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需要结合幼儿园儿童的实际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游戏活动,在充分调动幼儿游戏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情感体验。本篇文章主要对农村幼儿园利用生活材料丰富幼儿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结合幼儿兴趣,开展游戏活动;结合幼儿生活,丰富游戏资源;结合幼儿家庭,开展亲子活动等相关建议,使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能够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
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全面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推动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陶冶情操,增强体能,实现幼儿素质教育的目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机会与充足的游戏时间。  相似文献   

3.
户外自主游戏是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符合幼儿年龄和发展需要的体育运动器械,并创设不同的活动场景,让幼儿与材料发生探究关系自主选择的游戏活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透过对幼儿游戏行为风险的认知、判断评估、观察规避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是有规避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20):163-164
幼儿阶段是认知启蒙的关键时期,在对幼儿开展保育活动时,要为他们提供自由的、灵活的、宽泛的游戏化环境,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极探索、主动认知,以促进幼儿语言、科学、兴趣等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在区域活动创设的过程中,要能够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活动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参与、积极创造,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文章从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开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浅谈幼儿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原则和促进幼儿园区域游戏顺利展开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交往水平,一定的合作技巧,是幼儿在未来社会中成功、成才的重要基础。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在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交往环境,放手让幼儿进行交往活动,培养其交往能力。幼儿游戏教学,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人世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还能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合作水平、交往的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等,是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6.
杨惠 《家教世界》2023,(3):54-55
<正>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可以丰富幼儿的认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但幼儿在游戏中时常会与同伴发生冲突,中班幼儿游戏中冲突行为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教师应通过加强游戏环境的创设,采取表扬、鼓励等方式,重视家庭的影响,帮助幼儿在游戏学会合作、分享,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假装是幼儿早期表达的使用和理解的能力符号,假装游戏是童年最有趣的活动之一。文章主要从假装游戏的表现特点、假装游戏与幼儿认知能力的关系进行剖析,探讨如何在实践中通过假装游戏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背景通过中班一年的学习,幼儿已经积累了有关角色游戏的一些知识,大班角色游戏的主题较中班更为广泛、丰富,能较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游戏内容向广泛的社会生活扩展,更有时代性。角色游戏贴近大班幼儿生活、能更好地反映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同时又是大班幼儿特别喜爱的一种创造性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积极回忆已有的认知经验,在想象的环境里扮演角色,用语言和动作模拟真实生活,以游戏材  相似文献   

9.
洪玲 《家长》2023,(32):162-16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在户外自然环境中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既关乎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也涉及幼儿的社交、认知和情感层面等多方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支持与引导成为了决定性因素,只有让幼儿更加自由、自发地参与游戏,才能充分释放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自我游戏意愿的驱动下获得更高效的学习和成长。基于此,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扮演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在保证户外游戏环境丰富、安全的前提下,将游戏的选择权放手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或者团结协作中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从而满足幼儿的学习和情感需求,保障幼儿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只有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去深入观察、了解幼儿,才可能真正理解、支持他们。在走进小班结构游戏的行动研究中,我们基于小班幼儿处于结构水平萌芽阶段的特点,以满足幼儿游戏性体验为先导,选择有趣恰当的游戏内容,采取丰富幼儿认知经验、投放适宜材料、加强技能支持等策略,关注不同能力幼儿的差异和资源运用,并加以引导,让每一位幼儿在建构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阶段是孩子认知的萌芽时期,幼儿在这一阶段,认知能力刚刚开始发展,幼儿教师可以借助游戏,让幼儿感受新鲜事物的同时,探索周围的环境,以期能够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恰当地引入教育游戏,启发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给幼儿提供身心健康发展的平台。如何根据幼儿的性格、年龄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教育游戏呢?这是幼师从未停止过思索的问题。下面将从选择教育游戏的标准及作用方面  相似文献   

12.
爱玩是幼儿的共同天性,充分利用幼儿园场地创设区域游戏能够极大满足幼儿对玩乐的需求,因此区域游戏创设在幼儿园建设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但是仍然属于积极和主动的学习者,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操作感知与积累经验是幼儿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区域活动恰好符合了幼儿的特征,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功能、多层次的活动环境,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机会。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有效进行幼儿园区域游戏创设,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进一步丰富幼儿园活动环境,为幼儿园区域游戏创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幼儿时期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萌芽阶段,而游戏是孩子通过认知能力,感受新鲜事物,探索周围环境的方式。在幼儿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应用教育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而且对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也大有帮助。但是,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该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游戏来提高幼儿的教学水平,一直是幼儿教师思索的问题。从教育游戏选择的标准和选择的教育游戏的作用,谈谈教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将游戏融入教育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对学习的认知,更加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获取语言知识、数学计算能力、绘画能力等。游戏活动能不断启发幼儿的大脑思维,开发智力。所以幼师更应该关注幼儿的游戏活动,认识到幼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79):61-63
幼儿数学认知的基础是其数学经验。幼儿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一点,灵活渗透数学教育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文章分析幼儿数学游戏教学现状,结合幼儿特点探讨如何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融入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王颖 《文教资料》2006,(11):184
游戏之所以能够推动幼儿认知的发展,是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分,本文从观察、想象、记忆、思维四方面分别做了具体分析。家长和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要有意识地充分渗透各种认知成份,从而促进儿童认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80):165-166
娃娃家游戏属角色游戏中最受幼儿欢迎的一种,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语言、社会性、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娃娃家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个现实生活的情境,让幼儿在其中通过使用语言和动作来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模仿与想象能力、体验他人角色的不同责任感。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使幼儿在游戏外也能够多与人沟通,愿意替他人着想,并通过发现陌生的事物来丰富自己的认知范围,使幼儿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孙苒 《家长》2023,(31):127-129
<正>游戏是儿童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具体游戏情境来再现成人的社会经验与人际关系,从而使儿童达到认识周围世界的目的。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涉及内容广泛,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将其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不仅是古诗词传承与发展的需要,还能够更好地深化幼儿对社会的认知,丰富幼儿的文化积累,促进幼儿人文情怀启蒙,实现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绘本及游戏是现阶段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帮助幼儿提高认知能力,教师需要积极挖掘绘本的潜在教学价值,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文章从绘本的游戏价值入手,分析绘本游戏设计及实施途径,阐述绘本游戏实践策略,并探究绘本游戏实施成效,以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积累丰富的生活常识及情感体验,从思维、行为、语言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幼儿的能力素养,为其健康、茁壮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幼儿的特点要求幼儿园的学习要生活化、游戏化,使用小型体育器械开展游戏化体育活动,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周围世界,启迪心智,培养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型体育器具是幼儿开展游戏化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小型体育器具的功能,在使用时要注重丰富化、开放化和功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