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记》中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 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也。"我大胆将此改为:"学然后知长,思然后知 法,教然后知惑,研然后知乐,记然后知美。知长然后 能补短,知法然后能乐教,知惑然后能自强,知乐然 后能乐思,知美然后能共享。故曰,学思教研记相长  相似文献   

2.
倪炯是大同一中高中语文教师,2006年获大同一中"首届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称号、大同市第六届教学能手一等奖;2007年获"山西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学能手"称号;2009年被评为大同市"百千万名师工程"教学骨干;2010年获"大同市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获"山西省师德标兵"称号。课堂教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则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知学。"从  相似文献   

3.
古语云:"教然后知困,困然后知不足."这个"知困""知不足"实际上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及其成果.反思既有利于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又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我们可以领悟到一点:教学若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开肩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则只能是"一潭死水",少有成效.  相似文献   

5.
因困而学,他山之石可攻玉《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则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知学。走上了工作岗位,才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初登讲台,用不了几分钟便有"囊空如洗"之感,紧张得大汗涔涔,不知所措。相反,听师傅上课,则见广征博引,纵贯古今,游刃有余。问师傅个中缘由,师傅说时间长了慢慢积累多了就游刃有余了。一句积累点破了问题之所在,于是我发誓努力学习,让自己有一个厚重的积淀。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反思有大反思和小反思之分,这里只谈小反思的重要性。一、"以镜照人",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一)反思能使教师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里的"困"就是困惑。具体来说就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是艺术,这种艺术要求教学具有谋篇布局意识,这种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延伸的重要意义。开多大的局,才有多大的反思面。写教  相似文献   

7.
<正>《礼记·学记》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探讨教学论问题的专著,比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了1 800多年。它系统阐述了教育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教学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我很喜欢其中的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其原文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相长",这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常常使用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的产生可谓悠悠古远.公认的答案是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意为数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礼记·学记》中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由此诞生了成语"教学相长"。我在课堂上,经常受到学生的启发、教化。讲授《白鹅》这篇课文的时候,一个学生为公鸡创作了一句名言:"我只叫了一声,人们就被我唤醒了。"我立刻就联想到我的课堂、我的追求……原来,我的偶像是公鸡。我喜欢看黑白电影,因为我不用担心五色令我目盲;我喜欢听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认识早在先秦时期的教育学专著《学记》中就有记载:"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虽然对"教学相长"的理解存有分歧,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反思"的关注却是毋庸置疑的。秦汉以来,几乎每一个时代的教育家也都非常重视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王夫之认为,学生所做的事情是"引教者之意而思之以反求于致此之由者",把学习过程视为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新课程改革中,会学习、善思考、能创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会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做终身学习型教师,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需要。"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汪泉",这"一汪泉"从哪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身修养,使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氛围里,不断  相似文献   

13.
课外语文     
学 ,然后知不足 ,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礼记》注 :反 :内省。相长(掌) :相互促进发然后禁 ,则捍格而不胜 ;时过然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礼记》捍格 :抵触。不胜 :不能承当其教 ,一作“教不能胜其为非之心”课外语文  相似文献   

1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p.1516)。数千年前,古人就倡导教学相长的教师专业成长观。时至今日,在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实践+反思=成长。反思教学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理念,才能为孩子烹制出营养丰富、色味俱佳的"课堂大餐"。孩子爱吃了、吃饱了、吃好了,我们就知足了,就会感到欣慰。正如《礼记》中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下面就以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房子》为例,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6.
官会林 《班主任》2005,(9):27-27
"师道尊严",亦作"师严道尊".<礼记·学记>里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师道尊严"本谓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或道理才能得到尊重.后多用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庄严.  相似文献   

17.
张媛媛 《考试周刊》2014,(99):171-171
<正>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反思指教师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并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然而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究竟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一、课前反思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18.
姜华琴 《考试周刊》2014,(26):75-75
<正>《礼记·学记》中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教师来说,教的过程就是教师向教材、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向教师、向教材学习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学内容,而且要积极探索如何构建有效的学习策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做到师生共  相似文献   

19.
<正>《学记》指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意思是说,君子既要知道教学取得成功的原因,又要明白导致教学失败的原故,这样就可以称得上一位好教师了。那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名优秀教师,怎样才能"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我认为,单靠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教育科研的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后记是教师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记》中说:"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比起成文成篇的教学反思来,教学后记确实是很多教师授课后容易忽略的,我感到它但却是课堂教学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后记的记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效果,改善师生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