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理解不透导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经历",运用不当导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替代",等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建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一是直面数学现实,使经验抽象化;二是直击数学活动,使经验数学化;三是直通数学教材,使经验结构化。  相似文献   

2.
康艳玲 《考试周刊》2013,(95):80-81
"数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闪烁着的是鲜明的学生立场,揭示的是教学应该以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的实践哲学。学生的立场,是一种精神的指引,实施的途径必定因人而异、精彩纷呈。"我是学生",作者尝试立足学生视角,摘录、整理平时实践中的教学片断,"读"并试图"懂"学生,从"教材"走向"学材",从"复制"走向"理解",从"盲目"走向"洞察",努力"为学生"的数学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思维方式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学生?本文对"阅读"内容,"分类——一种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教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空白"之处。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可以将这"空白"之处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之地,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分类"思想,并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为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与训练,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很多职高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数学,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也没有过快乐的经历,对数学的学习报一种漠然甚至抵触的态度,因此造成数学难学、难教的现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让学生爱学、会学的切实有效的做法.首先我们应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学以致用"才是深受同学们欢迎的数学教学,其次课堂教学应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最后,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激发备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信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改进,会使数学课堂成为充满快乐的数学殿堂.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教材的使用,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在备课中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由"听数学、看数学"转向"做数学",真正实现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实好<数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们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吸取课改实验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谈一谈对冀教版数学第一册的理解,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应用"学讲方式",能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众所周知,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问题是数学  相似文献   

8.
胡建雅 《广西教育》2014,(5):25+30-25,30
正导学式教学法是通过引导与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在使用导学式教学法中,教师应该充分领会导学理念,灵活运用导学方法,使"导"成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导"应该为"学"提供服务,使学生真正地了解数学、学好数学、运用数学。通过有效的导学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与互相帮助讨论问题的模式的学习环境,以促进每  相似文献   

9.
<正>苏科版数学教材中每章的内容部分设置了"阅读"和"读一读",主要介绍数学思想方法、拓展课本内容章建跃博士认为,数学教材编排"阅读材料"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体现教学内容的弹性,使教材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二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正文的内容,激励学生探究新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核心素养[1].一、 "阅读材料"的教学意义1. 以史为轴,启迪思维阅读材料中的数学史,如七(上)教材第49页:"漫长的历程",讲述了  相似文献   

10.
数学活动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学会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设计和提炼优质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获得真知,提升能力,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处于支配地位的科技会重建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使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更加多元、灵活,更加便捷。"抢抓信息化机遇,助推教育公平;致力创新,以信息化助推优质资源"等大背景下,数学教学如何利用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3D建模软件应用于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育的迫切需求。"3D建模"通过新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数学思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12.
要贯彻和落实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看,必须从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两个方面入手,并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遵循认知规律研究教材和教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实践.教师应动脑筋、想办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互动学习",变"学数学"为"用数学",变"死板学"为"灵活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上,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3.
邵建中 《小学生》2013,(9):48-48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其中,把"数学活动"引人数学课堂就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知道,数学教材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纯数学系统,略去了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产生、发展、形成所走过的艰  相似文献   

14.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驾驭教材的本领,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体验到上课是一种享受,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以下四种途径:以情动情,产生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动手操作,培养兴趣;联系生活,增添兴趣。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材是至高无上的,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围着教材转,学生围着教师转,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因此,中职教育不能普教化,中职数学应是"应用数学",应该少考虑"抽象性"和"严密性",而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多与专业知识、技能紧密联系,使学生学有兴趣,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6.
"生活即教育"与数学教学密切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有效策略。应用时,应从现实生活出发,将教材的内容与生活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联系生活经验,经历学习体验,让学生爱上数学,会学数学、用数学。一线数学教师要注意防止用"生活味"去完全代替数学课所应有的"数学味",只有处理好数学和生活的辩证关系,才会使数学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少教多学"是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实现"少教多学"的途径有让学生觉得小学数学有趣,小学数学生活化,能用交流的方式学习数学。教师只要通过这些途径实施"少教多学",必能使数学教学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学材再建构"就是以课标为准绳,学情为依据,师生根据学习任务,对各种主客观性学材、数学教材文本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使重新建构的学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过程。文章从"学材再建构"的内涵、意义、原则、实施方法四方面谈了认识与思考,力求将"授人以鱼"转化为"授人以渔",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Z+Z智能教育平台",即"智能化的知识型教育平台"。它是我国数学家张景中院士主持开发的数学教学平台。该平台是一种能够以直观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抽象、复杂数学现象,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玲 《快乐阅读》2012,(30):66-67
新课改的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在选材和内容的编排上注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呈现儿童喜欢的数学,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教学中,怎样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仅限在"教教材"上。只有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数学教材,才能使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实现自主、快乐的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