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框架,本次研究是在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学生体能的过程中,对学生体育兴趣进行培育,构建形成"三合一"课堂教学新模式,旨在"技能、体能"学练中渗透体育兴趣,打造"运动技能志趣化、体能发展有趣化、学练形式多样化"的高效教学课堂,实现"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学生出汗,学生愿意出汗"的课堂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训练是其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师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能和技能的协同发展,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综合提高。本文从体育技能和体能的内涵入手,从遵循学生体能与技能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体能与技能训练;注重学生体能和技能的后续发展锻炼;注重精讲精练,促进技能和体能的均衡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学生体育教学中体能、技能协同发展的途径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阶段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灵动"体育是指基于对新课程理念和体育教学深刻的反思,提出的带有鲜明个性的发展性课程概念。运用"灵动"理念实施运动技能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让体育教学走向轻松高效。  相似文献   

4.
发展学生体能是落实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运动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当前一些体育课安排的体能练 习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随意性大,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 用。本文就如何提高体育课体能练习的实效性,从体能练习的安全性、趣味性、针对性及与运动技能教学相结合和促进学生 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在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启发学生的运动锻炼意识,教授给学生基础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规则意识、集体精神与终身体育观念,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落实以上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提高学生体能,通过发展学生体能,更好达成初中体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小学体育教学应当有智力的付出,智力的付出离不开教师艺术的视角。在实际教学中,"慢"与"等待"应当是两个基本的艺术视角,包括跳绳在内的所有体能与技能的训练,都需要教师在慢中等待。当教师以艺术的视角审视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学就能达到"体育"与"健康"并重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的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度、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连年下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重技能""轻体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还广泛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亟须更新观念,从"技能体育"向"体能体育"转型;需要优化课堂,从"技能教学"向"体能教学"转型;需要发展评价,从"技能评价"向"体能评价"转型。  相似文献   

8.
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应以全面身体练习为主,练习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全面多样;应着力培养高中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益;要重视对高中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中应对补偿性体能素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探索,力图使学生的体能发展有机融合于技能学习过程,渗透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文兵 《广西教育》2013,(26):96-96
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新课程体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高中体育教师应该重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体能素质,实现技能与体能的同步发展。一、注重理念引领,强调体能与技能的自我解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技能发展与体能发展的规律是不同的。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以及从事运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学校体育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是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模式是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体育校本课程将学校的运动项目特色及学生的兴趣、习惯和体育专项技能的强化结合起来,是将学校发展与学生体能增强、人格培养、运动专项技能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活动课。  相似文献   

11.
人体体能是反映和衡量人体体质强弱及能耐高低的标志。良好的体能,能有效地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学生在比赛和生活中娴熟运用;技能的运用又能有效地促进身体体能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体能和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并运用,达到技能自动化,使体能得到同步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体育技能教学是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与核心,倘若不重视体育技能教学,甚至淡化体育技能教学,那么,体育课堂教学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一线体育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为学生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创造条件。一、运动技能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的体育课教学,运动技能教学是重点,这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李丽娇 《新教师》2023,(2):80-81
<正>体育教学作为特殊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美育、劳育共同促进学生个性、人格的成长。田径课程作为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体能发展。本文基于体教融合理念,探究培智学校特奥田径运动的教学训练方法,使学生在运动与保健课程教育中掌握技能、学会学习体育,树立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因传统教学的藩篱、核心素养的呼唤、深度教学的应然,使得深度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应然.基于深度教学内涵分析,体育深度教学应坚持情境化、结构化、技能化、、体能化等"四化"教学策略:一是基于真实运动情境,强化运动技术向运动技能转化的情境化教学;二是基于运动整体观念,强化知识技术关联及逻辑意义的结构化教学;三是基于运动项目特点,强化多种运动技能和特色项目的技能化教学;四是基于身心发展规律,强化提高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的体能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刘军秀 《考试周刊》2014,(87):127-127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全部内涵和意义就在于——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学生一方面进行体能和技能方面的训练与培养,另一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发展,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为促进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现实教学中,一些学校及体育教师重视体能技能教学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无意中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不应有的心理障碍现象,如过于紧张、忧愁、焦虑和压抑等不良情绪。这种现状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如何才能有效纠偏改错呢?本文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的目的、要求隐藏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体能,实现教学"无痕",以此为理念,在"运用"视角下设计了"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一课。作为一堂球类课,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运动中学、组合中练、比赛中用"。  相似文献   

17.
<正>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新课标强调"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句话说明体育课与课外锻炼在提高学生体能方面的重要作用。"体育课"与"体能达标"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有本质的区别。体育课是指向于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而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主要由课内的体育理论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教学两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与体育技能的传授,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提高运动技能。所以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学生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合初中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9.
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分析足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校园足球技能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要重视中学阶段学生所需的足球技能训练。足球技能学习能促进中学生体能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充分利用多样的足球技能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业红 《新职教》2000,(3):40-41
开展体育活动课,能使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体能的发展更加紧密结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体育活动课与体育课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但体育课是活动课的基础,体育活动课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体育活动课实践内容不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教学或在教学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学生也能掌握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