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中写道:“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没有学好。”可见,“第一次”学习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第一次”还需要特别的明确性。无独有偶,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第八次》的课文,文中写到苏格兰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经过数次失败,忍耐了身体和精神的痛苦,终于在第八次战斗中赶跑了外国侵略军。虽然教师无需像王子那样去打仗,但是应该具有像他那样面对失败和痛苦时所表现出来的忍耐性。对教师来说,这种忍耐就是指能容忍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争论与对话     
<正>学习《第八次》一课,有的学生提出:"如果布鲁斯王子又一次失败了,他会不会还有信心抵抗外国侵略军?"读了《军神》,有的学生会问:"刘伯承在做手术的过程中到底疼不疼呢?"而在学习《金子》一课时,学生会问:"彼得找到的真金究竟是什么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总会引起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争论。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  相似文献   

3.
<第八次>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第四单元11课.课文主要讲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失去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的故事.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相似文献   

4.
《第八次》是苏教版国标本中的一篇课文,记叙的是苏格兰遭受到外国的侵略,苏格兰王子布鲁斯率领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但是失败了七次。正在丧失信心之时,布鲁斯王子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失败了再进行。他得到启发,重拾信心,号召人民进行反抗。最后,终于成功了,把侵略军赶出了苏格兰。这样一篇历史性的文章让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理解为“不停地努力,就会成功。”在教学中,确实有难度。江苏省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时另辟蹊径,就从学生的学习困难时那“信心”作为突破口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我",叫多媒体课件.自"我"第一次在课堂闪亮登场,就吸引了多少学生如饥似渴的目光!赢得了多少教师如获至宝的赞赏! 当"我"带着雄壮的<黄河颂>、优美的<月光曲>、婉转的江南丝竹在教室里奏响时,整个课堂陶醉了.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二上课文《第八次》是一篇含意深刻的外国历史故事,讲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赢得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二上课文《第八次》是一篇含意深刻的外国历史故事,讲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赢得了胜利。整个故事悲壮跌宕,扣人心弦,但故事中的情境并不为学生们所熟知,如何让学生融入课文,入情入境地体会呢?  相似文献   

8.
由于教学年级的关系,我已经两年没有教到<我与地坛>了,而昨天看到了<语文学习>(2003.11)上阿三的一篇<焚情"地坛"--我与<我与地坛>>,禁不住又翻出了第一册语文书,仔细重读,并且后悔,当年我怎么就不敢像这位阿三兄一样,在课堂上放声一读这至情至性之文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刊登卞幼平先生的文章<"初程"解>,就课本对姜夔的词<扬州慢>中"初程"的解释,提出不同的见解.卞先生认为课本把"初程"释为"开头的一段路程",是颇令人费解的,并说从上下文来看,"初程"应解为"初次的旅程".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一些学校通过师德师风学习和教育活动,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对于有些学校和教师存在"软暴力"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呢?下面结合自己三次教学一道圆锥练习题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习主体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数学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在关注学生认知因素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存课堂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情感的关系,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4.
从前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教师总把从教材、"教参"中拿来的材料和加工过的语言一齐"贩卖"给学生,学生苦不堪言,只好被动地接受.如"护官符"是全文线索,贾雨村虚伪狡诈、老奸巨猾、见风使舵,人物对话很富有个性,"笑"也很传神……往往讲了4课时,学生还是模模糊糊,到运用时欣赏的方法忘了,重点问题丢了.如今搞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实践,鼓励他们从作品中"拿来"自己需要的材料来完成<贾雨村审案报告>,学生的积极性可高啦,就连初一的学生也能在3课时内出色完成"报告"材料的摘要和分析的任务.("报告"见附录)  相似文献   

15.
课文《第八次》讲述的是古时候的苏格兰王子布鲁斯率领军队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的故事。布鲁斯带领军队,虽英勇作战,但七战七败,正当他几乎失去信心时,正在磨坊里结网的蜘蛛给了他启迪,让他悟到自己应该坚持作战。第八次作战,他成功了!这是一篇鼓舞人心、给学  相似文献   

16.
又到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很多人都感到如今"学历"二字的沉重.长期以来,一些单位在聘人时,都陷入了一个"唯学历"的误区,"硕士不算高,本科不可少,专科没人要"已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学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一个"曾"字,表明它只能说明过去,是"过去时";而"学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课文《第八次》讲述的是古时候的苏格兰王子布鲁斯率领军队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的故事。布鲁斯带领军队,虽英勇作战,但七战七败,正当他几乎失去信心时,正在磨坊里结网的蜘蛛给了他启迪,让他悟到自己应该坚持作战。第八次作战,他成功了!这是一篇鼓舞人心、给学  相似文献   

18.
热学、光学、原子物理有近30个知识点,在每年高考试题中约占18~24分.从这些年的高考来看,这部分知识的命题方向大致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考查基础知识,"考课本""不回避陈题"成为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第二,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高考改革的深入,"联系实际、联系高科技"成为高考命题的方向;第三,与力学、电磁学、光学、医学等知识综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活动中,几位教师同时执教苏教版六上《詹天佑》一课.在学习"人"字形线路这部分内容时,教者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约而同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第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时,先播放视频,让学生形象感知"人"字形线路,然后,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说说"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原理;第二位教师则是让学生以铅笔为道具现场演示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运的过程,学生边说边演示,直观形象;第三位教师则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画"人"字形线路设计的示意图,然后,每组选一位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自己设计的"人"字形线路.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要了解、教育好学生,"易位思索"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易位思索"是指教师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对他们的思想、动机、行为进行心理上的体验.即教师在主观上做一种假设:假如我是学生,在他们特定的环境、性格、心理状态下,我会怎么想,我会怎样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