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文教材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统编版语文教材逐步投入使用。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插图中"同文异图"的现象,发现两个版本教材插图在数量、尺寸、色调、风格和布局等方面均有不同,统编版教材更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插图的作用;提高专业化水平,主动"解码"插图;合理利用插图,改革课堂教学实践。除此之外,在教学和研究中继续探索,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四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为例,从特点和教学价值两个方面来解读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从语文味、生活味、导向性、梯度性、操作性五个方面来阐述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又分别从老师、学生两个不同角度来阐述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及其重要性,目的是引起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重视,有效利用好课后习题,使之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林蝶玲 《亚太教育》2021,(2):100-101
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好童话,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统编版教材在课文编选、插图、结构方面有较大变化,与人教版教材有诸多不同。立足于统编版教材,认真比较了统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童话编排的不同,从借插图引发兴趣、借习题梳理主线、借语言提升表达能力以及借人物升华情感体会四个方面阐述了童话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统编语文教材将语文要素融入教材编排体系中。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语文要素为指引,通过创设情境、对比建构、创新实践等途径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整体形式而言,思想高远,较为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以立德树人为整体教育方向,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减少了说教感授课模式。同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借鉴了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先进经验,使教材内容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有利于教师授课,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提出切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比之传统教材,更具编排优势和整体感.积极探索统编教材单元教学的新路径,是统筹单元内部各板块主题、文体、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等关系,实现教材融合的最佳路径.本研究以常规方式推进,探寻积极探索统编教材单元教学的几个新路径,以为小学语文老师达成教学目标提供可行性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统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为例,分析了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及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朗读能力的要求,从朗读技巧、朗读方法、朗读背景等方面,探讨提升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办法,促使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在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水平的同时,提升语文课堂趣味性。  相似文献   

8.
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写的一个侧重方面,通过教师深挖教材复述教学资源,创新地实施复述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促使学生在语文复述学习过程中提高语言模仿运用和重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的分析理解能力,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以统编教材为支撑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为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讲故事或复述故事的相关要求,并基于这些要求从学生复述能力培养、复述策略学习的角度,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为例,略述笔者在复述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肖洪 《教师》2020,(11):32-33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可以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从如下方面探讨:提高对统编语文教材的认识水平;转变语文育人理念;用阅读撑起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片蓝天;研读统编语文教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相关教学资源,重构语文教材;以学定教,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统编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为依据,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统编语文教材是一部有时代气息,有生活气息,蕴含生活“真善美”的教材。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秉承统编教材的特点,在教材中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悟教材内容的“真善美”。本文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为例,论述领会编写意图,创设体验教学,达成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统编教材对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以“语文素养”的形式,把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用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泡泡语、课后习题中,让语文“教什么”线索更加明晰。聚焦语文要素是用好统编教材、建构语用课堂的关键。一、创设情境,习得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13.
统编语文教材增设了单元语文要素,增添了阅读策略单元与习作单元,挤进了以"快乐读书吧"为龙头的指导课外阅读的系列项目,这是统编教材的创新亮点。由此可见,统编教材把学生习得方法、提升能力和养成阅读素养摆在了首位。方法获得与能力提升主要来自学生的语文实践。为此,架构"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新体系是统编教材使用使然。一是架构学生为主体的"学为中心"内循环系统,二是架构教师为主导的"学为中心"外循环系统,内外循环联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4.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全面启用以来,我们的省级课题"文本细读理论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二次开发实践研究"也拉开了序幕:我们关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试图在专家、学者编制教材"一次开发"的基础上,以增删、调换、补白、整合等手段来创造性地"二次开发"教材,构建充满灵动之气的课堂教学,进而推动语文教师逐渐生成“让语文有味”(温儒敏语)的实践性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帮助二年级的老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统编语文教材的基本理念,明确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和教学要求,3月20日,迈进3月的碧桂园,沐浴着和煦春风的我们,参加了区教育局教研室举行的"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6.
统编语文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教师在使用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时,应依托统编中学语文教材特点及创新之处,从注重立德树人理念,落实"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加大对语文综合性、实践性考核力度等三个方面展开思考,积极探讨中考语文命题的走向及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统编教材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并致力于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情感、标点、细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统编版语文教材具有主题鲜明、梯度分明的特点,对提升学生语文要素整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各环节中,以教材文本为依托,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抓手,有效整合,巧妙串联,创设情境,落实要素,是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在此,笔者结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牛和鹅》一文,浅谈实践做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论文综述了针对统编本初、高中语文教材的三方面研究成果,总结了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编写的三方面特色;指出统编本语文教材淡化文言理论知识,从四方面论述:(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淡化文言理论知识的表现;(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介绍的古诗文常识;(三)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介绍的现代汉语知识体系;(四)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汉语知识。小结指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修订时应该适当介绍学界形成共识的古诗文常识,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应该更为系统介绍古诗文常识,选择更为权威的版本,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掌握更为牢固的语文能力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松 《教育艺术》2021,(3):69-69
随着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我们不难发现其语言训练要素极清晰明确,尤其是"字词句训练"、"课后习题"设计的扩写、仿写等小练笔与单元写话互为关联,形成一体。本文以二年级的写话教学为例,提出几种有效策略。一、写话目标"可教化"统编教材凸显语文要素的教学内容,给了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勇气。发掘写话训练点,理清材料之后,还要拟定恰当、准确的教学目标,让写话能力"可教化",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