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璟 《新闻战线》2022,(12):68-70
媒介生态复杂,价值观念多元,切实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课题。“少年志”平台从青少年视角出发,以适龄化表达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推出了一系列紧扣主题主线、结合时事热点、开拓交互场景的融媒体产品,放下姿态、转变语态、创新形态,主动运用全媒体信息形态与表达、多终端分发与触达、智能化生产与精准推送,与用户形成全新连接,达成了有效的引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构建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合规治理机制,以安全合规赋能智慧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实现图书馆多模态融合发展。[方法/过程]以用户数据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度为规制,解析用户数据治理的主题分布;以“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为主轴,以“应用场景”为辅助,采用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进行三级主题编码,逐级归纳、提炼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治理的合规要求,进而构建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合规治理机制。[结果/结论]构建包括6个一级主题、41个二级主题以及184个合规要求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治理合规要求体系,形成用户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用户数据运营体系、用户数据规范保障体系等多系统融合共通的用户数据合规治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王汇霖 《传媒》2024,(7):16-17
<正>2023年11月17日,以“品牌发力·韧性增长”为主题的第30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厦门成功举办。在本届活动的主论坛上,笔者与行业共同交流,探讨长视频如何用优质内容连接品牌与用户。以优质内容“种草”吸引用户,助力品牌营销优质的内容和用户的喜爱是吸引人们的关键,而通过与营销合作伙伴的合作,品牌可以借助IP的力量吸引粉丝和观众,并在特定场景中引导他们被品牌“种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若要抓住用户的注意力,首先要拥有优质的内容。只有内容好,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观看和喜欢。优质的内容不仅能吸引用户的眼球,还能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4.
陈邦武 《编辑之友》2017,(12):19-22
以跨屏、跨界、跨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应用极大地开拓了出版的空间,体验出版因此而成为新潮.主要表现在:其一,“终端+”:人机一体模式;其二,“平台+”:产消一体模式;其三,“场景+”:线上线下一体模式.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出版机构应该加快内容的创新应用,包括技术格式、商业模式、移动模式、社区模式等,从而真正实现从专业模式到用户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加速了传播的迭代,场景因素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随之日益凸显,新闻传播业愈加注重给予用户“时空一体”的适时体验,从“流量之争”逐渐走向“场景之争”。通过“context”概念的“场景”及“场景五力”分析发现,“场景+媒体”的传播方式增强了新闻媒体的吸引力、辐射力、适配力和服务力,使“用户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在这一点上,腾讯新闻APP的场景传播是“场景+媒体”的典范。与此同时,媒体对于场景的认识理解、功能运用及价值把握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媒体人作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卢军 《新闻传播》2023,(16):9-11
发展“新闻+”服务模式是新闻媒体行业积极适应新媒体生态的现实要求,也是依托新媒体优势、驱动行业变革的关键途径。在全媒体时代场景下,通过以“新闻+”服务模式为基础,以优化服务内容为重点,精准衔接用户需求,充分挖掘新闻资源价值,着力打破新闻资源相对分散、价值利用不足等现实困境,将全面拓宽新闻行业的发展空间。通过以新媒体生态为基础,针对“新闻+”服务模式的类型及价值进行解读,提出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7.
“沉浸式阅读”是伴随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的新兴阅读方式,借助丰富的内容叙事和场景呈现打造多感官的阅读体验。国家图书馆打造的“《永乐大典》VR 全景文化典籍”项目,是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古籍文献阅读服务相融合的应用创新。该项目以“时空重构”铺陈宏观全景视野,微观叙事注重细节“形神兼顾”,打造了“入幻出实”的古籍历史美学,并通过布局主题宣传矩阵实现了富媒体化传播,今后将强化“内容为本”、探索“共享体验”、开拓“合作运营”,在选题、叙事、场景、服务和渠道五个维度继续深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图5。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8.
李向荣 《传媒》2023,(18):9-12
云听十分注重广大车主的实际需求,不断夯实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内“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的技术支撑。云听采用大数据分析和AI内容推荐技术,将400万小时以上的丰富音频内容库通过“场景化智能推送”的方式为车主提供全时段车载内容服务。同时,打通手机、车机平台,用户使用同一账号可同时登录移动端和车载端,真正实现了广播在车载FM、车内智慧大屏和手机音频平台等收听场景的无缝切换,操作体验更流畅,快速实现车载市场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9.
联合数字传播及出版发行等方式利用“用户创造内容”是促进媒体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版权生态系统建设的微观要义。实践中网络用户服务协议对利用“用户创造内容”的约定存在跨媒体利用关注度不高、未有效联合版权法的制度优势和网络空间的技术特色、标准缺失等不足。结合跨媒体利用“用户创造内容”的已有实践,同时以遵循版权法的二元价值目标及价值共创理论等为逻辑指导,提出在多场景中以类型化方式推进“用户创造内容”跨媒体利用的观点及方案,旨在高效发挥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各自优势,整合信息资源,实现“用户创造内容”版权价值的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10.
高方 《传媒》2016,(6):8-8
去年的全国“两会”,我刊“以《传媒》的视角观察媒体如何报道‘两会’”为宣传报道方向,并依此制作了《全媒体新常态--2015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大比拼》专题,广受好评。今年我刊在取得了三个上会采访名额的同时,开始研究如何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有关全国“两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在主题上更贴近主流,在内容上更加创新,在形式上更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1.
马梅  曹煊 《中国广播》2010,(8):55-57
广播新闻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提升广播新闻宣传的影响力,主题宣传报道就必须适应听众不断变化的收听心理和需求,发挥广播的优势,以丰富的报道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表现形式,让主题宣传报道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微信摇电视的商业模式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复合型模式。它以“红包”为切入点,利用微信的社交功能、第三方支付功能和电商功能打通了电视内容观看、互动、广告、销售等整个产业链。在此过程中将电视的受众转化为用户并将用户数据沉淀下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电视内容、提高广告回报率,实现电视相关商品、视频内容的O2O业务,颠覆了传统的“二次售卖”商业模式,转而升级为电视+社交+电商(广告商)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旨在提高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水平,满足患者用户不同场景下的深层次信息需求。[研究设计/方法]融入信息推荐服务的场景要素,通过分析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信息需求,确定场景划分标准继而划分推荐场景,从而识别不同场景要素标签,构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并采用RFM模型对采集到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数据进行精细化筛选运营,借助形式概念分析的方法实现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模型构建,并以“甜蜜家园”为数据源实现糖尿病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构建和标签聚类。[结论/发现]通过深度挖掘聚类,发现在线健康社区“观望型”“宣传型”“高产型”和“经验型”四类用户群体及其健康信息需求。[创新/价值]以信息推荐服务模式为导向,聚焦于用户画像构建的整体流程,此研究视角有助于在线健康社区优化服务水平,提升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一直是凝聚与深化受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本文选取在江苏省当地颇具影响力的扬子晚报为调研对象,从广大民众常用的信息接受形式——微信公众号推送切入,对扬子晚报在公众号渠道上对建党百年主题的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报道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以扬子晚报为代表的地方媒体围绕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为地方媒体围绕重大主题宣传事件的报道提供一定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蔡玖 《记者摇篮》2009,(9):17-18
“主题报道”在新闻宣传中是一个“老”概念了,特别对我们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的新闻宣传来说,“主题报道”早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体裁和宣传手段,可以说是“常规武器”。但是老生常谈并不意味着宣传报道的内容就一定“陈旧”,就一定是受众不愿意听、不愿意看、不愿意读的味同嚼蜡的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坚持提供优质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提升服务功能,是主流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主流媒体要跳出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用原创内容引导用户,以特色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用户广泛参与的内容生态,实现社会效益;搭建以“新闻+服务”为特征的复合型服务平台,以“互联网+”重塑产业链,做好媒体服务、公共服务,在经济主战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经济效益。本文以山东广播电视台二十大融合传播实践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拓宽服务功能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李楠 《网络传播》2020,(1):80-81
经过几年发展,短视频内容同质化严重,用户已经出现审美疲劳,再加上缺乏持续生产的能力和机制,短视频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在此境遇下,主流媒体有何优势,又该如何发力?浙江在线积极探索经验。提升内容质量,做好主题宣传报道新闻的生产和发展,永远都是“内容为王”,变化的只是方式和方法。2019年浙江省两会期间,浙江在线从一开始就策划了以短视频为呈现方式的新闻采访模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能更多地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两会故事,了解两会为民生福祉带来的种种利好。  相似文献   

18.
汪文斌 《传媒》2023,(1):23-24
电视媒体发展需要立足重大主题报道的思想之魂,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以“思想+艺术+技术”破解重大主题报道的痛点难点,以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合创新引领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传播矩阵在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中,在更广范围的内容创新层面上,将思想、艺术、技术三者融合统一,成为实现守正创新、切实提升重大主题融合报道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大数据离散化解构和全息化重构的驱动下,图书馆服务中的资源、空间和用户三个基本要素间的关系转变为资源大数据、场景大数据和用户大数据间的关联,图书馆服务模式从“以资源为核心”到“以场景为核心”再到“以用户为核心”,实现了服务模式的创新和服务价值的增值。构建和落实“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用户需求,提供用户“感知有用”的服务,是未来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图6。参考文献54。  相似文献   

20.
广东电视台体育新闻栏目在以“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为主题的宣传报道中,大胆融人新闻策划理念,本着“策划出精品.策划上质量”的原则,在报道时机、报道内容、报道力度、报道角度、报道人选乃至报道版面编排与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申亚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