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英语教学也面临更为严格的要求。新课标对教师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关系与地位、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互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根本,师生共同配合完成课堂教学,是对新课标的要求的充分体现。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我们更应针对课堂互动教学的开  相似文献   

2.
文章立足课堂观察,运用《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评价表》,从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语言特征、语言功能和互动特征的有效性对课堂教学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研究发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教师话语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情境创设目的单一,语料输入缺乏真实性;课堂反馈形式单一,教师评价缺乏引导性;课堂交互调整策略单一,师生互动缺乏多样性。据此,本文提出提高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课堂录像对高中英语课堂上师生言语行为进行的矩阵量化分析显示: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言语量高于学生言语量,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比例失衡,教师使用间接影响方式比例低于直接影响方式,课堂互动中学生主动提问发言比率低。为改变这种现状,建议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不断完善课堂互动,激活学生主动思维,增加间接影响方式运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环节顺利衔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手段。随着英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话语对于语言教学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被学界日益关注的课题。本研究通过课堂录音和课后访谈,从语言输入和互动两个角度,对一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目的语使用比例、句法特征、教师话语量、提问方式、反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师课堂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虽然为学习者提供了一定的目的语输入,但太多地使用陈述句;教师话语量明显多于学生话语量,提问与反馈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引发学习者的目的语输出。  相似文献   

5.
采用课堂教学录像分析的方法 ,在获得校级汉语教学(初级综合课)一等奖的教师中随机选取两位教师的教学实录光盘作样本进行个案研究,分别从话语量、话语构成、教师提问、教师反馈和话语模式等方面对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两位汉语教师课堂话语存在教师话语量比重低、讲解性话语少、操练性话语比例高、教师角色多元化、积极性反馈多以及有一些IRFR和IR[I1R1(I2R2)]F的话语结构模式等优点和长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互动教学模式可以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用目标语进行双向交流和意义协商的机会。通过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目前高一英语课堂互动从教师话语量,互动模式和特点以及教师反馈方式等方面做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虽然英语教师已经具备了互动教学的意识,但英语课堂仍存在教师话语量偏多、互动模式以IRF为主、教师的反馈方式过于笼统简单等问题。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认为教师应该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专业水平以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何晓琴 《考试周刊》2024,(19):95-98
新课标为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明确了基本走向和路径,新课标编写的内容要求,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重构高中英语课堂,教师需要深层研读新课标的基本内容,明确新课标引导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重构方向。而后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实现英语课堂的重构,推进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文章基于此点,首先阐述了新课标引领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重构价值,随即分析了新课标引领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重构方向,最后探寻了新课标引领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重构策略。旨在让高中英语课堂能够契合新课标的要求与理念,更好地优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使用《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研究调查量表》对X省8所中学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总体情况良好;中学高级教师互动策略维度自我满意度较高;中学二级教师对自身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自我满意度较低;新入职教师对自身课堂话语有效性的满意度较高。据此,提出了提高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三条建议:一是加大以提高"课堂话语有效性"为主题的英语校本教研力度,充分发挥新入职英语教师的专业优势;二是构建"有效课堂话语研究"学习共同体,激发职业倦怠期教师群体的专业自主意识;三是开展"有效课堂话语"系列课题研究,加强中学高级教师的专业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9.
就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模式和教师话语两个方面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十名高中英语教师展开了课堂现场观察研究,结果显示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主要为启发反馈跟踪(IRF)模式,互动频繁,且成功率高。教师常用问题启动交互,采用意义协商、及时反馈、元语言和体态语等来维护和平衡交互。但互动内容多为语言操练,缺乏真正意义的语言交际,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和习得。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课标的背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从高中英语新课标的颁布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和课后体会阐述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情况,探究新型师生关系,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课堂录音、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方法,对多媒体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话语量、母语及目的语的使用比例、话语内容、提问方式及反馈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仍然是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当前高中的英语课堂,论述了新课标下,值得借鉴与参考课改成功的做法,积极进行"交流——互动"方式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对话教学成为新授课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为揭示当前师生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对湖北省H市某高中英语教师L进行新授课课堂观察。通过对该教师英语课堂师生话语时间比例、问题设置类型和教师对学生回答后的反馈、教师提问方式和学生回答方式等维度的分析,结果表明:高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权仍占主导地位;教师对学生回答缺乏评价;课堂提问方式及回答方式单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录音、录像和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对本地的高中英语课堂的语言交际形式在教师与学生话语量、提问方式、交互调整的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仍然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特点,不利于语言习得,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到来,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英语作为一门新课标内改革的科目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准确把握课堂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本文对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剖析,从而指出应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标及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已越来越受教师的重视,因此,为了更好地创建以生为本的英语教学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努力将新型的互动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让互动、交流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当然,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应用在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后,教师依旧要对其进行评价和反思,努力钻研,对互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给予及时的探讨和分析,以此最大限度地发挥互动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本文将以如何更好地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应用互动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和新课标给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课堂实践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改变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以新课标、新理念指导广大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本理念,如何通过互动教学模式使高中英语课堂焕发活力,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互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讲解者,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高考为指挥棒进行教学,认为这样可以重点突出、增加知识容量,为学生高考奠定基础。但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讲解与无休  相似文献   

19.
以一节某小学一年级《认识整百数》的课堂师生话语实录为例,对教师、学生的话语量所占的比例、话语的表达方式、话语转化及在话语转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揭示课堂教学的话语情境,反思有效师生话语互动的策略,以期促进师生话语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课改在运行中面临着不少挑战与困难,尤其针对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工作。新课标指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就是要让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方式呈现给学生,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与课堂效率,以实现减负减压的目的,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形 式,以达到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目的。教师提高自身对新课标理解的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互动,避免一问到底或教师满堂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