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永恒主义教育流派述评(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恒主义教育是西方现代资产阶级教育流派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它以古希腊哲学为主要的理论基础,提倡古典主义的教育传统,曾经对欧美许多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过一定影响。在世界教育改革此起彼伏,各种教育思潮纷纷涌现的世纪之交,回眸一下永恒主义教育流派在本世纪初在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批判中所阐述的许多教育观点,对我们今天教育改革中正确处理新旧教育的关系和矛盾亦不无启示。一、对20世纪初教育状况的反思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时代反映,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本世纪30年代,获得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要素主义教育的时代回音——巴格莱《教育与新人》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主义教育是本世纪初由巴格莱提出来的, 其代表作《教育与新人》集中反映了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本文作者从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产生的基础、课程理论、教师的作用与功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3.
改造主义教育哲学产生于危机时代,声称适应社会危机的需要,同时具有折中的性质。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流派,它提出了本学派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改造主义教育哲学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美国艺术教育思想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艺术教育研究是国际基础比较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本文拟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本质主义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思想三个方面解析美国艺术教育思潮的流变历程,阐述它们各自的特点,以便我们了解当代美国艺术教育思想理论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并对我国比较艺术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是本世纪3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教育理论。本文从分析它产生的理论基础和背景入手,简要介绍了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课程体系的主要观点,并对它的课程论思想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对于当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教育最缺的是先进的教育思想,不缺的是盲目的教育行动。人类教育,特别是中国教育,应进行教育哲学思想启蒙,应用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引领人类,特别是中国的教育。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是将人类共生价值培养贯彻到教育活动全过程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在价值视域中思考什么是人类教育?怎样发展人类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银行街课程方案的理论基础 银行街课程方案的理论来源,概括来说,主要包括:(1)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特别是诸如安娜·弗洛伊德、艾里克森等一些将儿童发展放置于社会背景中的学者的理论;(2)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相互作用论,即儿童是在与人、地点以及事情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3)杜威、约翰森(银行街课程方案创建主任)、艾萨克斯和米切尔等人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理论.受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银行街的教育哲学被称为源于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的"银行街哲学".  相似文献   

8.
探讨并评价了西方教育心理学中流行的永恒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本质观、课程观、师生观和教学目的观,得出了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认为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对英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书与育人中使其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太原大学学报》2015,(3):126-130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是美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影响了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之间美国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概貌,甚至一度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表。教育目的的社会改良、教育价值的实用理性、教育主体的儿童中心和教育内容的综合课程是其核心观点。在我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进入深水期的关键阶段,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三点启示:教育改革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教育改革要坚持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教育改革要坚持中学与大学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0.
兴趣论题是杜威与实用主义力求在旧教育的刻板教条与新教育的浪漫随意之间持守中道,将客观与主观、实践与思考、潜力与现实两方面融会在一起培养孩子品格的"居间"之道。然而进步主义教育的实践陷入社会改良方法论上的"内在否定主义"。如何将抽象的二元对立的原则变为简易可行的教育,这不仅是杜威的困惑,也是此后教育改革的困惑。本研究将杜威的文本置放在其学术脉络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其实践的来龙去脉之中,结合社会变革的背景进行仔细的考察辨析,挖掘呈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社会改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讨论思想批判、科学实验、社会改造及其落实于教育之中的可能与限度。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以一种不具有普遍操作性的抽象形态存在于人类教育生活中。教育理论是一种部分化的理论,难以面对整体化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具有独特的话语形式和规则,缺乏直接进入教育实践的操作性知识。教育理论缺乏刚性的抽象特性,直接决定着其价值实现途径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具有生活教育特色的生活德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随着他的教育实践从萌芽走向成熟,包含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多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德育理论体系,为中国近现代德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系统地认识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有益于从中汲取营养,指导当前的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13.
教育理论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教育问题本身,教育问题的本质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矛盾。对教育问题的判定需要理论前提的支撑,教育理论与教育问题互为前提和结果,而教育研究者的教育观则是发现教育问题的关键前提。当前,教育问题研究中需明确三个意识:研究教育问题,应确立教育意识;研究中国教育问题,要确立中国意识;学术研究,需确立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为了争取科学性地位,必然追求教育理论的规范化、深化和系统化,这与教育研究的工具性、实践性初始目的产生了背离,这就形成了教育研究的悖论。教育研究的悖论的存在决定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就会存在一种距离,从而制约了教育理论的转化。为了缩小两者的距离,有必要从教育理论生产、教育理论传播、教育理论的消费(应用)组成的教育理论转化机制的有机系统进行考察和研究,以实现教育理论有效的转化,达成教育研究的正论。  相似文献   

15.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联的基点在于真实的教育问题,这是重构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的新视角。教育理论源自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教育问题意识的弱化是我国教育理论贫困的深层原因,教育理论的贫困加深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的重构需要教育研究共同体进入教育场景发现和思考本土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searches for an autonomous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one that is a self-governing discipline and exercises the right to organize its own activities and to make independent decisions. In undertaking this quest, it asks: how may education be organized to safeguard its autonomy so as to be able to generate strong and unique educational knowledge and theory?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Herner Saeverot argues for a conceptual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interrelated perspectives: education as translation (ETN), education as task (ETK), and education as truth (ETH). These three perspectives are part of the overarching term “the science of education” (SE). While ETN translates knowledge from noneducational disciplines into educationally relevant knowledge, ETK produces distinct educational knowledge or theory directly from educational practice (EP). Through these processes, education can function as an autonomous and a self-governing discipline. However,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identify what would be required for education to become a strong autonomous discipline.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ETK ultimately produces educational theory in a weak sense, that is, it yields knowledge structures that are too loose or poorly articulated to be designed as strong theory. Thus, ETH examines ETK to produce educational theory in a strong sense, in other words, knowledge that has undergone thorough scientific verification and theoretical substantiation. By way of this organization, educational theory is developed through (1) ETK as a firsthand experience in which practice-based knowledge and theory is derived directly from EP, and (2) ETH as a second-order observation of EP in which theory-based knowledge is derived indirectly from EP and directly from practice-based theory (ETK).  相似文献   

17.
重新划分高等教育管理阶段是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需要。根据范式理论,可以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分为中央集权化管理、地方化管理和利益相关者管理三个阶段。"利益相关者管理"范式的理论基础包括效用相互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权力理论、博弈理论、组织整合理论。建立"利益相关者管理"范式,要澄清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认识误区,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管理"范式与高等学校独立法人地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孙杰远 《教育学报》2006,2(4):31-35,57
人的本质认识是哲学研究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本文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即人的本质的认识出发,解读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深刻内涵,继而对现代教育的本质观、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和教育技术观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9.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研究这一理论,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科学本质、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实践意义、学科价值及其内在品质等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思考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加大学校教育创新力度,切实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要推进学校教育创新,首先要确立进行教育创新的理论指导思想,过程思维(ProcessThinking)是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所孕育形成的一种思维理论,本文从过程思维的角度,反思了学校教育,提出了学校教育创新的新思路:一是要进行基于过程思维的课程创新,二是开展基于过程思维的过程性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