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自残、危及亲人和社会的事件屡有发生,对青少年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不容缺失.生命是一个有责任的存在体,教育的责任在于关爱生命、激昂生命。教育现实呼唤生命意识,生命是构建教育的基石,学校理应为生命而教育。教师应充分认识生命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有生命教育的紧迫感,树立服务生命的观念,增强爱与责任的意识,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以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新开发。关注生命教育,提升生命价值是当代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生命教育的开展对于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以“生命”为主线,以“人”为中心,帮助学生达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目标。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坚持情感教育、生存教育、挫折教育、和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死亡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取向。  相似文献   

3.
学术扫描     
杨雄在《生命教育与青少年发展》(载《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1期)一文中对青少年发展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实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探讨。文章指出,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不平衡,教育机制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使一些青少年陷入迷茫和意义危机中。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和“全人格教育”,倡导科技加人文的平衡发展,强化青少年的心理、情感训练。文章首先强调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的必修课,是对青少年人文精神关怀的手段。通过系统的生命教育,一方面使青少年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战胜生活中的挫折;另一方面使青少年体悟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已全面启动,这将对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活动离不开生命教育,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那么,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阳光体育”为其保驾护航呢?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见诸报端的青少年自杀和伤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一幕幕惨剧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生命——一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摆在教育者的面前。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的生命。教育应以人为根本,应全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也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俗话说“文以载道”,较之其它学科,语文学科具有更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的生命基础”这一命题的内涵是:1.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生命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2.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教育活动就其过程的本质来看是…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最有价值的就是生命,对人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存在,生命具有不可重复性。一位日本教育家说,我们要培养“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生命教育。不仅日本,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已认识到在科技迅猛发达的社会里,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一、什么是生命教育什么是生命教育?掌握其内涵是非常关键的,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有二。一是教育“生命”———教育青少年能尊重生命,即能善待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又能关爱他人生命,尊重他人。二是“生命教育”———具有生…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青少年自伤、伤人事件的频发,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社会环境复杂的今天,更要思考如何引导和帮助职高学生树立“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使职业教育更好地履行生命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那英文 《成才之路》2010,(23):77-77
在小学科学中,生命教育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性、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四部分。在这些内容中,我想谈谈对于人本身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青少年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视。很难体验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教育是培育生命、发掘生命价值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学生的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成长于这种环境中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尊重生命价值和尊严为终极目标;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和人的现代化要求的新型的人格。当前上海正全面进行二期课改的实验。二期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意志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健全其人格…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生命意识亦不完善。而目前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在学习上施加了较多压力,尤其是在乡镇学校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而忽视其人格发展的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对“为何而生”的教育比较少,使得学生缺少对生命意义的了解与欣赏,重视并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张烨 《教育探索》2022,(5):53-58
“生命意义感缺失”所导致的各类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普遍意义缺失、自我认同危机、虚拟世界冲击以及生命教育革新滞后,都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生成与发展造成直接影响。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理论及实践,主张引导个体直面存在困境,使存在焦虑意识化、言语化,进而转化为反思自我、建构生命意义感的动力和资源,强调个体自主性及社会功能在此过程中的提升与发挥等,这与培育青少年勇于担当时代责任的教育主旨相契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为高校生命教育的创造性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教育》2010,(5):9-9
67.9%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主要责任在谁?目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腾讯教育对301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9%的人首选“应试教育体制”,48.6%认为责任在“政府”,48.1%的人选择“学校和老师”,43.4%的人选择“父母”,41.3%的人认为“青少年自身”也要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4.
由于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成长于这种环境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和自觉,不仅很难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也对他人的生命有种漠然态度。不少学生,因为家庭、学校、社会等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原因,生活得很痛苦,很自卑,很委屈,很失望,很恐惧,很孤独,很无助,处于一种被抛弃的状态或一种被人抛弃的绝望感觉之中,这样的孩子的生命质量就很差。不幸而可怕的是,我们的一些家长甚至教师常常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出于好心”,自觉不自觉地将孩子、学生推入那种痛苦…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生命教育:和谐社会构建中德育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德育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而青少年生命教育正是这个时代的德育新课题。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德育要获得成功,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青少年的生命发展。生命教育正是为了青少年生命健康与和谐发展而进行的一项德育工作,也是社会环境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善待生命,帮助青少年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而进行的活动,是一项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的事业。"因此,在教育与课程改革中加强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为现时缺乏与初中生匹配的生命教育,一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往往因一件小事就自杀或损害别人的生命,还有一些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影响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问题,如打架  相似文献   

17.
教育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本体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育的主体是人而非知识。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应该使现有的生存工具教育转向生命的本体教育。把教育和生命发展结合起来,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因为精神境界的提升,必然带来素质的核心性变化。通过教育要让每一位青少年都明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它是人生最宝贵的。  相似文献   

18.
魏红卫 《教育探索》2012,(1):131-132
近些年来,青少年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自杀或他杀等极端行为屡有发生,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孝道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情伦理,它体现出的是一种最真切的对生命的关怀,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在孝道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孝道观念,还是孝道教育,无不充盈着生命教育的思想和智慧,它对我们当前进行生命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命意义指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生命历程的体验、理解和自我确证。生命意义问题发端于生命的对象化,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的本性,生命意义感的缺失是“空心病”的主要根源。人的需要是理解生命的钥匙,需要按照其与个体主体性的关系可以分为本真需要和异己需要,本真需要的满足是其生命意义感的主要来源。青少年在学校生活中更多的是被学业竞争等异己需要掌控,其自主、关系、胜任等本真需要被边缘化,生命的无限可能被窄化。青少年“空心病”的本质是需要的异己化和生命的窄化。意义关怀指的是关心、承认人的生命意义需要并帮助人获得积极的生命意义体验。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意义关怀,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应该以学生和民族的未来长远发展为要务,摆脱应试教育博弈的羁绊,关心和促成学生的自主、关系、胜任等需要的满足,帮助学生获得充盈的生命意义体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我将教育家的社会责任和存在意义概括为“引领”。 以更崇高、更远大的教育理想引领。当下教育带给我们很多困惑和挑战.是高扬理想还是屈从现实,当代教育家们有责任作出示范和指引。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关注的应是学生的长远利益和生命质量,而不是培养只得到某一方面发展的人,“分数至上”、只顾眼前得失都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