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著名的教育学术团体之一。1921年12月23日在北京成立,其实,“直到十一年(1922年)四月才在京设总事务所进行一切”。它由实际教育调查社、新教育共进社及新教育编辑社(又称新教育杂志社)合并而成。其中新教育共进社系1919年1月由江苏省教育会、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南学校及中华职业教育社(后又加入南开大学、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上海高等工业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2.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13年入香港大学就读,后到美国耶鲁大学主攻政治经济学获学士学位。1919年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学且获硕士学位。晏阳初自大学毕业后就立志献身平民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 Ⅱ辛亥革命以后北京地区的图书馆事业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朝皇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民国以后,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在中国逐渐盛行。不少人认为,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加强民治与科学。而要解决民治问题,就要开展平民教育和科学教育,这样才能振兴中国。所以辛亥革命以后平民教育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民国以后,蔡元培(孑民)先生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一生提倡民主与科学,支持和  相似文献   

4.
梁怡 《历史档案》2005,(3):131-134
一约翰·拉贝(JohnH.D.Rabe)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09年到中国。南京大屠杀期间,他任西门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经理。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二十几位外国人,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被推举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们在当时极其危险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四处奔走呼号,奋力保护中国难民。当时的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甚至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园里,也挤进了600多名受到保护的中国难民。他有“南京的辛德勒”1的美誉。在他1937年9月19日至1938年2月26日撰写的2460页《敌机飞临南京》(FeindlicheFlieg…  相似文献   

5.
靳颖 《兰台世界》2017,(7):81-83
平民教育思想是"救亡图存"历史社会现实中民众追求国家独立富强的时代产物,是"教育救国论"在20世纪的延续。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是民国时期教育体系的创新,它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平民教育的根本宗旨,以"三种方式、四大教育"为平民教育的基本模式,以乡村改造运动的十大信条为平民教育的指导原理。  相似文献   

6.
脱困与图书馆的泛平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能力贫困和知识贫困的分析 ,认为图书馆的泛平民教育是使贫困者脱离贫困的途径之一 ,并对平民教育、泛平民教育的内容、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7.
胡彬夏(1888—1931),江苏无锡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以优异成绩成为我国首批四位赴美留学女性之一。1915年,她应商务印书馆之请任《妇女杂志》主编。1917年,和丈夫朱庭祺参与黄炎培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1920年,胡彬夏创办上海妇女会,次年任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首任会长,不久组织发起上海女权运动同盟会。1928年,与  相似文献   

8.
1922年6月15日,由陕北在天津的进步学生组织‘陕北教育促进会’(后改为陕北改进社)天津分会创办的《促进》出版。谢子长、白超然任主编。陕北教育促进会天津分会1922年5月1日成立后,就开始实行促进教育的事情,当时唯一的方法就是组织服务部,在各地开展通俗演讲及改良学校的工作。还组织了出版部,以图补救。第一期的《促进》报由会员自由捐资。《促进》负陕北文化先驱责任,谋陕北教育的发展,为提高一般平民的知识水准、促进社会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服务。到1924年其宗旨已趋向于多方向,即凡旧社会的教育、实业,以及一切风俗、礼教——如妇女、婚姻、家庭、劳工等不合于时代精神的,皆在该报鼓动的改革之中。一句话,就是‘扫除黑暗,建设文明’八个大字。  相似文献   

9.
朱履先,江苏泰兴黄桥人,1884年6月6日生,1959年4月7日在南京逝世。他于清末留学于日本士官学校,在日本求学期间结识孙中山先生,同时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在南京清军新军九镇三十四标任管带,参加辛亥革命,在南京发动秣陵关起义。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任命朱履先为陆军二师中将师长兼南京城防司令。辛亥革命后国民党成立,朱履先转入国民党,并任南京讲武堂堂长,后参加二次革命、反张勋复辟。抗战初期,朱履先曾受蒋介石之聘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与新图书馆运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陶行知的实用主义知识论、工具主义的图书论是新图书馆运动的学理资源。他认为图书馆的生命在于为民众教育服务。他为创设中华图书馆协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领导创办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教育图书馆;发展了"平民读书处"这种重要的民众教育形式,对图书馆开展民众辅导具有很大启发作用。陶行知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活动证明他是新图书馆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11.
1984年10月10日,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在南京中山陵园正式宣告成立。 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是由南京地区民国史研究工作者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它的宗旨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百家争鸣的方针从事民国史研究;  相似文献   

12.
晏阳初在推行平民教育过程中利用并建设图书馆,无形中把图书馆服务平民的思想传播到贫穷落后散漫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使图书馆在平民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晏阳初推行的平民教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璜 《传媒观察》2004,(10):52-53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播了全新的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优秀的业绩创造了电视新闻的神话,平民视角的新闻节目伴随着主持人的光头形象深入人心。《南京零距离》创造了新闻节目的品牌,平民视角的新闻引来众多效仿者,仅南京地区此类新闻节目就  相似文献   

14.
封面人物     
周跃敏,1958年7月出生,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高级编辑,研究生学历。1982年南京师范学院新闻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新华日报社任记者;1985年参与筹办《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15.
地处辽宁省东北部山区的偏僻小县西丰县,早在五四运动后的第二年,就在当时奉天省(今辽宁省)各县当中,首先创办了第一所平民夜校,首开奉天省民众教育之先河,很值得一记。  相似文献   

16.
彭秀良 《档案天地》2010,(12):22-24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大小小的实验区不下一百处.著名的有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今天的河北省定州市)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及陶行知的南京晓庄师范。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图书馆的理念注定了它是平民教育的学校。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民众对大学图书馆知识的渴望必然促使其向公众开放。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有益尝试也值得我们广为借鉴,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图书馆平民教育之路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夏蓓 《中国档案》2015,(9):17-17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并施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屠城暴行,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日军在进行大规模屠杀的同时,还不断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奴役、迫害南京平民。不仅到处奸淫掳掠,还对交通、工厂、医院、学校等进行破坏,南京平民在日军暴行下艰难度日,南京城成为一座死城、血城。南京大屠杀案成为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爬梳历史,详细介绍了晏阳初为平民教育奔走忙碌的一生,并通过解读其平民教育理论内容和特点,总结出其理论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抗战爆发,国民党政府在中共的强烈呼吁下将关押了五年的陈独秀从南京监狱提前释放。此时的陈独秀已是家破人亡——乔年、延年壮烈牺牲后,他的前两任妻子高晓岚、高君曼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