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妈,我回来了。”每次一回到家,开头的总是这一句。然后便听到伴随着母亲急促的脚步声而来的她的声音:“回来了?放几天假?”“两天。”结束了简短的对话,我便放下身上沉重的书包和母亲拉起了家常。  相似文献   

2.
想念母亲     
想念母亲的心情,是一簇淡淡的火苗,越想用酒浇灭它,它越会熊熊地燃烧…… “妈,我回来了!”中学时,这是我每天放学进家的头一句话。 “又考试了吗?老师说什么了?……”无休止的发问便是母亲的应答。 考好了,受了表扬,我便以流光溢彩的笑容向母亲侃侃道来,同时期待着母亲的赞许──后来我才知道倾诉是一种快乐。母亲便静静地听着,也会笑,也会忘了锅里的稀饭。我便在母亲笑的时候揭开锅,便会发现我最爱吃的番茄炒鸡蛋和那种肉很少粉子却很多的火腿肠。 考砸了,遭了批评,所有的内容便会被我凝练成两个字──“没有”。我这人,…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情书     
我八岁那年,父亲远离故土,离别妻儿到离家千里之外的矿山去工作,一年难得回来两次。那时候,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母亲便鼓励我,让我试着给父亲写信。记得母亲让我写的第一封信只有短短十七个字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秘密     
母亲在28岁便做了寡妇。当母亲赶去青岛办了我父亲的丧事回来后,外祖母也从天津赶来,她见了母亲第一句话便是:“收拾收拾,带了孩子回天津家里去住吧。”母亲虽然痛哭着扑向外祖母的怀里,却摇着头说:“不,我们就这么过着,只当他还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5.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情书     
我八岁那年,父亲远离故土,离别妻儿到离家千里之外的矿山去工作,一年难得回来两次。那时候,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母亲便鼓励我,让我试着给父亲写信。记得母亲让我写的第一封信只有短短十七个字:他爹,你好吗7我和永儿在家都好,你别挂念。  相似文献   

7.
过年的母亲     
<正>倏忽之间,当兵已十四个春秋,每遇过年,就念着回家。急慌慌写一封家信,告母亲说,我要回家过年,仿佛超常的喜事。这时候,母亲便拿着那信,去找人念,回来路上,逢人就说,连科要回来过年了,仿佛超常的喜事。接着,过年的计划全都变了,肉要多割些,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等待     
我出生在步云山下、碧流河畔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我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是母亲独自把我拉扯成人。听母亲说,他们结婚后,父亲考上了东北大学,第二年我便呱呱坠地。这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父亲在沈阳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从此再也没有回来。那年,母亲只有25岁。往后的日子里,母亲埋头操持家务,细心侍奉公婆,饱尝人间的酸甜苦辣。母亲不仅  相似文献   

9.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10.
让母亲骄傲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为母亲。为了让她骄傲。”——史铁生《地坛》那一年,我读小学三年级。像所有的乡下孩子一样,我也每天大清早便背上了心爱的小书包去上学,放学了便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帮着母亲做农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过世得早,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守在一起孤苦伶仃地过日子。很小的时候我便已经懂得,我该用我嫩小的双手为母亲分担一点忧愁了。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电话     
我们家安上电话,对于我和妻子来说只是高兴,而对于母亲来说,便是十二分的新奇了。母亲别说见过电话,连听都没听过。母亲没念过书,大半辈子呆在农村,世面见得不多。住到城里来,也只是我好说歹说让她为我带娃儿。母亲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不喜欢墙上贴的画,不喜欢花花绿绿的地板,不喜欢进厕所里找不到一点要上厕所的感觉。她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像火柴匣子,人与人之间门关得那么紧,心封闭得那么严。有一次母亲问我:“对面那人姓啥?怎不见来往过?”我便说我也不认识呢!母亲这时候就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望、惊讶、陌生的表情来……母亲极喜欢的去处便…  相似文献   

12.
母亲在笑     
双腿瘫痪的女儿总是躺在小床上,靠着一扇小窗子,愁眉苦脸地望着天空发呆。“吱……”门开了,面容憔悴的母亲坐在女儿床前,握着女儿的手说“:女儿,妈妈带你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春天来了,外面的花儿都开了,可漂亮了。”母亲总是向女儿提出一些对女儿十分有益的事情,但从来没有一次成功过。这次,她的眼中依然带着一丝希望、一丝祈求。“不!已经是个废物了,还管我干什么?”果然,女儿依旧冲着母亲大吼。妈妈再一次哀求道“:让妈妈带你去吧。“”你烦不烦?”女儿一口回绝。妈妈丝毫没有生气,只是默默地走开了。第二天早晨,母亲走进了女儿房间,为女儿洗脸,一边洗一边试探地说“:女儿啊!公园里的花开了,红的黄的,真美……“”别说了,我不会去的!”女儿没等母亲说完便断然拒绝。母亲没说什么,把水端了出去,接着又端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和几个面包喂女儿。“妈,我想吃糖。”女儿平淡地说“。好!妈这就去给你买!”母亲像听到圣旨一般,飞快地冲出了房间。女儿口渴了,便撑起拐杖来到厨房。猛地一愣,她看见厨房的饭桌上放着几块又干又硬的饼干。难道妈妈最近都只吃这些吗?女儿心想,眼睛也不觉落下了眼泪,滴在了饼干上。女儿又回到了床上。母亲回来了,手里提着一袋糖,那刻...  相似文献   

13.
母亲摸冷     
<正>活着的人,能安稳地走在平地上,即使再难,都应该保持好一种爱的姿态,不屈不挠向上爱的姿态!读了《母亲摸冷》你会有这样的感受吗?看着饭桌上永远一成不变的咸萝卜、白菜帮子,我一直闷闷不乐,母亲根本没有上街买肉的意思,而此时,还有五六个小时就是除夕夜了!母亲对我说:"吃饱了上山去劈些柴回来吧。"我极不情愿地背着竹筐上山了,我越想越委屈,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自  相似文献   

14.
母亲老了,我回去的时候她居然忘记了我是谁,一个劲儿地问我:"你是谁?你是谁?"禁不住,一股酸楚刺痛了我,我为我一生艰难而坚强的母亲如此瞬间般地衰老下去而感到无比伤怀。我对母亲说:"我是您三儿子呀,几天前我还回来看您的呢,您怎么就不认识我了?"母亲终于说:"你是老三呀。哦,你是老三,我怎么就记不起  相似文献   

15.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  相似文献   

16.
笨小孩长大了陈敏笨小孩轶事小时候,我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见了我便问:老师今天讲了什么?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和我一起回来的同学。  相似文献   

17.
母亲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  相似文献   

18.
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朴实.她比所有普通人更普通.人总是容易把眼睛盯在别处,而忽视眼前的.于是.便也容易失去弥足珍贵的.希望我的觉醒不会太晚. 我们家除了母亲.谁都出去旅游过.每次全家出游,母亲都会一个人留在家里,有时我随口说:"妈,一起去吧!"母亲就会说:"我不去.我走了猪怎么办?没人看家……去吧!你们快去!"听母亲这么说,我们就心安理得地扔下母亲,出去观光去了.难以置信的是,我们居然把这当成了习惯.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雨季     
记得是二十岁那年的雨季,我从外省的朋友家回来.疲倦地倒在铺盖卷上,看那张一路上已不知看了多少遍的报纸.那上面有一则"文学短训班"的招生启事.这则"启事"吸引了我,我想参加试试,不知母亲会不会答应?  相似文献   

20.
遥寄母亲     
每当西边天空燃起了火烧云,并在时时变动中幻化成人的模样时,我便认定其中的一朵。视其为我那美丽、慈祥、庄严、贤惠、勤苦的母亲的化身;每当我注目远处的高山,我便把它假定为母亲高大的塑像,那缭绕于山头的乳白色雾霭,不就是我敬重的母亲年轻时披戴过的纱巾么?看,多像,朦胧的山头——母亲的头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