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美国田野教育家卡利尼提出的"儿童描述性评论"思想,旨在通过对教育的描述性研究而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它使理论研究者重新审视学校促进儿童发展的本质,并使教师形成教学即描述、教师即儿童研究者的教育信念,同时珍视教育中不可测量因素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儿童描述性评论”旨在通过描述来揭示、反思与还原儿童的真实形象,进而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改善教育教学。本文在《重建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开展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并推广了用描述性评论对儿童进行研究的方式。无疑,这是另外一个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教育的指向应是回到儿童本身;教师即儿童哲学家;学校即儿童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3.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1.儿童早期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儿童牛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早于儿童所接受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4.
重提教育的儿童立场,既是对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传承,更是对当下教育教学的审视。借助互联网课堂观察数字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课堂描述性观察记录,从儿童视界审视课堂,帮助教师准确把脉,从而让教学更有效地支持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以单一的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其好坏的做法已广受诟病,描述性评价方式正在为各国教育学者所接受。基于美国田野教育家卡利尼提出的"儿童描述性评论"思想,从现象学的视角,试图从组建教师合作团队及选取观察描述的对象、教师合作进行描述性评价、教师进行反思等三方面来建构一种学生描述性评价的框架,以期拓宽儿童评价研究的视域。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以单一的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其好坏的做法已广受诟病.描述性评价方式正在为各国教育学者所接受。基于美国田野教育家卡利尼提出的“儿童描述性评论”思想.从现象学的视角,试图从组建教师合作团队及选取观察描述的对象、教师合作进行描述性评价、教师进行反思等三方面来建构一种学生描述性评价的框架,以期拓宽儿童评价研究的视域。  相似文献   

7.
"数字世界"儿童数学课程是在新皮亚杰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旨在培养儿童数字感知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发展儿童对数字的感知能力,使其获得数学学习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能力.该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向儿童呈现了五种数字表征形式,即实物表征、图片表征、排列表征、高度表征和循环表征.该课程给当前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以一定的启示:(1)数学教育应以培养儿童对数学的感知和体验为基础.(2)数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儿童数学方面的元认知技能.(3)数学教育活动中应注重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交流.(4)数学课程的设计应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实例.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让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从妨碍其身心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地表现.通过合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可引起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活动,从而唤醒那些至今仍隐藏着的奇妙力量,即潜在的能力和创造力.那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由学习活动,使自我的情感、智力、个性诸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主动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异步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过程乃是师生共同建构、以儿童生命自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引导学生健全成长的过程.教育过程原本就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对话、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世界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世界,常常表现为两种倾斜的关系模式:一种是从作为施教者的教育主体出发,即从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出发,对学生耳提面命,儿童发展成为实现成人意志的工具,以教育者为代表的主体意志遮蔽了作为儿童发展起点的生命自然,这就是所谓的成人本位;一种是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主体出发,即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学生一跃而成为教育实践的中心与主体,儿童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在教育情境中急剧上升,成为与教师平等交往的主体一方,这就是所谓的儿童本位.  相似文献   

10.
倾听是人与人沟通的品质和技巧.教育中的倾听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和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者教育任务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倾听具有特殊的意蕴,即倾听是教师关注儿童的一切行为,并对儿童的行为和情感进行积极、恰当反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专业"是儿童研究;儿童研究,即引导教师不断地去认识儿童,发展儿童,促进儿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儿童",成为"作为教师的儿童"(蒙台梭利语)。这样他才会成为真正的教师,成为优秀的教师;这样,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才真正完成自己的使命,才可能真正建构具有大智慧的教师教育学。  相似文献   

12.
杜威是教育史上的思想大家。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并以“儿童中心”这一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教师的地位与作用,阐明了自己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领导、儿童心智的研究、教学活动的发起和组织、师生互动中的交往。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可见,将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生活之中,让他们品德的形成源自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务必秉承“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教育理念,使品德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道德评价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但道德评价语言的运用不当经常导致道德评价失效。教师道德评价语言的千篇一律,缺少对具体情境的描述,是其主要表现之一。这种作法忽视了道德评价语言的特征,即道德语言是一种规定语言.它的描述性涵义与规定性涵义相互依赖:教师道德评价中的价值判断依赖于事实描述;道德评价语言具有一定的情感性意义。因此,教师在运用评价语言应该做到:使用具体的描述性语言:使用描述性强的评价词进行价值判断;表达出教师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么娜  王丽萍  石远鹏  侯义 《文教资料》2020,(7):143-144,182
儿童观是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对儿童权利和地位的认识、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认识、对儿童学习方式的看法及对儿童发展的期待共四个成分.儿童观影响教育观的形成,并影响教师具体的教育行为.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呈现出H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各级各类专项培训,把儿童观的提升纳入培训目标;农村幼儿园要将教研活动必须切实开展起来,在教研中提升教师的儿童观;农村幼儿园教师应加强自主学习,使自身的儿童观获得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周洁 《早期教育》2000,(2):35-35
"退出"这一教育策略最早是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这本书中提出的.在本文中退出是指:第一,教师从离儿童较近的空间位置上或儿童能明显察觉到的空间位置上退向离儿童较远的或儿童不太容易察觉到的空间位置上;第二,教师从教师的角色或其他具有高权威性、高控制性的角色退向非教师角色或其他相对低权威性、低控制性的角色.采用这种教育策略的目的和功效主要是使儿童意识到其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感的提升,并借此促进儿童成就动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国的幼儿教育机构——母育学校的教育活动颇具特色。1.母育学校的教育目标母育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使儿童成为学生,即欢迎儿童进入一种新的环境以补偿家庭环境的局限性。②使儿童社会化,即扩大、丰富儿童的社会关系,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③促进儿童学习,给儿童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2.母育学校的课程内容母育学校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活动:①身体活动。包括整体和精细的动作。这些活动  相似文献   

18.
描述性评论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论和价值观始创于美国独立教育家帕特丽夏·F·卡利尼,她开发了研究儿童及其作品、记录学校的描述性评价方法,并把这种研究引入全美的公立学校。卡利尼主张通过对教育的描述性评论而实现教育的人性化,以最终实现社会人性化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描述性评论的由来,界定了描述性评论的内涵,并阐述了实施描述性评论的目的和程序。  相似文献   

19.
关注师幼交往: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师幼交往在促进儿童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师幼交往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育发现能力,形成教育主体观,生成教育智慧.理想的师幼交往要求教师支持儿童,倾听儿童,欣赏儿童,对儿童保持好奇心,如此才能在促进儿童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推进学前儿童发展评价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主流趋势.“学前儿童观察记录系统”是在美国学前教育项目中被广泛应用的儿童发展评价工具.本文在对“学前儿童观察记录系统”评价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于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借鉴意义,即坚持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一体化,倡导课程改进与教育评价一体化,推动教师成长与教育评价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