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入手,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体育曲折发展历程的分析,揭示了新时期高校体育所应包含的具体内容: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对如何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贯彻执行“体育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晶  仲春 《安徽体育科技》2003,24(1):109-111
将“健康第一”确立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前瞻性。文章通过对健康概念的阐述,以及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分析,指出了我国高校为实现健康体育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高校体育健康目标,高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显性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构建;体育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控制”、指导和帮助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体验体育的乐趣,从而热爱运动,养成习惯以至终生。  相似文献   

4.
深化普通高校体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刘志敏 《体育学刊》2001,8(6):75-77
传统的体育课程将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解决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的任务之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对高校体育深化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及素质教育逻辑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认为:随社会的发展,体育、健康、素质三个概念呈现出内涵不断深化和外延不断扩大的趋势,具有历史的发展性。体育是满足人类社会“享受与发展需要”的一类社会实践活动;健康和素质是衡量人和社会发展对人的“质量”优劣提出的必然要求。“树立健康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该是体育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的救护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体育教育也走出传统技术教育的误区,朝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迈进。在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乃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救护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加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体育工作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识、参与状况及高校体育教学状况的调查,发现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发展是主流,忽视体育科学和健康知识、技能教育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教学目标的正确建立,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程度非常肤浅,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议应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体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以竞技体育为基本格调和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尽快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体育必须着眼于探索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维护和增进学生的生理、心理与情感、家庭与社会发生急剧变化时的身心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是我们高校体育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高校体育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 ,本文立足于“健康第一”的观点 ,从高校健康体育的提出、目标、原则、作用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初步分析 ,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邓辉  李勇 《体育世界》2014,(12):54-55
大学阶段是人的重要成长发展阶段,大学体育教育无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解决学生“身体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身体和全面认识学生身体这一基础之上的。通过对“身体教育”领域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梳理出大学体育教育中的身体教育思想脉络,提出了:大学体育要充分认识到身体是人之存在的基础;大学体育教育是高校身体教育的重要组成,但非全部;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人的身体;关注学生身体健康是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兽身与人性”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内涵等观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高校体育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立足于“健康第一”的观点,从高校健康体育的提出、目标、原则、作用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初步分析,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站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战略高度,致力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引进并贯彻"健康促进"策略,以行为干预理论为基础,突出体育教育应是学生"习得健康知识—建构健康信息—巩固健康行为—养成健康习惯"的教育过程,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人类健康关系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与健康之间各自概念内在发展过程的陈述及对两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具体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3方面的研究,探讨健康如何与体育结合,体育究竟能解决健康的哪些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健康等问题。认为体育与健康之间是一个动态关系,这是由于它们各自概念不断发展所决定的。判断健康的标准要根据“健康三维观”的三维指标判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群众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受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同时群众体育的发展又促进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必须服务社会的需要,改革现有的高校体育,提出高校体育应育人为目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和改善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育建立健康课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是针对高校体育教育实质的大胆构想和创新。它符合时代发展节拍,满足就业对大学生健康的客观要求,最终达到使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总结和分析,目的是为高校体育社团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并为发挥体育社团在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及“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方面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以健康教育为根本的高校体育教学理论、实践课程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模式,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前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性是广大体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论题,不论从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还是国际社会大环境和大众要求的角度来分析,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观念、理论和实践均不能适应未来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结合健康体育理论来探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及实践,是非常有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形势下,高校体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与教育工作得到加强;体育俱乐部(体育选项课)式教学深受大学生欢迎;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迅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事业方兴未艾;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体育文化教育逐步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20.
跨世纪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全民健身纲要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结合跨世纪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探讨了跨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即教育思想由“育身”向“育人”方向发展;教学内容将以“终身体育”教育为中心;重视学生体育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强化健康的身体与心理教育,培养出跨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