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的采纳程度,优化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的编写技巧与发送方式,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以详尽可能性模型和信息采纳理论为基础,结合微信公众号推广文章的特点,构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和观测变量,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外围路径因素中的标题趣味性、推文发送位置、内容突出程度和中心路径因素中的内容趣味性、推荐力度、图书获取途径均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外围路径因素的影响大于中心路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增强现实技术作为新兴信息技术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增强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国际相关研究对于提升我国的增强现实产业发展和指导图情学科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对增强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国际研究进展进行起源和发展脉络分析和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并对未来图情领域在此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洞察和分析。[结果/结论]增强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研究热点所涉及的信息行为包括信息采纳行为、信息接受行为和信息交互行为。增强现实环境下图情领域的研究未来可从用户基于不同场景的交互体验、增强现实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增强现实对图书阅读方式的革新3个领域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黄检文 《出版广角》2016,(22):61-62
近年来,女性阅读市场日益成为各大出版企业关注的重点.在女性图书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跟风出版、内容缺乏深度和出版媒介单一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微信作为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媒体之一,其公众号内容推送的精准性,用户对公众号的依赖性等,使得微信公众号在女性图书出版营销市场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当下热门的图书出版公众号为例,并结合女性阅读的行为特征、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化分销特点等,与出版同人探讨微信公众号在女性图书出版营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与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图书漂流活动对公众阅读行为的影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祖逵 《图书馆论坛》2006,26(5):63-64,50
图书漂流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读书形式,以其新颖的图书流通方式,自由的读者交流途径,将对公众的阅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AR少儿图书是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传统媒体少儿图书的一种新型出版物,与VR电子书存在区别.AR少儿图书具有能增强儿童对图书内容的理解、记忆,加强团队合作和学习积极性等优势,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有效设计数字化可视少儿图书内容、数字化可听少儿图书内容、智能人机交互、可个性化阅读体验等创新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作为科技新秀的增强现实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亦进军于传统出版领域,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应时而生.然而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却因增强现实技术的介入而在多环节具有著作权侵权风险.但我国现行著作权制度并不能对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著作权侵权风险做出自洽性解释.应以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为契机,对我国著作权制度中作者权利体系及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做出完善,以促进增强现实技术稳步前进,保障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产业由于竞争主体的性质多元化、数量巨量化,加上经营产品的运营思路上的相互模仿、创新力的下降、图书定价的逐年上扬、国民阅读行为的变化及公众阅读消费的走低等各种因素,造成了整个中国书业市场的不景气,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常出现的"瓶颈现象".  相似文献   

8.
洪芳林 《图书馆》2021,(1):77-83
图书馆建筑空间建设应该以促进读者阅读为规划设计的核心原则,以推动全民阅读事业发展和适应阅读推广工作要求。图书馆“空间促进阅读”这一新命题的多元学科视野有认知神经科学、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行为决策理论和图书情报科学;已有的现实基础包括有关图书馆空间促进阅读的政策指南与空间规划设计实践、相关的研讨会议和多项有关的基金项目的支撑。研究中的5个主要学科及其领域内的相关理论,以及图书馆界已有的各种现实条件为这一议题提供了必要的发展基础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图书交流平台是读者自由讨论的重要渠道,读者通过图书交流平台能够实现知识的有效沟通,提升对图书馆的认可度。阅读推广是将图书资源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传播给公众,让他们以科学的手段进行阅读,全方位提升公众的阅读能力和个人水平,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文章立足于搭建图书交流平台提升阅读推广效率的实践探索,以期有效提升读者的阅读水平,全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0.
增强现实出版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新方向,与传统出版物相比,其更易为用户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文章重点探讨了沉浸阅读产生的条件,并从多感官刺激、交互式挑战、叙事模式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进行增强现实出版物设计研究,认为出版企业应加强对增强现实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以沉浸视角来设计增强现实出版物,提高用户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增强现实出版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新方向,与传统出版物相比,其更易为用户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文章重点探讨了沉浸阅读产生的条件,并从多感官刺激、交互式挑战、叙事模式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进行增强现实出版物设计研究,认为出版企业应加强对增强现实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以沉浸视角来设计增强现实出版物,提高用户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史的研究范畴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向社会思潮及变革的方向拓展,以期解读其阅读对思想行为的影响。本文以汉末魏初曹操的阅读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个体阅读活动的考察,窥视其思想行为的知识来源,发现阅读活动对个体性格、观念、行为等的种种影响,同时可以反映特定时代图书与读者思想行为的互动行为。  相似文献   

13.
季丹  郭政  李武 《图书馆论坛》2020,(5):116-122
社会化阅读的普及对公众的阅读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社会化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微信阅读APP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5名用户的问卷调查,结合结构方程法,从临场感、感知控制、交互响应性3个维度探讨影响公众社会化阅读心流体验的因素;基于心流理论构建公众社会化阅读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为社交媒体背景下更好地实现用户的社会化阅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图书漂流及其对图书馆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蔡红 《图书馆建设》2006,(6):99-101
本文介绍了图书漂流这种时尚的阅读方式的实现流程及它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影响图书漂流的因素,在当前阅读危机的现实面前,图书漂流对图书馆在阅读方式的创新、与读者的交流和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对图书产品的阅读行为更多地表现为阅读的消费特征,即图书交易是全社会图书阅读的基础,对 于社会个体而言,是实现图书交易如购买等付费行为后才 能发生阅读的精神消费。因此,这种阅读的精神消费既具 有商品社会的共性,又具有完全不同于其他消费行为的特 殊性,具体表  相似文献   

16.
一、繁荣科普出版的前提是建设科普创作队伍2001年,中国科协公布的中国公众具备科学文化素质的比例是14‰,即每千人中只有14人具备基本科学文化素质。这个数据是美国的1/23,欧盟的1/15,可见我国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而科普图书正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愿望正在增强,人们渴望阅读更多的科普图书。由此可见,我国必将迎来科普图书出版事业的一片繁荣。近年来,科学普及事业已从“科学普及”(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阶…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夺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消息引爆了微信朋友圈.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微信公众号,第一次成为了少儿图书事件营销的主要平台.本研究通过对比11家出版社和3位阅读推广人的微信公众号利用曹文轩获奖事件进行的营销实践,分析少儿图书在公众平台上营销的特点与经验,及其对出版社公众号运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全民阅读"活动的兴起,引领了一阵读书热潮,但如今的社会已经不满足于传统读书方式,AR等数字技术与图书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型读物——AR图书。文章详细阐述了AR图书助力全民阅读的五个方面——"虚拟+现实"体验式阅读、实时互动式阅读、从"源头"助力全民阅读、提供与时俱进的阅读内容、符合读者购买意愿,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AR图书未来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苏南地区的常州市武进区、昆山市和江阴市手机移动阅读的公众使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手机移动阅读的公众使用行为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推广手机移动阅读、提升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数字阅读的不断发展,增强现实技术(AR)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数字阅读之中,并被用来优化阅读体验。本文从产品的角度,对"扫码式"增强现实技术的两种不同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具体从市场情况、用户需求、产品功能、用户体验和内容资源五个维度上分析点读笔和报纸"魔码",并对移动数字阅读中增强现实技术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