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使命是通过审美手段去塑造理想的完整人。美育关注的是人类内在的体验和价值感受的培养。对高校图书馆而言,不仅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提高审美能力。本文在综合各种成果上,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就美育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功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用人机制的转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前提学校最终是为社会培养人的,社会用的是什么样的人,必然反映到学生、家长、老师、校长的头脑中,于是学生才会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学做什么样的人,教师和校长才会努力去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意识支配人们的行为。当然,这些人的教育观念不仅仅受社会用人现实状况的影响,也可能受社会用人未来状况预测或某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做人或育人的教育理想,进而按这种理想去接受培养或培养他人。然而,比起社会用人现…  相似文献   

3.
程斯辉 《湖北教育》2003,(24):35-35
理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校长的教育理念是校长对培养人的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校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导校长治校行为的根本观念,是校长治校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名校长是广大校长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校长发展的最高境界。名校长首先应具备当前一般校长所具备的共性因素,但名校长的成功还有很多特殊内在因素,这些特殊的内在因素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江苏省首批名校长为个案,探寻名校长成功的内在因素和一般规律,以期对江苏乃至全国的名校长群体的崛起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与全国一些著名的重点中学校长的对话与访谈,文章在对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进行了感性的考察和理性的实践之基础上,对中小学管理的现实和中小学名校长的培养作了理性的反思,结合中小学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出发,诠释名校长成长的内在要素,即要有思想、要有人格魅力、要有办学实绩。为校长的成长和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育需要思想,教育需要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需要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追求教育理想。有思想的教师是什么样的教师?有思想的教师是如何“炼”成的?如火如荼的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激活了教师这一群体。教师和校长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的思考者,  相似文献   

7.
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的生活能力,培养人的幸福能力——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服务是校长的职责,校长在办学中要体现服务功能,要有服务精神,把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职工,服务于学校发展。服务于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为学生服务应成为校长管理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学生发展服务,学校的一切决策都要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校长要经常思考:学校是什么?教育是为了什么?教育的最终理想到底是什么?为学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职业意识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意识之分析吉林马兰芝职业意识通常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自觉获取纠?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主动精神。职业理想是职业意识的核心,成为一个人以某一特定职业去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内在精神支柱。只有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以它作为学生行为的内驱力和动力源,才能在...  相似文献   

9.
无尽的追求     
从来没有理想的学校,但许多校长都在追求创造一所理想的学校;从来没有至善的教育,但许多校长都在追求进行一种至善的教育;从来没有完美的学生,但许多校长都在追求培养一批完美的学生。这就是校长,一种进行着无尽追求的人。  相似文献   

10.
我们需要有思想的校长,我们呼唤有思想的校长,我们更要培养有思想的校长。有思想的校长,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理解人,才能确立独特的教育理想;有思想的校长,才能具备革除教育弊端的勇气,从而肩负起神圣的教育责任;有思想的校长,才能确立现代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20,(2):105-109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与教师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校长教学领导力越强,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越高;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情绪衰竭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增强,可以减缓教师的情绪衰竭;对教师去个性化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校长教学领导力越强,教师去个性化倾向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2.
宫英海 《辽宁教育》2012,(12):75-77
素描:他是教育的真诚实践者",关注每一个"是他的教育信仰。他的教育风格:爱而充满梦想,快乐而执着坚定。我常常叩问自己:为什么当校长?答案很明确,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致力于改变一所学校的精神和面貌。毫无疑问,人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必须满怀教育理想,做一个理想的守望者。校长不仅要把理想珍藏在教师的梦中,更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心中,用理想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在西岗这片充满大气与教育智慧、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热土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即"大气成就大器"。  相似文献   

13.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主要领导者。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此校长一定要有教育思想,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这是理想。但作为一般教育工作者,做校长的教育思想其实不用太复杂,甚至可以很简单。校长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4.
校长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思想引领做校长,首先是做教育人,其次是做管理者。做教育人,就要有教育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办学思想即反映了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做管理者,就要有领导的能力,这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保障。在今天,领导能力不再是控制、约束的能力。繁琐的制度和井然的秩序,也不再是领导力的衡量标准。在今天,有效能的管理者,是能带来组织发展力的领导者,是被称为思想的领导者。“思想的领导就是要给予每一位员工思考的头脑,由员工自己在面对情境时去做判断和选择,而不是简单地管理或规范员工的行为。所以,卓越的领导者并不关注自己有多…  相似文献   

15.
罗日荣 《广西教育》2014,(16):68-68
正有人说教育就是生活,有人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还有人说教育就是陪伴……这些说法似乎都有道理。然而,教育的着力点在哪里,却很少有人关注。北大前校长蒋梦麟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在《西潮·新潮》一书中说:"理想、希望和意志可以说是决定一生荣枯的最重要因素。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只有以启发理想为主,培养兴趣为辅时,兴趣才能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校长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一面旗帜,是组织文化、制度文化,是校长视野的综合体。理想的校长文化追求这样的境界:即在校长文化的引领下,整个学校会自由地、有个性地、健康可持续地成长与发展。要建构理想的校长文化,需要从校长文化结构的核心层面和表现层面去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8,(15)
随着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校长的管理意识日益受到关注,从理想状态看,校长应该被冠以教育家、思想家、管理家等美誉。但作为对现实的回应,笔者认为校长首先应提升五种意识,即管理观中的服务意识、教师观中的资源意识、权力观中的人本意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月11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首届“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倡议书》,其中第二条倡议“点燃激情,做价值引导的旗帜”的内容为:校长应该像一面旗帜,走在队伍的前列,引领教师队伍前行。校长应该用热情去点燃热情,用理想去生成理想,用信仰去唤醒信仰,用爱去营造爱。笔者对这一倡议颇为认同,  相似文献   

19.
《下一代》2007,(11)
我有一个理想,我希望我将来能成为一名校长,像我们的马校长一样,关爱那些贫穷家庭的孩子,并把他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材。砂山四校是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我们这些孩子来自全国各地农村,生活相对贫困。是马校长带领老师四处奔走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我们这些农民工子女。校长和老师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使我们这些孩子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  相似文献   

20.
课程计划的制定既是校长办学理念的外在体现,更是校长办学智慧的内在渗透。对课程计划的制定与修改,不仅使学校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办学特色更加彰显,同时也考验着校长对课程的解读力,促使校长在理想和现实的契合中不断提高课程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