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试论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从质的规定上,科学技术被定性为生产力;从序的规定上,科学技术被定为现代生产力的第一大要素;从地位和作用上,科学技术被定位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从时代划分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定时为知识经济时代;从数学模型分析上,现代生产力等于科学技术与其它要素总和和乘积。  相似文献   

2.
浅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莉娟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9月5日接见捷克总统时谈到:“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初,他去南方时进一步强调:“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初探陈昭锋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一次汇报时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  相似文献   

4.
“科教兴国”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其精髓是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着眼点是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其基本点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温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刘双月,王冬桦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理论。这一理论是正确认识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指导思想,是我党制定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志的生产力,从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生产力到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力中,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因此,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生产力可言,而没有教育,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广和应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依赖于教育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教育都担负着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重要任务:为国家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劳动者是首要的因素”是不矛盾的。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仅是相对于部分劳动者而言,而不是相对于所有劳动者而言。劳动者可分为科技劳动者和非科技劳动者。科学技术相对于非科技劳动者而言是第一生产力。其次,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科技”书记张克言芮城县学张乡斜口村有一条科技兴农学府街。大街上坐北向南依次排列着村农技校,小学校、幼儿园、村委会和党支部,还有专供农业生产资料的供销社,两边的白灰墙上刷着“科技兴农,教育先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富,学技术”、“进校学...  相似文献   

9.
略论办教育与交朋友刘童心众所周知,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不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行,因为经济是基础。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科学技术不行,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掌握和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办好教育不行,因为教育是“生产”科学技术的“工厂”和基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证了“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的“第一”,而不是目前认为的“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马克思所论及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如科学)”,是精神生产力,是诸多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统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脑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论文的第二、三部分,论证了“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第一”。“第一生产力”同马克思所说的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一脉相承。恩格斯指出,作为重要生产因素的人的劳动,不应只看作是肉体劳动,还应包括精神活动及其产物——科学技术在内。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研究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再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中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阐明了现代科技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第一位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大...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徐书生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多次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特别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因而在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反响,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对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一命题,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就迄今见诸各报刊杂志的部分学术文章和有关报道加以整理,综述如下。一、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这方面讨论集中干下列三点上:1.“科学技术”概念的外延。2.科学技术是不是直接生产力?3.对“第一”如何理解? 1.如何确立“科学技术”一词的外延?一种观点认为只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目前很多人仍直接或隐含地采用这个定义。但也有相当多的同志认为管理科学与决策科学(有人称“软科学”,其范围更广、更模糊一些)亦应包含在“科学技术”之内,也是第一生产力。更进一步,有人提出社会科学也要包含在内。钱学森认为“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  相似文献   

15.
199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总结了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科教兴国”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在谈到资本的发展时,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他说:“另一种不需要资本家花钱的生产力是科学力量”,“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  相似文献   

16.
从比较研究的笔视角,将列宁关于“全俄电气化”的思想与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邓小平的理论发展了列宁的思想:(1)邓小平认识问题起点的层次更高;(2)邓小平的理论更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3)邓小平的理论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李国俊,解恩泽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学说和科学技术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科学技术在世界生产力发展中所占有特殊地位的明确肯定,而且也是对我国40多年来社会...  相似文献   

18.
明廷华 《职教论坛》2007,(8X):63-64
新加坡“教学工厂”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思想,它以学校为本位,其突出特点是融理论于实践中,融教学环境于企业环境中,融专业教学于行业要求中,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最为典型。新加坡“教学工厂”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是: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弹性学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一些三段论的中项是不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进行讨论,指出如果承认某些错误三段论的中项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就不应该把普遍概念“工厂”“学校”“森林”当集合概念;如果把普遍概念“工厂”“学校”“森林”当集合概念,就不能说这些错误三段论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而只能说是普遍集合概念与单独集合概念相混淆;并认为前者较妥。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抓科技的同时必须抓教育,重视智力投资和人才培养,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有赖于教育带来的发展。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教育是科技对社会经济推动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