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四川省高校残疾、体弱学生的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四川省10余所高校体育教师和残疾、体弱学生进行调查,对影响残疾、体弱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态度、动机、价值及体育锻炼习惯进行分析,提出促进高校残疾、体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和融入社会的有效手段,本文以18-23岁的腿部残疾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腿部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腿部残疾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心理;学校为残疾人提供的特殊场地器材及专业体育指导人员较少;供腿部残疾学生可选择的体育项目也较为局限。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残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引导;培养改善教师的特殊教育方法;学校为腿部残疾学生提供适宜的场地和器材等,为其提供体育活动锻炼的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残疾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5年我院在国家教委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关怀支持下,创办了残疾人医学系。十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招收残疾学生460多名,他们中大部分上进心强,能吃苦耐劳,成才意识强,他们智商高,高考分数远远超过一般本科学生。由于他们肢体残疾,无法同正常学生一样参加多种多样的业余活动和体育锻炼,致使他们普遍身体虚弱,活动能力、自理能力较差,又因他们从小缺乏系统的体育教育,因此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淡漠。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为残疾学生开设了保健体育课,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就对残疾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前后的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以求在残疾学生体育课教学中,更好地开展适合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北京残奥会与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探究北京残奥会的和谐社会文化特色入手,分析北京残奥会对推动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和谐发展的作用.并找出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在和谐北京残奥会的启示下,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必须加快实现教学理念的和谐,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制定残疾学生体育保障政策,更多地举办残疾学生体育活动,进一步促进残疾学生体育与普通学生体育全方位融合,加深深层次人文关怀的渗透,实现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残疾学生身、心的特殊性,对他们的体育教育在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被置入特殊学校进行。然而这种特殊体育教育的基础是"分隔"而不是"融合"。融合体育教育则为我国如何在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促进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交流,回归主流社会,促进残疾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改变健全学生对残疾学生的态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研究追溯了融合体育教育的发展,分析了其产生、发展的原因,探讨了在我国实施融合体育教育的价值。尽管融合体育教育在我国从理念到最终实施会遇到相当多的问题,是一个比较慢长的过程,但是随着人们对残疾人人本认知的不断进步,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促进残健融合的融合体育教育必然会在我国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育功能的不断扩展,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手段,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增进健康,强健体魄。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对学生的成长有深远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对西藏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以及他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要重视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残疾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当然也享有受体育教育的权利。然而,由于在普通学校里残疾学生的人数很少,残疾情况又各不相同,再加上多数体育教师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缺乏研究,班级学生人数又多,在体育教学中对残疾学生难以照顾,因而往往忽视,甚至放弃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严格说来,这实质上就等于侵犯和剥夺了残疾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   残疾学生一般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自卑心理。适宜的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体质,帮助他们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还能使他们享受到…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使命在于面向所有学生.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残疾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的一个弱势群体,本应为广大教育者所关注,然而,就全球范围内残疾学生的教育来说,都是一个"软肋",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则更是举步维艰.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需要全社会提供更多的方法支持、人力支援和财物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公众对于残疾认识的提高,残疾人的生存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教育是残疾学生享有的基本权利,体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如何让他们享受学校中的体育参与权,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参与式观察法及访谈法了解目前高校残疾学生体育参与无障碍环境的基本情况,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角度探析影响高校残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从设施、观念、政策及体育课程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体育参与无障碍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新田县初中"留守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日趋恶劣;大部分留守学生都特别喜欢体育活动;很多留守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是却不喜欢体育课。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从体育教育的视角找出一些方法来帮助这些"留守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不止于运动,有助于强身健体;体育还在于教育,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聋哑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有身体残疾,而且更存在因身体残疾而造成的心理问题。通过体育活动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本文试图将聋哑学校的体育与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和美术学科进行融合,探讨特殊体育课堂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开展残疾学生体育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残疾学生体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过程,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展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本文对学校开展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体育对残疾学生的功能,以及对残疾学生实施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使命在于面向所有学生,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残疾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的一个弱势群体,本应为广大教育者所关注,然而,就全球范围内残疾学生的教育来说,都是一个“软肋”,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则更是举步维艰。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需要全社会提供更多的方法支持、人力支援和财物保障。  相似文献   

14.
“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组成部分”,态度作为体育活动行为的潜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中专学校学生面临毕业后的社会择业,在校期间的体育态度如何也将对其终身参与体育的行  相似文献   

15.
<正>一、案例背景一般来说,身体残疾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不合群,而且拒绝参加任何体育活动,教师对这部分学生也打开了绿色通道,能不安排他们做的就不安排,比如做值日、课间操等活动,渐渐地,这部分学生成了特殊群体,学校、班级的大小活动都与他们无关,更不用说自主锻炼了。笔者认  相似文献   

16.
采用特尔斐法,构建了包含学习效果、运动参与、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6个1级指标、19个2级指标的残疾、体弱大学生的体育保健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实践表明:构建的残疾体弱大学生体育保健课评价体系,淡化了技能评分,强调学生的运动参与态度和成绩进步幅度,较原有诸多评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针对当前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以学生在对待体育活动上表现得被动参与和积极主动参与两种态度的产生原因为突破口,辨析由该两种态度对同一项活动所分别产生的被动体育与主动体育的动态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将被动体育转化为主动体育,从而确定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的设计原则:结合校本实情,努力做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是转变教育理念,全方位提升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与层次,提高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残疾学生作为在学校中有着特殊需要的群体,对他们更应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和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因素,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残疾学生身心补偿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这必将推动体育运动在学校的全面开展,从而促进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残疾大学生体育课程设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残疾学生体育课程设置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评述,目的是开拓残疾学生体育新领域,为残疾学生体育和体育康复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体育健身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中因身体缺陷的残疾学生, 尽管为数甚微, 但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 重视和加强他们的体育教学与体育健身, 是学校体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讨论了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和体育健身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这一特殊群体在体育教学和体育健身中应把握的主要原则; 并着重就这一特殊群体体育教学与体育健身实践的主要做法阐述了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