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美学为主视角,用美学原理及相关人文学科、运用学科原理,结合玉溪城市发展的实际,通过对玉溪城市空间布局形象、城市绿色生态形象、城市文化建构形象三大方面的探讨,提出了塑造二十一世纪玉溪城市新形象的审美构想:把玉溪塑造成独具文化内蕴的星座式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其形象宣传推广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社会大众对独立学院的不信任,认为独立学院的师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等。树立独立学院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加社会大众的认可,以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以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为例,结合该学院的特点及其发展中宣传推广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城市之于人的印象和感觉,城市形象是地域文化的外显,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二者互为表里.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对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庆城市形象应该定位为国际时尚都会、抗战记忆名城和山水森林之城,进而塑造起以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形象"的视角对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展开理论探索.首先将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界定为一种"文化输出"活动,具有塑造"中国形象"的文化意义;其次从"文化差异"、"文化误读"、"文化认同"三个方面指出当前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建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来推动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发展策略,即:(1)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消解世界对中国武术的文化误读;(2)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构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认同;(3)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武术的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男性华裔作家致力于打破种族歧视性的定型化形象,重塑具有阳刚之气的新型华裔男性形象。而女性华裔作家站在多元文化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立场上,聚焦于女性主体地位的建构。然而,男性阳刚形象的树立往往是以牺牲女性形象为代价的,女性主体地位的构建又是以"男性中心主义"为批判对象的,结果出现了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以致这些作家之间产生摩擦。本文对华裔男女作家在建构主体意识过程中所分别采用的言说策略进行了对比和辨析,笔者认为华裔男女作家应携起手来,自觉抵制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偏见,以对性别、种族、文化的共同关注为己任,张扬族裔文化特性,丰富族裔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滁州地域形象传播的多模态话语不仅建构着滁州区域的社会现实,而且建构着滁州在国内外的形象。为了展示良好的滁州地域形象,全面融入“长三角”,基于建构主义认识论,笔者提出应重点从滁州的人文特色文化符号、改革创新精神的主人翁社会身份以及新发展理念三个方面构建相应的多模态话语,以便更好地向国内外传播滁州地域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量化统计和文本分析法,对电视新闻栏目《朝闻天下》和《新闻1+1》在2009—2012年的新媒体报道进行分析发现,电视媒体从技术、价值、影响三个维度构建了新媒体叙事形象。在技术层面,主要建构出新媒体非技术内容叙事形象;在价值层面,建构出价值判断和使用价值叙事两类形象;在影响层面,主要建构出积极影响力叙事形象。整体来看,电视媒体主要从技术视觉和价值判断、价值使用方面建构的新媒体形象,实际上是一种"工具论"的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8.
摘要: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奥运会的跨文化传播特性进行分析,并论证了运动员塑造国家形象的可行性。同时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国家形象,并对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运动员的国家形象塑造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奥运会拥有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形塑认同、以体育竞赛为核心话语体系、提供了多重文化认同的交流空间。在奥运文化场域中,奥运会运动员是展示国家形象的具象群体,其媒介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同时拥有塑造国家形象的多维度途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运动员通过赛场内外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拥有塑造国家形象的可行性。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所建构的形象逐渐丰满,其国家形象体现为以赛场规则为行动准则的奥运拥护者形象、以赛场为传播平台的文化使者形象、以个人魅力和率真表达塑造的积极媒介形象。在多元传播途径的情境中,运动员可以从创造潜意识链接点、激发情感认同、完善自身媒介形象等方面改善旧形象,塑造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基于传播学视角,围绕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提出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国家形象定位具有一致性,我国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能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塑造我国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根据传播学"5W"模式提出:在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构建过程中,加强传播主体建设是基础,精心打造传播内容是核心,发展产业化、现代化传播体系是高效路径,关注和研究受众是效果保障,及时跟进和深入分析反馈结果是关键.旨在为我们在新时期更好地进行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和树立国家形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对CBA职业联赛的形象主体和目标受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CBA职业联赛形象定位、形象塑造的策略和原则。旨在找到一条适合CBA职业联赛发展的形象塑造之路,进一步提高联赛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球迷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不是一个严格的惯性参照系,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它为参照系的物体将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物体运动时,一般还将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因此将影响其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3.
楚辞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除本身优秀和政治环境这两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上层建筑具有历史继承性、人生本身具有双重欲求性、知识分子具有人文追求性.  相似文献   

14.
烹饪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面点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喜欢,各种面食小吃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人们饮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产品原因,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因此,中式面点发展要走创新之路才能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制作面点的皮坯、馅心两个方面入手,探析面点创新的路径,供同行或面点爱好者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6.
网络对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普及的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从同一性形成的角度分析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学生归属需要、建立维护网络人际正常交往的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教材和文献中关于电容定义的两点分歧,所得结论对电容有关内容的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分析中使用的是导体系的部分电容理论,分析过程表明该理论是分析电容有关问题的一个有力而简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众多问题中,作为价值层面上的目标定位问题是首要问题。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普遍以人的全面性与发展性为目标定位,这样的校本课程不易在一般学校得到发展。学习质量的提高对普通中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学习理论的视角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现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而且对校本课程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经历了继承清末政策、学习美国经验到探索适合本国师范教育实际的、三个过程的曲折阶段。总的来讲,高师教育实习政策内涵不断发展,高师教育实习政策、内容越来越具体、可行,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已由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迈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然而人们在热衷谈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对大众化进程中的精英高等教育关注不足。笔者在重新认识精英高等教育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精英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应分层、分类发展;适当控制研究型大学的规模;政府要加大对精英高等教育的投入;研究型大学应享有更大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