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朝时期官方史学较之东晋有着明显的发展,这在南朝官方史职机构建设方面得到充分展现。南朝自刘裕建宋起即沿袭东晋设置著作官,此后各政权又相继延续,并随时代变迁在著作官品阶和职掌上略有调整。南朝后期撰史学士的增设,是官方加强史官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南朝前期"史学"馆的出现与总明观中史学分科设立,则是官方在撰史机构之外重视史学建设的又一突出表现,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史学史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此题题干设计不严谨。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号称中国四大古都。查阅多种资料 ,没有发现哪一个城市曾连续有六个王朝建都。答案D南京也不符合题干要求。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部 ,是今天江苏省省会。东倚钟山 (紫金山 ) ,西踞石头山 (清凉山 ) ,素有“虎踞龙盘”之说。战国时 ,楚灭越 ,在清凉山置金陵 ,秦汉时为秣陵县 ,汉末建安十六年 ( 2 1 1年 )孙权自京口 (今江苏镇江 )移治秣陵 ,次年 ,改称建业 ,并于清凉山建石头城 ,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 ,故号为“六代故都”“六朝金粉之地”。但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并非…  相似文献   

3.
邹俊 《高中生》2010,(4):49-49
一、整体状况 1.六朝胜地.十代都会 南京历史悠久,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于此,因此.历史上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  相似文献   

4.
《六朝通鉴博议》是南宋史家李焘的一部史评类著作,该书系统总结了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得失,为南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历史教训。此外,该书还有鉴戒教化的史学价值观、治史近于事机,以及包含华夷之辨思想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南朝时期,皇权重新主导了官方文化事业建设,官方组织了参与程度深浅不等的各类史学撰述活动,在国史、起居注、典章制度、谱学等史学领域取得不俗成就。南朝官方史学发展,离不开门阀士族的广泛参与。门阀士族以浓厚的撰史意识和活跃的史学实践,完成了南朝史学官修与私撰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南朝官方史学乃至整个南朝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第 5题如下 :“曾连续有六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是今天的A .西安 B .洛阳 C .北京 D .南京” ,所给答案是D。此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连续”及“六个王朝” ,A、B、C几个答案或不符合“连续”的条件 ,或不符合“六个王朝”的条件 ,自然被排除在正确答案之外。如此只能选择答案“D”了 ,但它是不是就完全符合题意呢 ?众所周知 ,我国古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都建都于今南京 ,合称六朝 ,这样看来 ,南京是符合“六个王朝”这一条件的 ,但东吴与东晋之间有西晋 3 6年的统一 ,虽然短暂 ,却毕竟使南京作为…  相似文献   

7.
怎样用数学眼光阅读唐诗,下面是一个尝试.南京、西安、洛阳、北京并列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四大古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先后建都于南京,因而南京称为十朝都会,其中又以东吴、东晋和南朝历时较长,对南京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影响较深,因此南京又称为六朝古都.1988年南京市政府已向联合国申报:将南京城垣风光带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最大: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县城是六朝(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故都建康(吴名建业,今江苏南京)。旧为江宁县治,直到近代南京设市后,县治才秽于原东山镇。南京古城雄伟高大,城墙周长三十五公里,堪称大城.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史学摆脱了经学的附属地位,史学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标志是魏晋以后,经、史、子、集四部分确立.南北朝割据政权纷起,八个小朝代,时间都比较短,但修史之风却很盛行,各朝都有自己的史官,随时把重要史事记录下来,甚至用纪传或编年的形式编写成国史.他们都想以国史来说明自己的地位,籍此取得士大夫的拥护,以巩固各自的统治势力.每一朝代灭亡后,即有史家依据这些资料编写成史籍.所以这一时期先后出现史籍一百多种,只是史籍份量较小,  相似文献   

10.
北魏史官高允对北魏前期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国史修撰方面,他的地位并不亚于邓渊与崔浩,这点以往学界并未给予足够重视。高允坚守了史家直书的品质,使得北魏史学在因"国史案"停滞后能够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华史籍,发源悠久。自古天下向为州郡,国有国史,各地又有方志。所谓方志,即一地方之史,以地城为记载中心,专详一方之事。其于史学之价值,可与正史齐观、与国史并论。方志乃国史所依据之地方文献。方志盖源于《禹贡》其后历代因之,而以  相似文献   

12.
尊史思想是晚清时期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龚自珍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龚氏指出史官应善入与善出;又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龚氏的尊史思想及强调史学应经世致用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代史馆略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馆之称,北齐时已经出现,但那仅是指负有修史之责的秘书省下属机构著作省.作为一个独立的修史机构,史馆是唐朝贞观三年(629年)才设立的.唐代史馆的撰述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修撰国史,一是修撰实录.国史的修撰,始于太宗贞观初年,断断续续进行过多次,至德宗时方告结束;实录的修撰,也始于贞观时期,太宗之后,遂形成传统,几乎每个皇帝在位时都要组织人力为自己或前任修撰实录,即使颓运季世亦不例外.在唐朝存在的近三百年间,唐代史馆形成了一套以监修国史为主导、史馆史官为主体和政府支持为后盾的独特的修史制度,它不但对当时史学有很大影响,对后世史学亦影响颇巨,五代十国基本上是一仍唐旧,宋、辽、金、元、明、清也不过是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  相似文献   

14.
北京,我国的首都,它在历史上曾是金、元、明、清四朝的都城。西安,它先后曾是西周、西汉、西魏、北周、隋、唐的都城,所以西安有“六代古都”的美名。不过历史上的西安,在西周时叫镐京(今西安附近),从西汉到唐朝都叫长安。南京,最早三国时吴国曾在这里建都(称建业)。后来东晋和宋、齐、梁、陈卞朝都相继在这里建都(称建康),曾有“六朝金粉”之盛。明朝第一、二代皇帝也建都在南京(称应天)。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革命政权太平天国也建都在南京(该名天京)。洛阳,是东周、东汉、三国时魏国、西晋、五代时后唐的都城。东汉时叫洛邑。东汉以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 ,源起于殷周 ,形成于春秋战国。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另一方面史官制度又存在诸多缺憾 ,其一 ,垄断修史 ,史学损失巨大 ;其二 ,埋没人才 ,史官著书不力 ;其三 ,曲笔诬书 ,作史常常不实。  相似文献   

16.
公元3至6世纪,江南地区处于相继以今南京为都城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统治之下。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环境,两汉时一直处在黄河流域的全国文化重心,逐渐地向长江流域的江东地区转移,并且在文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六朝文化不仅成为秦汉文化与隋唐文化之间的主要中介环节,而且在逢勃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既不同于两汉时期,也迥异于同时期北方地区的独特风貌,鲜明地表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顾野王及其(五篇)顾野王,字希冯,南朝梁吴郡吴(今苏州)人。生于梁武帝天监十八年(519年)。年12,随父到建安(今福建省建巨南),曾撰(建安地记)二篇,年长,遍观经史,精记默识,天文地理,春龟占候,虫篆奇率,无所不通。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年),为太学博士(太学的教官,教太学生),迁中领军临贺王府记事参军(王公府、军府之佐史,掌书记文翰)。梁亡,入陈。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补撰史学士(负责修撰国史之官),复加招远将军。陈宣帝太建H年(570年),迁国子博士(在国子学教国子生)。太建六年,除太子率更…  相似文献   

18.
胡欣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567-568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31摘要: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个时期先后在南京建都,自古便是江南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长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业和经济中心。南京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迹,加强对这些遗迹的保护,不仅可以开发旅游资源,也有利于提升城市品味。多年来,对这些历史遗迹基本上做到了有效保护,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南京历史文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春秋战国及西汉人称呼史官习惯带有职称,而孔子、司马迁讲到左丘明时却不提及其职称的情况,从而指出班固称左丘明为太史之说是无据而武断的。继而指出在官方垄断学术已走向衰落的情况下,非史官者亦可以撰史,《左传》作者左丘明便是一位有撰史能力但不是史官身份的人。  相似文献   

20.
史官制度是中国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曹魏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官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此间,史官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曹魏统治者设立了专职修史官员——著作郎,正式确立了著作官制度,使得史官与天官正式分离,表明官方对史学控制的空前加强。不仅如此,著作官制度形成之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并直接影响到西晋直至唐代史官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