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题材儿童小说从不同侧面表现中国乡村的时代变迁和乡土童年图景,众多知名作家投入到乡村题材儿童小说的创作中,现实型、回忆型、幻想型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共同书写着乡村童年的多彩景观。儿童小说内容上对乡土中国变迁的关注、出版政策与评奖的扶持与激励、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推介、乡村儿童的阅读期待,是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热形成的重要原因。乡村题材儿童小说需坚守儿童本位的出版理念,打造原创出版精品,通过创作、出版、推广的协同合作,推动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付艳丽 《出版广角》2015,(8):127-128
《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小说大量描述了东北边陲独特的乡村民俗风情.该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广为流传.本文就《呼兰河传》英译本中的民俗翻译问题进行探讨,从翻译的视角,研究如何进行民俗文化翻译,传播中国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3.
李达 《新闻爱好者》2011,(22):150-151
本文选取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马烽的《结婚现场会》两篇小说为解读文本,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为理论支点,分析两位同为"山药蛋派"代表作家的两篇作品在选材、叙事和主题等方面所表现的异同,从而揭示作家在文艺观念和理论主张上的重大区别,并进一步探讨形成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达 《新闻爱好者》2011,(11):150-151
本文选取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马烽的《结婚现场会》两篇小说为解读文本,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为理论支点,分析两位同为“山药蛋派”代表作家的两篇作品在选材、叙事和主题等方面所表现的异同.从而揭示作家在文艺观念和理论主张上的重大区别,并进一步探讨形成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国文先生近年来散文创作颇丰,从广为人知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到《中国文人的活法》,已经出版了多部作品。《李国文千字文》是他近年来创作的散文创作精华的汇集。这"千字文"不是一种新创文体,与历史上的《千字文》也没关系,只是适应现代报刊而兴起的以篇幅命名的文章类型,  相似文献   

6.
郭鹏 《兰台世界》2015,(8):153-154
中国古代民众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以莲为主题,创作出大量蕴含丰富内涵和多彩意象的艺术作品。南朝和唐朝是采莲曲创作最为活跃的时代,文章通过对两个时代采莲曲异同点的分析,揭示了两代采莲曲在继承中发展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阅读疗愈的视角,观照了具有医生及心理咨询执业资格的当代知名女作家毕淑敏的有关小说、散文,探究其创作在文学欣赏价值之外的心神疗愈价值.认为毕淑敏语言平实、感情温厚、思想进取的创作风格,加上多年行医及心理咨询的独特专业素养,使其作品对于读者而言,具有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的独特阅读疗愈价值,她无愧于"文学心理疗愈师"及"...  相似文献   

8.
代维利 《声屏世界》2016,(10):39-40
电视散文把文学与电视相结合,它改变了散文原有的文学形态呈现方式,以优美的语言、 隽永的意境、 精湛的音画和丰富的内涵给亮丽缤纷的荧屏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本文以近年来笔者主创的电视散文作品为例从四个方面对其创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邵静怡 《视听》2022,(3):37-39
在乡村居民主观传播和乡村文化建设客观推动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短视频成为乡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形成了反映乡村振兴的媒介景观.乡村居民是短视频内容的重要创作主体,他们大多基于乡村景观、技能展现和情感传递三个方面,制作出极具乡村特色且风格多样的文化作品.乡土文化短视频的传播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内容浅层化、追逐流量而忽视质量等困...  相似文献   

10.
牛光夏 《现代传播》2017,(11):98-101
禀持纪实理念和纪录片人的社会责任感,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纪实影像对社会转型期乡土中国的书写,真实记录了乡土中国亦喜亦忧的现实状况,生动而直观地反映了乡土中国的现实图景,记录了比人们刻板成见中更为丰富立体的农民形象,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变迁留下了鲜活的影像注脚。从民族文化主题统摄下乡土人情初露端倪、平民意识和纪实主义大旗下展示多姿乡村、于时间积淀中呈现剧烈变迁成为纪实影像观照乡土中国的三个人文视角。  相似文献   

11.
徐迟先生是诗人、作家,也是编辑家.他的文学编辑生涯,在30年代就开始了.但他主要是以创作名世,老的说法,是编辑之名为文名所掩了.作为诗人和作家,他的60年的创作生涯,为我们的文坛奉献了近1000万字的作品,包括诗、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音乐评论、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传记等体裁.这些作品已编辑成《徐迟文集》12卷,文学史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乡村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乡村为主题或以乡村为背景的艺术是中国艺术长河中一朵绚丽的浪花。”我们对地理乃至对民族国家的判断和认识,从来都是依赖媒介(文学的新闻的,图像的等等)的描述。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乡村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或背景.更呈现出多种表现形态。在电视剧作品中,两类乡村景观呈现出的空间意象颇值得回味和研究。其一,城市化的乡村自然景观。展示乡村的美景如幻如画,以此表现乡村在国家对农新政策下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二,作为精神家园的乡村人文景观。展示乡村人情的醇厚和民风的美好,表现基于乡土的纯洁质朴和谐的人际关系。”媒介地理学就是以人类与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既研究人与自然和媒介的相互关系,也研究人之间和媒介之间的空间关系。”。本文拟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对当今电视剧的乡村书写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讲中国故事、服务于当下中国的时代要求下,众多主旋律的纪录片作品被创作出来,《航拍中国》便是其中一部.作为由中央电视台投资制作的以航拍为唯一拍摄手法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上映之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文章从《航拍中国》的创作出发,分析了作品的时代意义以及其在纪录片方法领域的探索,由此指出作品对当下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孙顺华  唐芳 《出版广角》2021,(18):16-19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乡村文化,有乡愁式、乡建式、乡土式三种叙事类型.乡愁式叙事借助乡愁文学的情感基础,反思城市化弊病,突出以传统伦理道德凝聚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的主题;乡建式叙事面向未来,以对乡村的现代化憧憬为基调,通过讲述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突出现代化功能与乡村文化传统相结合的美丽乡村主题;乡土式叙事直面现实,以务实理性为基调,借助田野调查的方法,讲述贯通历史与现实的乡村庸常故事,突出针对乡村现实的打基础、保底线普惠主题.三种叙事视角虽然不同,但均在高度组织化的国家政策和体制框架之下,反映复杂多样的新乡村文化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15.
刘彦池 《大观周刊》2011,(37):21-21
中国古典小说与西方传统小说,由于文化土壤不同,在结构艺术上呈现不同的特征。中国古典小说深受党史传文学的影响,而西方传统小说受神话与史诗的影响,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同,使得中西小说在创作上有各自的特点。本文试从叙事视角出发,对中西小说之间的这种异同做出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亦舒的小说往往以特有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独立自强、追求本真的现代都市女性形象,近期热映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正是由亦舒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文章以这部作品为例,探寻小说的影视剧改编的规律和方法,总结得出叙事造型化,主题体现时代特征,情节和人物的设定既要符合影视剧创作的规律,又要贴合实际,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作为现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其作品可谓对现代文坛影响深远,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学爱好者.他在散文与小说领域成绩斐然,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贾平凹的四十年散文精选《自在独行》.文章通过仔细研读和品味《自在独行》,寻找作者要诠释的独行世界,感受作者如何研磨孤独,收获自在.  相似文献   

18.
韩雯雯  张琳 《视听》2024,(1):126-129
“三农”短视频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农民为创作主体,以农业生产、文化生产、原生态风景、农村生活为主要拍摄内容,展现质朴真实的乡村环境与中国乡土文化变迁的短视频类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三农”短视频成为推动乡村群体进入大众文化场域的重要媒介,借助“三农”短视频,中国乡村民间生活的可见性被激活。在自媒体环境下,“三农”短视频创作者主动探寻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契合的审美表达,以乡村为文化场域,积极参与到城乡空间释义和大众话语赋意的媒介嬗变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成了从“土味文化”狂欢到新时代“新农人”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9.
孙大为  孙楠 《兰台世界》2013,(19):109-110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先生具有崇高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他的短篇小说创造的。老舍是中国20世纪优秀的人民艺术家,同时还是一位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现代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部作品,其中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作品广为人们所熟知。同时,老舍作品的文学翻译成就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老舍先生是中国历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1903-1988),中国著名的文学家。20世纪2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30年代创作最丰,主要是小说和散文。他对图书评论也比较重视,写过一批有影响的书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