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叫遗产?作为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遗产的范围包括哪些?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这一规定,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第二,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财产;第三,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按照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的范围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  相似文献   

2.
1998年4月24日《姑苏晚报》第10版刊出一则“律师答疑”短文。所涉案情是,张某在与王某的离婚诉讼中,由于王某之父去世时遗有10万元存款尚未处理,张某提出要求将王某应继承其父的遗产份额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而王某却表示放弃继承。由此引出的问题是,王某的做法是否合法有效?律师的回答是,王某放弃继承的行为系无效行为。其理由主要有,根据《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一旦发生被继承人死亡的法律事实,不论继承人是否已实际占有遗产,被继承人所遗财产或债权,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即按法律顺序转属其继承人享有。其次,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因此,从继承人对遗产享有权利时起,继承人的配偶对其夫或妻的应继承份额即享有共同权利。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因此,继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科》2008,(1):57-62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财产的划分。②公民合法财产的内容。③财产所有权的含义。④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的重要意义。⑤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⑥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⑦确认财产所有权归属的重要性。⑧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该寻求法律的救助。⑨遗产的继承人和被继承人。  相似文献   

4.
“财产继承”既是初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同时又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一个热点所在。加之教材对此问题的介绍比较简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质疑此起彼伏 ,层出不穷。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财产继承”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疑问加以分析。一、关于遗产的范围问题根据《继承法》第 3条的规定 ,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概括地说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主要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家禽、文物、图书资料以及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遗嘱的法律依据、遗嘱的有效形式、遗嘱和遗赠的区别,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等。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处分其个人合法财产或者处理其他事务,并在其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公证遗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规定的五种遗嘱形式之一,它是我国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所立的遗嘱的行为进行严格审查,确定立遗嘱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遗嘱内容不违背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对遗嘱进行公证证明,出具法律文书,以确定其真实性、合法性的一种遗嘱。遗嘱行为的直接法律依据为《继承法》第16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我国现行《继承法》是1985年4月10日颁布实施的,由于制定于计划经济时代,立法之初受到时代和立法技术的局限使得立法过于原则化,当时公民继承的遗产大多局限于消费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财产的内容更趋丰富,社会实践也更加复杂,《继承法》和我国有关继承的法律制度已日显落后,导致《继承法》中所涉及到的遗嘱相关问题也出现了法律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7,(4):108-112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个人数字财产纳入我国继承法保护范畴实属必要,也符合数字财产保护的国际趋势。我国应当明确区分可继承型与不可继承型数字财产,细化法定遗产种类,明确继承人与网络运营商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网络服务协议监管机制,从法律保障、现实基础维护等方面促进我国个人数字财产继承制度的发展,从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继承法》对于被继承人身前财产如何分配规定了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等制度,但却没有规定继承契约制度.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被继承人虽然可以通过遗赠扶养协议等现行制度实现自己身前财产死后的分配,但是却不能完全实现被继承人真实的身前愿望,这与继承法所追求的遗嘱自由的立法目的相违背,导致现行的相关制度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拟从继承法修改的角度探讨我国制定和引进继承契约制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归扣是指在共同继承中,继承人在被继承人生前取得特种赠与,遗产分割时从应继份中予以扣除的一种方式。现行《继承法》对此还属于一片空白,但在民间大量存在归扣的做法。归扣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法律的公平理念和衡平继承人之继承利益的价值追求。我国《继承法》有必要引进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虚拟财产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人们与互联网日渐密切的联系也使公民个人在网络世界的虚拟财产不断膨胀,网络用户死亡后的“虚拟遗产”虽然有着与现实世界财产不同的型态和特点,但它仍符合“其他合法财产”的判定标准,可以纳入遗产继承的范畴.网络用户对不同类型的虚拟财产分别享有所有权或使用权,在其作为遗产继承时的方式也有所区别.此外,在虚拟遗产继承时,还必须注意网络用户协议中限制虚拟财产继承的条款的法律效力,协调平衡继承权的实现与网络秩序维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遗产继承中的被继承人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是一个关系整个社会经济交易安全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现行的继承法律规范对此缺乏规定,改进和完善继承法的相关规定成为必要,本文从遗产继承的相关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对在遗产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的设立和完善,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限定继承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定继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于公平地保护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继承法借鉴前苏联的立法经验,规定了限定继承制度,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缺陷。应结合我国社会生活实际,确立遗产管理人,建立财产分离和遗产清册制度,增加催告遗产债权人申报债权的程序,对遗产分配的时间加以限制,并规定相应的诉讼程序,以有效发挥限定继承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孩子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的父母想将他们的房屋将来由我孩子继承,应该如何办理?浙江姚先生姚先生: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由此可见,孙子女既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也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即不是法定继承人。因此你父母只能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将他们的房屋遗赠给你孩子。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可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  相似文献   

13.
限定继承是我国继承法的主要制度之一,这一制度将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限定在遗产范围之内。其立法的目标价值是平衡遗产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的利益。由于我国《继承法》在法律制度整体构架设计上的结构性缺失,使得这一制度没有实现其目标价值和发挥预设的规范功能。本文主要借鉴外国成熟的立法经验,根据我国继承实践的需要,从理论的层面上进行探讨,以期对完善我国继承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继承法》颁布后近30年未修订,但是社会背景却发生了深刻变化,继承法的修改迫在眉睫。我国继承法理念上主张遗产所有权直接从被继承人转移至继承人,这种理念下的继承制度有三个方面不足,即忽视遗产的保值增值,忽视遗产的多次转移需求,忽视对尚不存在的继承人之保护。遗嘱信托的特殊制度功能,能够弥补现有继承法的上述不足。我国在继承法修订中应该对遗嘱信托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实施,对于规范遗产继承中的矛盾纠纷、理顺遗产分配关系、规范遗产继承方式,促使遗产继承有序和谐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司法实务中,继承人资格问题是继承法实施以来纠纷产生最多,当事人之间争议最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回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继承习惯,发现每个少数民族关于继承方面的规定都有其本民族特有的习惯特征,且该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现行《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存在冲突。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冲突,即文化思想方面、法定继承人顺序以及继承份额方面的冲突,提出对制定《民法典》继承法编的启示,一是尊重民族习俗,建立少数民族"继承习惯法"的审查制度;二是注重民族自治法规的变通及补充立法;三是法定继承人顺序的适当调整;四是构建遗产管理人与遗产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17.
遗产债务清偿制度起源于罗马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国家结合各自具体国情对该制度进行了立法规定。我国《继承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在遗产债务清偿制度上的规定较为粗浅。在司法实务过程中,债务清偿缺乏可操作性,导致遗产债权人和继承人难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从我国遗产债务清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出发,立足于维护被继承人的债权人与继承人之间利益平衡,明确遗产债务范围、采用选择继承责任制度以及明确遗产债务清产顺序,完善我国遗产债务清偿制度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死亡赔偿金的法律属性如何定位决定了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相较于继承利益丧失说下将死亡赔偿金定性为继承人之可继承利益所遭受损害之赔偿,继承说将之定性为遗产更有其合理性。根据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规定确定死亡赔偿金请求权人的范围和顺位,并在确立扶养费优先分配原则的前提下,依照遗产分配的规则解决赔偿权利人间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问题,是当下一个较为可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实施,对于规范遗产继承中的矛盾纠纷、理顺遗产分配关系、规范遗产继承方式,促使遗产继承有序和谐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司法实务中,继承人资格问题是继承法实施以来纠纷产生最多,当事人之间争议最多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当事  相似文献   

20.
初二教材《遗产继承》一节中指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一规定,实际上提出了遗赠问题。那么,什么是遗赠?什么是赠与?它们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