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专项能力、体能3个方面,分析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注意要点,指出赛前训练中常出现的错误,并通过列举实例,对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跳高赛前控制训练这一课题,我们运用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采用随训跟踪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实验探讨,旨在摸索跳高赛前控制训练的一般规律,为青少年跳高的科学化训练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宋允清 《体育学刊》2002,9(2):104-106
为了探讨跳高赛前控制训练这一课题,运用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采用随训跟踪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实验探讨,旨在摸索跳高赛前控制训练的一般规律,为青少年跳高的科学化训练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训练实践经验,从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专项能力、体能三个方面,分析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运动员赛前训练中常出现的错误,以便对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徐开飞  王俊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6):45-45,78
本文依据运动训练学原理,结合多年从事高校业余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全面分析了制约大学生跳高运动员全年训练分期的主要因素,阐述了高校全年训练中跳高单周期、双周期和三周期训练安排的结构,并以单周期为例,提出了大学生跳高运动员全年训练各时期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以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为切入点,探究女子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特征,总结其赛前训练中的实践经验,整理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跳高赛前训练理论。通过实地调查胡麟鹏、陆佳雯、刘肼毅、邵雨琪四名运动员备战全运会赛前训练情况,深入访谈跳高训练方面专家,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大负荷量、中等强度的力量和速度训练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大强度技术训练为主,第三个阶段以中等强度的速度节奏跑以及技术模仿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7.
随着跳高运动顷目的快速发展,跳高早期训练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教练员的重视;那么,如何进行8~12岁的儿童早期跳高启蒙训练,就关系到跳高运动成绩的稳步提高,跳高后备人才的培养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通过长期对8~12岁儿童的跳高训练的摸索,试图探索一条合理、有效的训练路子。  相似文献   

8.
对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跳高运动员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使运动员参加比赛时能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挖掘运动潜能,创造最佳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林明 《中华武术》2008,(4):24-24
跳高运动经过百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尤其是背越式技术的出现,使跳高运动水平有了新的突破,目前跳高运动整体水平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笔者在多年的运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我国跳高训练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男子跳高是我国田径运动的强项,先后有倪志钦、朱建华2人4次创造过跳高世界纪录,这是我国田径运动的骄傲。但目前,我国男子跳高成绩与世界纪录的差距越来越大。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跳高运动的训练指导思想上浅析男子跳高成绩下降的原因,以求为我国跳高训练提供科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跳高运动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要求,决定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能力。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周期性为原则,在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对跳高运动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以供广大的跳高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本文对赛前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影响比赛的赛前心理因素,以及如何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状态。让运动员学会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训练,以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王海 《中华武术》2022,(5):53-54
跳高运动是实现对垂直高度的征服。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选材和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取得的成绩有直接的影响。教练员在青少年跳高训练的过程中加强耐力素质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跳高成绩。  相似文献   

14.
跳高运动是一项征服垂直高度的极限项目。跳高成绩的取得与运动员的选材和教练员的运动训练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跳高运动的训练已不是仅凭教练员的经验就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的了,而是一个长期、科学的过程。本文针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特点,从青少年跳高运动训练的起始状态的诊断、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实施的组织等方面论述了跳高运动科学训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原理,结合作多年从事跳高训练实践,对跳高运动员的疲劳特点及其产生疲劳的种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跳高训练中,合理地安排练习的量和强度,把各种红习有机合理的组合与搭配是提高跳高训练整体效益,延缓疲劳,促进机体恢复的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级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不断缩短,世界体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一切都要求必须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跳高运动成绩的不断增长首先取决于运动技术水平,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7.
试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跳高项目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对跳高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 前训练阶段,赛中期间及赛后调整阶段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阐述,以供跳高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动成绩的取得,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混合结晶”,但没有一项成绩的取得不与“心理因素”有关。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不同的心理因素,其中跳高运动心理素质被认为是与成绩关系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因此,平时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使运动员学会控制调节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跳高训练和比赛中,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映。通过心理训练的不同方法,使运动员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存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以往的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更多的注重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的训练,往往忽视了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以致于在比赛时不能发挥最佳水平。所以心理训练对学习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跳高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越式跳高是普通高校跳高队技术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部分跳高运动员存在恐惧心理,影响到训练效果和自身的运动安全。对此,本文对普通高校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恐惧心理表现、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运动员恐惧心理调适方法。另外,本文从学校角度,提出普通高校提高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恐惧心理调适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