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2009—2012年我国27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低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研发经费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研发人员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规模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在此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并就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FDI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全球研发顶尖企业和中国大中型企业为对比样本组,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计量模型,分行业检测全球研发顶尖企业和中国大中型企业的R&D投资与销售业绩的贡献。同时比较其他资本投资、人力投资的贡献;结果表明,全球研发顶尖企业的R&D投资对销售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对销售业绩的贡献明显大于其他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中国企业的R&D投资对销售业绩的贡献明显小于劳动力投入;R&D对销售业绩的贡献在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高科技行业显著高于低科技行业。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2001-2009年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也显著提高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但没有显著提高国外技术引进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R&D投资也没有显著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国外技术引进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盛垒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571-1581
外资研发的进入究竟是刺激了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是使得本国企业过分依赖外国的技术从而丧失了自主研发的能力?这在当前的研究过程中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利用37个工业行业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资在华研发活动与我国民族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外资研发的进入是否对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结果显示,行业外资研发的增多对我国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资研发的影响效应呈现出行业的差异性特点,外资研发介入强度高的行业受惠于外资研发的促进作用也越明显。同时,研究也发现,外资研发对内资企业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相对显著,但对国内企业创新投入方面的影响却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主创新是培育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R&D投入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为剖析企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本文以2008—2010年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资本结构对R&D投入强度的影响以及R&D投入对企业成长性与盈利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剖析了政府R&D补贴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R&D投入与资本结构负相关,R&D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性不明显,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显著性影响,政府R&D补贴对企业成长性与盈利能力有负向影响,尽管不显著。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FDI和R&D投入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采集了高技术产业五个子行业2000—2009年面板数据,以C-D函数理论模型为基础,构造技术创新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R&D人力资本投入和FDI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间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引资动机、外资特征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极度压缩过程并迅速显示结果的引资动机导致中国高技术产业FDI的质量普遍偏低.本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生产率模型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内资和外资部门的创新效率及拆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得到:我国内资部门的技术进步增长率较低.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不同质量特征的FDI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得到:低技术数量扩张特征的FDI,通过模仿与竞争渠道对内资部门的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增长率显著负向影响;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特征的FDI,无论通过人力资本流动、还是R&D投入的渠道对内资部门长、短期自主创新效率均不产生显著影响;显著正向影响内资部门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的是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水平、金融支持水平和行业的出口导向、创新特征.因此,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根本途径是强化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开发和完善自主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构建了研发创新活动的双环节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技术对2004—2009年的中国工业行业研发创新双环节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行业研发创新转化效率大于转换效率,但转换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转化效率却出现下滑势头;中国工业研发创新双环节效率存在较大的行业差异,其中转换效率的行业差异在不断扩大,而转化效率的行业差异在不断缩小;企业规模、市场竞争、FDI是促进研发创新双环节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国有产权对研发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仅体现在转化环节,R&D投入对研发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则仅体现在转换环节;国外技术引进有利于行业研发创新转化效率的提升,而对转换效率的改善具有抑制作用;中国工业行业消化吸收能力较弱,但双环节的研发创新活动并未显现FDI逆向技术扩散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业2001~2012年的数据,根据分布滞后(ADL)模型和库伊克模型的思想,以AIC、SC信息准则为标准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研究加入滞后效应考量的情况下,FDI、R&D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着时间累积整体表现出增强趋势,即存在滞后效应,且主要体现为对创新竞争力的正向影响较显著,对核心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始终不明显;R&D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强于FDI且存在滞后效应。中国汽车制造业应积极引导外资流向产业研发机构,提高外资用于创新投入的比例;加大R&D投入,着重依靠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2007-2010年年报披露研发投入数据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1071个观测值为样本,从R&D投入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角度分析企业进行R&D资本化与费用化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对R&D投入会计报告的变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D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选择受到了企业特征的影响。研发强度大、盈利水平低、规模较小、负债水平高、股权分散、研发投入不稳定且处于扭亏临界和高技术行业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将R&D资本化,而那些规模较大,盈利水平高、负债率低、股权相对集中、研发投入稳定的企业则倾向于将R&D费用化。另外,R&D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选择与其系统风险、成长性和收益平滑动机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投资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角度构建模型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考察了国内研发和人力资本吸收要素对该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分别在1992年和1990年达到了国内研发和人力资本的"吸收门槛";长期内,对外直接投资也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中国在1990年达到了国内研发存量的"吸收门槛",而人力资本则未显现"门槛"效应。总体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国内的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2.
运用2000-2016年中国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从垂直(前向、后向)和水平两个维度测算产业间R&D溢出量,考察多维产业间R&D溢出对制造业TFP的影响及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并探讨产业间溢出效应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各类产业间溢出都有助于TFP增长,但产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仍是影响TFP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制约产业间溢出效应,并使其具有非线性特征,食品和烟草制造业等6个低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待提高;分行业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TFP增长主要依靠自身研发存量,行业间R&D溢出没有呈现出良性循环,低技术产业则更多地依赖关联行业的技术进步,而内生创新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3.
吴玉鸣 《科研管理》2015,36(4):118-127
利用中国省域工业面板数据,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研发资本存量,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省域企业、大学研发及产学合作研发投入对工业创新绩效的贡献。结果表明,没有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经典OLS方法获得的估计结果有偏,而考虑空间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修正了经典估计结果;省域工业专利和新产品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依赖性,专利创新存在空间邻近局域集群效应而新产品创新存在空间邻近局域溢出效应,企业研发资本和人力投入对工业创新绩效的贡献显著,但大学研发的影响不明显,产学合作和人力资本的贡献显著,该结论对提升区域工业协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杨武  杨大飞  雷家骕 《科学学研究》2019,37(9):1712-1720
将R&D投入分为资本投入和人员投入,构建资本投入指数和技术创新绩效指数,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资本投入和人员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2006-2015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人员投入和研发机构数量对技术创新绩效均具有促进作用,技术获取及改造呈显著抑制作用。资本投入存在单一门限,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先促进后抑制,人员投入存在双重门限,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先降后升。样本产业普遍过度重视资本投入,投入数量超过门限值,人员投入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朱涛  李君山  朱林染 《科研管理》2022,43(3):201-208
    本文以2016年年底上市满三年的沪深A股科技型企业为对象,从年龄、教育、任期与职称四个维度,分析管理者特征、R&D投入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研究R&D投入在其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认为:(1)管理者人力资本特征中的教育程度、职称、任期以及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显著;(2)管理者的教育程度、任期、职称、与任期异质性、年龄异质性与R&D投入之间影响显著;(3)企业R&D投入是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间的中介变量,管理者的任期、教育程度、职称、任期异质性、年龄异质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通过R&D投入传导的。  相似文献   

16.
FDI、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分别以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产值为产出变量,对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了估算,且从FDI、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方面分析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创新平均效率偏低,效率值为0.464,而研发创新专利成果的市场化水平更低,效率值为0.292;中国研发创新产出的增长主要是R&D经费驱动型的增长;中国研发创新活动不具有规模效应特征;FDI能显著促进研发创新效率改善;人力资本作为一个整体,对效率改善作用不明显,但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力资本部分对创新效率的改善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政府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知识溢出、国际贸易知识溢出、FDI知识溢出以及产权制度改革对高新技术产业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的财政投入和人力资本培育具有积极影响,应该加大政府的科技资源倾斜力度.FDI和国际贸易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也有正面影响,市场化的产权制度改革也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投资强度和专利制度的双重视角,研究了研发投资对于企业业绩如何产生有效影响的重要问题,结果发现:(1)研发投资与企业业绩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在企业拥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下变得更加明显;(2)企业对于自身创新成果的专利保护增强了研发投资对于企业业绩的正面影响;(3)当专利保护的制度环境较差时,研发投资对于企业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这种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