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法邪教与合法宗教有着明晰的区别 ,尽管它的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 ,但它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只有坚持科学和唯物论立场 ,才能认清当代邪教本质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 ,才能正确区分合法宗教与异端邪教 ,保护宗教 ,自觉防范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2.
非法邪教与合法宗教有着明晰的区别,尽管它的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但它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只有坚持科学和唯物论立场,才能认清当代邪教本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才能正确区分合法宗教与异端邪教,保护宗教,自觉防范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3.
当代邪教危害社会 ,它与合法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可混为一谈 ,非法邪教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论 ,搞好两个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保护宗教 ,自觉抵制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究竟是不是“邪教”?首先从“邪教”的定义人手,分清现今所界定的“邪教”同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对民间宗教贬称为“邪教”的区别。根据我国权威的法律文书,“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的,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邪教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破坏,是披着宗教外衣,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反政府性质的犯罪集团。”按照这个定义,“邪教”不是宗教的某个教派,而是冒用宗教名义、披着宗教外衣的非法集团、犯罪组织。  相似文献   

5.
当代邪教危害社会,它与合法宗教有着明晰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非法邪教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论,搞好双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宗教,自觉抵制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 ,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 ,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 ,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 ,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 ,不是宗教 ,“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 ,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 ;“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 ,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 ;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 ,而“法轮功”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邪教危害社会,它与合法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不可混为一谈,非法邪教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论,搞好两个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宗教,自觉抵制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8.
宗教具有宗教意识、宗教组织和宗教礼仪三个基本要素 ,而邪教不具备宗教的基本要素 ,因而与宗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在同邪教的斗争中 ,一定要严格区分宗教与邪教的界限 ,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打击邪教势力。  相似文献   

9.
邪教作为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很大的宗教迷惑性,因此有人很容易把它列在宗教的范围,看做是宗教的特殊形态。其实,只要从宗教的定义来分析,就会发现邪教绝非宗教,它是与真正宗教外形相近但内容迥异的社会“毒瘤”,必须予以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邪教的猖狂活动,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只有正确区分邪教与传统宗教,才能在实践中做到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同一切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进行斗争,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现代邪教与传统宗教都属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 ,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弄清楚传统宗教与现代邪教的关系 ,对我们深入揭批邪教反动本质 ,明辩是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不是宗教,“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而“法国”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相似文献   

13.
邪教已成为当今世界危害社会安全、破坏人类文明进步的国际公害。邪教的滋生蔓延是当代社会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邪教组织的滋生蔓延与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心理等诸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所说的"宗教",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词。"宗教"在汉语中的本意就是"道"或"教"的意思,"道"指"正道","教"指"正教",因此,"邪教"不属于"宗教"的范围。西方所说的"邪教",指的是宗教的"异端",宗教的"异端"归根结底还是"宗教",法律上是允许自由信仰的;而中国所说的"邪教",指的是政治的"异端",政治的"异端"归根结底就不是"宗教",法律上是被禁止的。从汉代到明清,我国历朝政府从来就没有承认"邪教"是"宗教","邪教"从来就是"左道"、"妖道",其根据就是"邪教"的"左道乱政"或"妖道惑民"。当今,我国的法律对"邪教"的界定也鲜明地将"邪教"排除在"宗教"之外,与我国历代不认可"邪教"是"宗教"的传统是一致的,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5.
新兴宗教是当代社会宗教领域内的新现象,它与传统宗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反映了当代世界急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是现代人荒芜情感世界的表达。从宗教社会学方面考察,新兴宗教在组织类型上属于分裂"教派"或"膜拜教团"两类。在发展趋向上,新兴宗教通过适当调整,应当能够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成为现代人的"情感黏合剂",但也不排除部分极端派别沦为"邪教"、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对新兴宗教应采取理性的认识态度,积极引导并规范其行为,同时对危害人类安全的"邪教"进行防范和打击。  相似文献   

16.
新兴宗教是当代社会宗教领域内的新现象,它与传统宗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反映了当代世界急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是现代人荒芜情感世界的表达。从宗教社会学方面考察,新兴宗教在组织类型上属于分裂"教派"或"膜拜教团"两类。在发展趋向上,新兴宗教通过适当调整,应当能够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成为现代人的"情感黏合剂",但也不排除部分极端派别沦为"邪教"、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对新兴宗教应采取理性的认识态度,积极引导并规范其行为,同时对危害人类安全的"邪教"进行防范和打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阐述在历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提出的宗教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认识宗教与迷信、邪教的区别,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宗教的世俗化和普世化是当代宗教发展的主流。我们认为 ,是否具有世俗化和普世化的基本特征正是宗教与邪教的历史主义划界标准。邪教是宗教的历史反动。相反 ,新兴宗教运动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支流。如果以宗教世俗化、普世化为衡量标准 ,“新兴宗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顺应宗教世俗化、普世化的 ;另一类则是违背宗教世俗化、普世化的 ,如原教旨主义、邪教等等。前一类比较少 ,后一类比较多。对于中国来说 ,2 0世纪 80— 90年代是一个“精神文化空间”逐步变成“信仰真空”的时代。所谓“信仰真空”是指任何一种传统或者现代信仰在民众“精神文化空间”中无以确立 ,导致失落 ,从而为其它信仰提供可乘之机。邪教正是这样乘隙而入。它是一种错误的、有害的“信仰填充”。如何重建 (重构 )我们这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空间” ?笔者认为 :第一 ,重建科学精神 ;第二 ,重建人文精神 ;第三 ,坚持“政教分离”原则 ,推动宗教世俗化 ;第四 ,坚持“宗教宽容”、“宗教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推动宗教普世化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社会存在着许多民间宗教,依照社会学的观点,这些宗教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4种类型,各种类型虽然有明显的差别,但也存在交叉现象。由民间宗教而起的,最终转变为“邪教”的,不但被明清王朝的法律严加禁止,还曾经遭受过残酷镇压,其中成败的教训值得深思。不管邪教以什么形式出现,对于现有的社会秩序都是威胁,因此如何制止邪教的产生,防止邪教的蔓延,消除邪教产生的根源,肃清鄹教的影响,就不仅是明清王朝所关注的问题,也是现代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近年来颁布实施的大量有关宗教的文件、法规 ,结合其他国家的宗教立法实践 ,我国宗教立法过程中应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为原则 ,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 ,尊重历史传统 ,处理好与其他法律法规、民族政策、相关国际公约的关系 ,弥补不足 ,加强对“邪教”的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