化后分明变成了水,为什么说是变成了春天呢………  相似文献   

3.
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那么,如何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会有所突破。a.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既简洁,又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讲究教学的艺术,要适时地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创新空间。如在《生物的启示》一课中,教师直接问学生:“鲁班受茅草叶的启示发明了锯子,你能再构思一项小发明吗?”这样的提问,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创新就无从谈起了。我在教学这部分内…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去年,《家庭教育导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坐在学生中间上课有错吗?》讲的是一位青年教师因为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坐在学生中间上课,不但遭到了校长的批评,而且年终考核被定为“不合格”。由此,在读者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不禁要问:坐在学生中间上课究竟有没有错?究竟什么才是创新教育?限制教师的教学方式,甚至教学方法,不是把教师管死了吗?教师的头脑僵化了,学生还能学出新意来吗?那么谈什么“发展个性特长,发扬创新精神”呢?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教人变。教人变活的是活教育,教人变死的是死教…  相似文献   

6.
下课后,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课上,我的学生快乐吗?他们在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得到了享受吗?”两种不同的反思角度.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赞可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禀赋。”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却分明看到了以下令人深思的镜头。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是一个在语文考试中发生的小事件。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试卷上有一个问题,问:雪融化后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的试卷上写着:变成了美丽的春天。多么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问答呀!而当考卷发下来时,他的试卷上有一个明显的“X”记号,因为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水”。听完了这个小故事,让我对创新教育有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一个大家听老了的故事:教师问学生,雪化了以后变成什么?一个学生说“春天”,教师脸上一片茫然;另一个学生见状,连忙“纠正”说“变成水”,教师则露出“这才是标准答案”的微笑。我们不要过多地责怪这位教师,但必须较多地思考教育的现状。如果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的就是标准化、程式化的训练,不许有一点越轨,不容有一点创新,那社会怎会进步、民族何以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地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储存、积累,尽可能多地吸收前人已总结出的思维成果。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只要“…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接受我国记者采访时,讲了这么一件耐心寻味的小事:那是安南上中学时,一次课上,老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教师教导着他的学生。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个白点。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  相似文献   

10.
享有“力学之父”美誉的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意思说只要找到一个支点,利用足够长的杠杆就可以翘起整个地球。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如果也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支点,教育的前景不是更乐观吗?给学生以学习的支点,归根结底一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前总书记江泽民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逃学亲历记     
大人教育孩子总会说:“人的一生,要想有成就,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还会引用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不是不对,而我总觉得如果真的要像在学校里那样“活到老。学到老”的话,我将会变成一个精神病。这还不都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害的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你认为为什么变成了一座博物馆?既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作及物动词时,意为“把……变成……”。如:我正在考虑把花园改成菜地。我们能使液体变成气体。你能把这个短文译成英语吗?作不及物动词时,意为“变成”,“译成”。如:他到底变成了一个不错的小伙子。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工作的这几年,你的教育有悔吗?”面对这个问题,我最初的回答是“没有”。但静下心来想了想,似乎又没了自信,于是我不住地问自己:“你的教育有问题吗?”再仔细想想,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有太多的忽略、太多的不经意,点点滴滴积累起来,原来竟然是一个“悔”、一个“愧”。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管理中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有一学生向我“告状”:“老师,李华说武彤爱您。”听到这话,我一下愕然了,这么小的孩子思想竟然如此不单纯!我该怎么办呢?能训斥李华吗?多年的教育经验提醒着我,切不可感情用事,要心平气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如果按照“创新的基础是人——人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在教师”这样的逻辑推理,笔者认为原因就在于:(一)当今的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很少鼓励学生创新,甚至阻止学生创新。教学实践业已证明:只有自身具备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的教师。只有积极鼓励学生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翟晓芳 《河南教育》2005,(10):45-45
昨天布置了一篇短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做文后的几道题。今天上午一上课我就问:“完成作业的同学请举手。”“刷”,全举手了,我很高兴。又问:“谁能说说短文写了什么?”这回和刚才完全反了,全班学生竞没有一个人举手。我疑惑了:“你们不知短文写什么,怎么做的题?”“我是抄的答案。”一个同学大声回答。  相似文献   

17.
在公开课上,笔者先后听了两位教师教学《葡萄沟》一文中“蒸发”一词。由于两人的教法不同,其效果也大不一样。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当出现“蒸发”这一词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蒸发就是液体表面缓缓地化为气体。这时,该教师怕学生听不懂,紧接着又赶忙补充说,小朋友把洗湿的衣服晾出去,晒干了,这就叫蒸发。学生听后似懂非懂。另一位教师则以学生的感性知识作依据,想方设法启迪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他是这样教学的:师:你们吃过葡萄吗?它是什么滋味呢?生:吃过,葡萄酸而甜。师:你们吃过葡萄干吗?它又是什…  相似文献   

18.
曹海燕 《教师》2011,(25):66-66
一、案例呈现 在我上四年级上册《面对欺负和威胁》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不做小霸王”。我先让学生观看插图,图上一位男生在拉扯女生的辫子: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会怎么做?”学生讨论完后,我又对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8日星期六小雨今天,爸爸问我问题:“你在一、二年级已经把加减乘除全学了,你知道这四种运算符号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吗?”“这些符号不是原本就是这样的吗?”我反问道。“当然不是,这些符号是像生物演化一样,变啊变,最后变成这样的。查一查它们的历史,你会觉得很有意思的。”爸爸说。  相似文献   

20.
《落花生》是一篇说理性的老教材,在人文性目标上,它要求教育学生做一个“拥有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容易,但使之真正变成流淌在学生血液里的精神营养就难了。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有老师在教学中这样实施教学(重点部分实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