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殡葬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4月,我国开始了从传统土葬到火葬的殡葬变革.50多年来,我国推行的这种殡葬变革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甚至人权问题.为了推动我国殡葬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尊重传统殡葬文化核心价值取向,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韩萍 《考试周刊》2009,(2):237-237
实行殡葬改革的关键在农村,如何有效地治理骨灰装棺再葬已成为能否真正实现改革、节约土地、减轻负担宗旨的关键之所在。本文以皖北某县为例,分析了农村二次土葬现象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土葬习俗的农业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历史角度考察,土葬习俗对传统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土葬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粮食等重要农作物的种植乃至村容的整洁,但通过封(坟堆)和植(种树长草)等措施,阻止了中国传统农业中单一种植业的无限扩张,保护了植被和生态平衡,有助于生物的多样性,也为畜牧业和林果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农业在结构上的缺陷,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土葬还激发了中国人的爱乡爱土情怀和民族认同感。这正是传统中国人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而,真正应当废除的不是土葬,而是厚葬。  相似文献   

4.
付骞 《辅导员》2014,(7):61-61
今天我想与大家共议一个话题——环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首先我想说一下关于塑料制品的问题,塑料制品自然腐烂需要200年以上,给环境造成“潜在危害”。掩埋,不仅占用土地,还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焚烧,会产生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付骞 《辅导员》2014,(11):63
正今天我想与大家共议一个话题——环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首先我想说一下关于塑料制品的问题,塑料制品自然腐烂需要200年以上,给环境造成"潜在危害"。掩埋,不仅占用土地,还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焚烧,会产生有刺激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自然扬尘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的污染对新疆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造成的直接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新疆城市环境与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7.
煤矸石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煤矸石是对矿区生态环境主要影响源之一 ,既占用大量土地 ,又严重污染环境。开发利用煤矸石具有环保和经济两重意义。详细地分析了煤矸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阐述了目前煤矸石资源化的综合利用情况 ,最后提出了煤矸石治理方面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铁尾矿的产量在不断增加。铁尾矿的存放严重污染环境,占用大量土地,且处理维护费用高、风险大,因此铁尾矿的综合应用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论述了铁尾矿在我国的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东茂名地区油页岩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达54亿吨。油页岩燃烧会产生大量油页岩废渣,废渣堆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为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油页岩渣替代粘土制水泥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和研究,并使之投产。这一研究既降低了水泥成本,也减少了油页岩渣的污染,是节能利废、化害为益之举。  相似文献   

10.
大地伦理是关注人地关系的环境伦理,在全球生态危机大背景下,作为世界农业大国的我国平原农业地区,如何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资源的原则下,积极规划和推进殡葬改革,逐步引导农民实施"树葬",以"树葬"文化取代传统殡葬文化,中止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的"火葬"方式,这无疑将是中国世代人和全人类的福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可靠的连续埋线法重睑成形术,方法:通过改进鬼ming式连续埋线法的进针点和结扎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线结晶外露或松脱的缺点,结果:随访了41例(81侧)重睑术者,无线结外露或松脱发生,受术者非常满意,结果:改良鬼ming式连续埋线法为一较完善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对渗滤液的准好氧性填埋、渗滤液循环及其进入污水厂处理等方案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六朝陵区多由两个以上陵墓构成。陵地的选定 ,除聚葬和风水因素外 ,还要考虑墓主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陵区内各陵之间 ,以及每个陵园中主从墓之间 ,按照墓主生前尊卑有规律分布。陵园内有陵门、陵垣、神道石刻、玄宫、寝殿等建筑。六朝特别是南朝陵墓有比较严格的等级差异 ,明显反映墓主生前身份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丧葬习俗是一个民族心灵的表现,在几千年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丧葬习俗,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场轰轰烈烈的白事,被人们看作一生的一个完美归宿,而通过这些丧葬礼仪活动,也产生了一大批民俗行业,纸扎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民间美术样式,是丧俗艺术中一种主要而又相当普遍的表现形式,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超越其审美价值。甘肃通渭丧葬纸扎品种多样,颇具特色。就通渭丧葬纸扎的种类、工艺特色等进行田野调查、通过采访纸扎艺人、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通渭丧俗纸扎进行探究,感受陇中文化的丰富多彩和通渭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厚葬是中国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这一社会现象从奴隶社会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古代中国人相信,人死变为鬼,鬼和人是相交通的,人所享用的物品,鬼可一一接受,从而形成了殓装殓物越多越好的陋习,甚至出现了送死妨碍了养生的现象。丧事节俭,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善事。  相似文献   

16.
丧葬方式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精神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曾存在于东南亚地区和现存于我国西藏地区的鸟葬就是对印度佛教大乘密宗思想的反映。后来由于小乘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鸟葬失去了其存在的文化根基,遂逐渐消亡。西藏的鸟葬,则因藏传佛教地位的确立得以保存至今,并承载了更多本土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成熟体系的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甲骨文构形,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殷商社会面貌.“姓”、“妻”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明确地反映出殷商社会群婚、抢婚的习俗,“葬”、“官”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客观地体现了殷商社会天葬、船棺葬的习俗.这些婚丧礼仪是先民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白裤瑶的丧葬礼俗古老而传统,礼仪文化内涵丰富。以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实际的田野调查,对仪式礼仪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白裤瑶的丧俗及人文传统。  相似文献   

19.
复合材料及构件在新型飞机中的使用不断增多,用常规无损检测的方法难以准确获得复合材料损伤部位的埋藏深度。结合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构件损伤检测的实际需要,研究了飞机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新技术中损伤部位埋藏深度的计算思想及计算机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20.
华阴地处关中平原东部,位于华山脚下,谓为华夏民族之根。由于位置与交通的原因,其民俗既有传承,亦有创新。其葬俗的议程及其趋于简化的倾向,既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又体现了以生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