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教具装置图(图1) 2特点和用途 (1)特点 将自制的简易天平密封在玻璃罐头瓶中,通过增大或者减小瓶中气体的密度,来验证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体积和气体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原理 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是指该状况下一摩尔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正比于气体的质量。若已知某气体的摩尔质量,在常温常压下,又能测出一定量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便可确定其摩尔体积。 二、实验步骤 1.将少量蒸馏水注入抽滤瓶中,盖上橡胶塞,打开水止夹(装置如图示)。 2.给抽滤瓶加热,至水全部变成水蒸汽后(瓶中不再有液态水,此时要特别在意安全!)停止加热,关上水止夹。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新课程《科学》教材中,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方法是:将豆芽装入塑料袋和大口塑料瓶中,置暗处一夜后,让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验证袋中气体CO2含量高;再用点燃的蜡烛放入大口塑料瓶内,验证瓶中气体O2含量低。以上实验中,塑料袋与导气管连接处容易漏气,暗藏一夜后,只能勉强完成一次实验,要重复进行实验,必须再暗藏一夜;而大口塑料瓶因为瓶口宽大,实验时空气容易进入瓶内,  相似文献   

4.
气体分子运动模拟演示器深圳市华侨城中学方兴一、仪器的原理:用钢珠模拟气体分子,气缸容积变化模拟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变化,振动频率变化模拟气体温度的变化。通过以上的模拟能直观地看到气体分子运动的各种特点,一定质量的气体三个状态变化时的相互关系。二、仪器的...  相似文献   

5.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借助注射器具有计量体积的功能 ,能定量演示气体间的反应。且能清楚地观察到气体反应发生的颜色变化。(2 )用途 :本教具可以演示下列实验 :①常温下单一某气体溶于水或某溶液时 ,体积的变化定性显示。②常温下氮氧化物与氧气及水相互作用时气体体积的变化的定量显示。③其他一些气体相互作用及与水作用时体积的定性及定量变化的显示。3 制作材料5 0mL注射器两只 ,3 0× 2 0 0mL大试管一只 ,2 5 0mL烧杯一只 ,三孔塞一个 ,U型玻璃管 5mm× 70mm两根 ,直玻管 5mm× …  相似文献   

6.
改进“压缩体积气体液化”实验——用碘作“指示剂”四川省黔江中学邹永明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压缩体积气体液化”是用注射器作为压缩容器,乙醚作为实验物质。由于注射器推拉时不会产生很大的体积变化,乙醚的气化、液化量很小,注射器内液态乙醚的变化很不明显,加之乙醚...  相似文献   

7.
气体分子运动模拟演示器北京西城区第八中学陈石鸣周桂荣一原理利用音圈电机对仪器输入不同电压值的50赫交流电,产生振动,策动钢珠做杂乱无章的运动来模拟气体分子热运动;用照明灯明亮变化模拟温度变化;用大量钢珠对器壁和活塞的碰撞形成压强,模拟气体压强。通过模...  相似文献   

8.
常规的排液体法收集气体,必须用手始终扶着集气瓶,否则随着气体的不断增多,集气瓶会由于浮力的作用而发生倒伏。如果需要收集两瓶或多瓶气体时,常常会由于更换集气瓶而贻误操作。在教师演示实验时,如果需要课堂上收集气体,则既要讲解实验,又要注意气体的收集,尤其是制备气体时,如果气体收集不满,而此时却无气体产  相似文献   

9.
该装置主要由A、B、C三部分组成,A是Y型试管,作为气体发生器。B是一个标本瓶,用作储液瓶,B瓶上口配套不锈钢支架,用来固定Y型试管,同时也固定C管的颈部,并使C管能上下移动。C管是用来量取气体体积的容器,它像一个倒置的液体量瓶,但这个倒置的液体量瓶的底部接了一段玻璃管,玻璃管上还配有与A管相连的导管及放气阀,放气阀用于调节反应前的C管内外液面高度。  相似文献   

10.
取一干燥无色透明具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用胶头滴管或移液管向瓶内加入无色的浓硫酸5~10毫升(尽量不让瓶内壁的上部分沾有酸液),试剂瓶无明显变化,向瓶内加入黄豆大小的食盐晶体3~5粒,盖上瓶塞,可见瓶内有气体生成。片刻后,打开瓶塞,瓶口立即“热气腾腾”,冒出浓浓白雾,现象奇异。这是由于浓硫酸与氯化钠晶体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和硫酸氢钠。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酸雾,而形成了热气腾腾的景象。  相似文献   

11.
笔者研制的测量器不仅较为圆满地解决了人教版高一化学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反应在同时、同量、同步等同条件下进行的难题;还能比较准确地量出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体积,将教材中的定性实验定量化;同时为下一章中的“气体摩尔体积”教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验证玻—马定律的实验中,我们通常是采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通过拉、压活塞以改变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来进行实验的。该实验的缺陷是:(1)由于活塞与器壁间不是完全密合,所以导致漏气,从而不能满足定律所要求的“一定质量的气体”这一前提条件。当所加压强越大时,漏气也越严重,实验偏差也越大,常常导致实验失败。(2)在活塞与器壁间涂加润滑油,这虽能略为减少漏气,但却又增大了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力。当所加的压力不是很大时(约10N左右),摩擦力的影响也就无法忽略。(3)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变化范…  相似文献   

13.
多功能反应仪是一种环保方便价廉的新型化学实验仪器,用它可以十分方便地做各种有气体生成或参加反应的化学实验。其最大优点是能随反应体系空间大小,随时改变反应容器内部空间大小,在气体体积不断改变时,也可以起到储气作用;能有效地将反应体系和环境空气隔绝,不易泄露反应中的有毒气体。用多功能反应仪做化学实验,不仅容易获得较高纯度的气体产物,还可直接定量显示反应中气体的生成和消耗状况;药品用量少,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微型实验。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船舶柴油机模拟烟气中NO_x的排放,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光催化技术联合。通过实验研究2种技术单独及联合使用时影响NO_x排放的因素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时NO的脱除率随放电电压的增大而提高,随气体流速、NO初始体积分数和O_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降低,该技术对高体积分数NO的脱除更有优势;采用光催化技术时NO的脱除率随紫外灯功率和O_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提高,随气体流速和NO初始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降低,该技术更适合处理低体积分数、低流速气体。在流速1 L/min、O_2体积分数4%、放电电压14 kV、紫外灯功率15 W的工况下,采用联合处理技术时NO的脱除率达65%~75%,脱除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 仪器装置图 (图 1 )图 11 气压表  2 三通塑柱  3 气门阀  4 玻璃管 (管面上有表示气体体积量的刻度线 )  5 活塞  6 杯盖  7 玻璃杯  8 橡皮囊  9 液门阀  10 套筒  11 旋钮装置 12 温度计  13 电热丝  14 接线柱 (两个 )  15 底座2 仪器特点及用途该仪器的关键技术是用一短活塞与其下部管中的气体 (少量 )与液体来共同密闭活塞上部的气体 (研究的对象 ) ,这既确保了研究的气体质量一定 ,又确保了研究的气体不会变成饱和气体 ,从而可视其为理想气体。该仪器对研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控制是利用液压传动原理 ,通过控…  相似文献   

16.
一种能制18种气体的微型装置广西凌云中学陆英麟一仪器具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尖管、塑料滴瓶、铁架台、酒精灯、导管。二装置取一支约10毫升塑料滴瓶,滴瓶咀用橡皮管跟玻璃尖管连接,把玻璃尖管插入单孔橡皮塞,尖管口向下。把带塑料滴瓶的橡皮塞塞入具支试管口...  相似文献   

17.
鸡蛋自动进瓶又出瓶实验的另一种方法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李允义鸡蛋自动进瓶的实验,常见方法是:先把蘸有酒精的棉团(或纸片)点燃,迅速投入广口瓶内,给瓶内空气加热。然后,把剥皮的熟鸡蛋及时堵在瓶口。少时,由于瓶内空气变冷,外部大气压强大于瓶内气体压强,鸡...  相似文献   

18.
贮气瓶是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气体储备装置,广泛应用到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通过反复研究发现,利用废弃的大号可乐瓶等材料制作的简易贮气瓶,使用效果很好,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采用GC-MS等仪器分析手段对北京市各主要品牌的燃油进行质量分析,并建立以静稳天气下单位体积中的污染物日均变化为相对参照标准计算各污染物贡献率的新思路。首先研究机动车尾气各主要污染物(CO、HC、NO2和SO2)在单位体积的日均排放量,然后分别统计北京市两年(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大气中各对应污染物实测的单位体积的日均变化量,再分别计算出汽车尾气对大气各污染物的贡献率。结果如下。1)北京市燃油普遍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硫含量超标,不饱和芳烃含量超标,氮含量偏高(无国标制约)等问题。2)在供暖季,北京市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2和SO2分别占总CO、NO2和SO2排放的30.1%、72.4%和6.6%;在非供暖季,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2和SO2分别占总CO、NO2和SO2排放的53.3%、74.3%和20.3%;北京市汽车HC排放全年平均分担率约为67.8%。研究结果表明,燃油是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的有效治理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指导学生教育实习时 ,我们发现 ,初中化学中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的实验[1 ] ,有些不够完善之处 :(1)预先制备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未进行演示实验时 ,气体颜色已变得较浅 ;用此气体做实验 ,现象不太明显。(2 )气体颜色变的较浅 ,是因为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有如下平衡[2 ] :2NO2红棕色N2 O4 无色两者的含量具有表 1中的关系。表 1温度 ℃ 2 7 50 1 0 0 1 35NO2 % 2 0 4 0 8998 7N2 O4 % 80 60 1 1 1 .3可见 ,二氧化氮经放置后 ,已变成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 ,甚至大部分是四氧化二氮。这时 ,讲瓶中是二氧化氮 ,显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