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因特网的发展对中国新闻传媒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源于网上消息的新闻报道也日渐增多,到目前为止,互联网作为除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趋势已基本成型。第四媒体的兴起,实际上反映了新闻传媒外延的扩大和媒介种类的增多。国内新闻界的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和手段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传播量猛增。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可谓独领风骚数百年。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相继问世以后,报纸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犹如三足鼎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因特网已跻身于新闻传播行业之中,逐渐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第四媒体。就连世界著名的许多纸质媒体也都纷纷上网发行,借助网络扩大自己的受众。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网上媒体发展迅猛,其品牌竞争激烈已初露端倪。可以预见,在21世纪,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媒体之间的品牌竞争会更趋白热化。一、20世纪网上媒体品牌的发展本文所谈的网上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其主要成分是三部分:一是传统大众传媒即报纸、广播、电视的网络版,这是目前网上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是一些没有纸质报刊母体,直接在网上发行的出版物,如旅美中国留学生1991年4月创办的世界上第一家全球性的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即属于这一类;三是具备媒体的部分功能的提供资讯服务的网站,…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互联网一经登陆中国,便以强势媒体的姿态出现,发展势头迅猛,社会影响广泛。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从此,互联网有了与广播、电视和报纸三大传统媒体相平等的大众传媒地位。到2  相似文献   

5.
报纸曾经是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即使在电视普及、因特网盛行的今天,报纸的影响力也依然不容小看.当然为了迎接电子媒体的不断挑战,印刷媒体报纸正在努力提升信息质量,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催生新的电视栏目样态。互联网与电视媒体的主要竞争之一,体现在新闻资源和受众的争夺上。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通过报纸获取信息:50-70年代人们靠报纸、广播获取信息:80年代以后,电视媒体以其生动、真实、现场感强的优势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王淑兰 《新闻知识》2004,(12):33-35
我国大众传播媒体由印刷——报纸、杂志扩展到电波——广播、电视、因特网,已经从资源紧缺发展到资源极大丰富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压缩技术的出现及普及,全国近百套卫星电视频道赫然在目,报纸也从几十家发展到数千家了。  相似文献   

8.
媒体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着重要影响。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在20世纪的传播当中占据着主流地位,这些传统媒体传播群众的声音,具有不可代替的时代性。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数字化的逐步发展,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移动电视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相互碰撞并产生了融合,融媒体电视新闻便在这种传播背景下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使新兴媒体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曾经兼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正在逐渐失去传媒优势,信息传播滞后、反馈不及时、公信力日益下降等劣势逐步显现。如何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传播渠道融合,向受众展现传统媒体的独特魅力,是当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微波到卫星互联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如日中天的时候。然而,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电视业的人士感受到了愈来愈强烈的挑战、威胁和困惑: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会不会取代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兴起之际,电视向何处去?我认为,面临世纪之交的新形势,面临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视工作者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革新,互联网、视频、广播等新媒体的广泛兴起,传统报纸媒体受到严重冲击。基于此,从传统报纸发展现状出发,探寻传统报纸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杨蕾 《记者摇篮》2012,(11):27-28
一、网络舆论的影响力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总是欣喜于在网络上能够找到一切,相对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人们更愿意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以异军突起之势,强势地抢占了传统主流媒体的受众市场,独领风骚。同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互联网借助其技术方面的优势,参与突发事件的报道、关注民间声音,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重要窗口,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引发了新闻领域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发生在信息传播界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就是网络媒体的兴起与繁荣。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的年会上,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被正式确认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美国的传媒专家小鲁道夫·恩里克曾就全球范围内不同媒介从出现到形成5000万受众规模的历程做过一番比较:广播用了38年,电视13年,有线电视10年,而因特网仅仅用了短短的5年。面对如此状况,不少人都预言:电视在20世纪被网络所取代。然而,至今电视及其所播  相似文献   

15.
报纸被称之为传统媒体,恐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兴起之后,报纸就被"传统"过;20世纪4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报纸再一次被"传统";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勃兴,新媒体出现,这一回,报纸第三次被"传统".分析包括报纸在内的这些媒体的特点,不难发现:报纸是文图的传播;广播是声音的传播;电视是声像的传播;而所谓的新媒体,是以上传播内容的总和.正因为新媒体具有这一特点,近年来,报人们才有了一个普遍的感觉:狼来了!  相似文献   

16.
唐建军 《新闻界》2003,(1):39-41
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和广播评论一样,经历了一个不会“自己走路”,依赖报刊评论,到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电视新闻评论之路,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电视出现到文革结束。由于受技术条件和极左思潮的影响,“报纸言论可以代替广播电视言论”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依赖报刊、新华社的评论稿,以口播形式播出,毫无电视传播特色,只是文字评论稿件的口播形态。它采用了报纸的思维模式、广播的播发特点,融合了电视播…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报纸传递的信息,如潮水一样向人们涌来。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读报再也不是人们接受信息的最主要的或惟一的渠道了。受众对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对媒体的选择日益多元化,对信息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日趋多元化。信息源的发散性、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信息价值的易碎性,使得单一媒体用单一方式在单一时间里传播单一信息的状况已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8.
李泠 《新闻爱好者》2003,(11):44-4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在我国开始兴起,并迅速得到普及。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人们便给它一个与广播、电视和报纸相并列的称号:第四媒体。第四媒体以强大的信息传递力量冲击着其他媒体,尤其是报纸,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和危机。对此,人民日报社的人民网在2000年率先建成运行后,各省市和各地市媒体也纷纷建立新闻网站或报纸电子版。可以说,在互联网上,各家地方新闻网站形成了一支网上新闻劲旅,构成了一道具有中国特色的壮丽景观。然而,互联网毕竟是信息时代的高科技产物,它的功能和它的操作都应与信息时代的各种发展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惊人,因特网已逐渐成为新的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新兴媒体的出现,给本来就在报纸和电视夹缝中生存的广播带来更大的压力,但也为广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伺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成为广播人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贾影彪 《新闻窗》2009,(3):108-109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工具的出现。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兴媒体互联网被称为四大媒介。而手机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包括传播迅速及时,传播面广,反馈神速,传播信息不受时空限制,传播行为个性化而逐渐被业界认同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