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总是喜欢给某一年冠以当年最风靡事物的名称。例如,美国人说,2004年是博客年。而国内有人则说,“2005年被公认为博客的大众化元年,是全球互联网及博客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最近看资料,发现有人把2006年叫做中国的电子刊物年。而2007年被称为什么年?好像没注意到!而这2008年,在笔者看来,除了是北京奥运年之外,还是个无线城市年。  相似文献   

2.
一、博客与基础课教学博客(Blog)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方式,已被大学生群体广泛地接受和青睐。2003年,我国高校教师之中首次有人将博客应用于教学。2006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博客。北方工业大学则于2006年  相似文献   

3.
关于Blog,有人认为是个人网站,有人说是个人日记。其实Blog是WeBlog的简称,翻译成“网络日志”.简称“网志”。写网志的人被称为博客(Blogger)。  相似文献   

4.
目前,博客(Do you blog)这种新的网络写作形式已经走进了教师的生活,其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为每一位普通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博客成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在此,笔者就以个人写博客的体会谈谈写教育博客的好处。一、展示自我,提高素质博客是一个新生事物,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接纳有人拒绝,但博客发展至今。可以说正越来越显示出其无穷的魅力,它已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写博客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毛德明 《生物学教学》2005,30(12):31-32
关于blog,有人认为是个人网站,有人说是个人日记。其实blog是Weblog的简称,翻译成“网络日志”,简称“网志”。写网志的人被称为博客(Blogger)。  相似文献   

6.
正写博,究竟为什么?是为了应景,还是为了需要?是为了出名,还是为了交流?是为了排遣,还是为了思考?是为了跟风,还是为了关怀?也许,博客的功能远不止这些。有人说,博客是玩的。我觉得很有道理。玩,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生命趣味。博客,对学校而言,意义究竟在哪里?我是因为自己赋闲而写博客,渐渐就上了瘾,一发而不可收。我们要  相似文献   

7.
博客一词的创始人是方兴东先生, 博客是blog的谐音, 有人谐趣:博客,是不是博士客人? 许多老师都有博客。  相似文献   

8.
发断奇案     
拿破仑死因之谜
  1821年,被流放在圣赫勒拿岛的法国军队统帅拿破仑离奇死亡。关于拿破仑之死,一直是个谜。有人说他死于胃病;有人说他死于癌症;有人说他死于一种热带病;还有人说他是被人毒死的……  相似文献   

9.
卑微的承诺     
20214年3月10日晴记得有人曾说会一辈子记住我,可一转身别离,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再相遇,竟成了陌路人。记得有人曾说我给他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可没过完那个夏季,又有了另一段刻骨铭心。记得有人曾说要陪我去同一个地方,可当离别来的时候,我被往东拉,而你被往西扯。  相似文献   

10.
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又一种网络交流方式,被称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中国目前拥有超亿用户.作为一种有效学习和知识管理工具,博客受到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各层次各学科的教学都有人在尝试.在大学写作教学中策略应用博客更能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赵浦伊 《红领巾》2011,(6):32-32
什么是快乐?有人说,快乐是夏天的一只冰激凌;有人说,快乐是冬天的一杯暖茶;也有人说,快乐是老师的一句表扬,是妈妈一束鼓励的眼光……快乐有很多种,而我认为,被别人信任,也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12.
博客化生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敏 《大学时代》2005,(2):8-13
2003年某日,一名木氏女子,在其网络日志上发出个人性爱日记《遗情书》。一时间,博客和网络色情批评成为媒体关注的风暴眼。而此前,众多国人对博客尚一无所知。今天,“博客”一词已被套用到“你吃饭了吗”的句式中;打开Google键入该词,点击搜索项,立即跳出994,000条结果;数据显示,全球博客人数逼近1000万,我国活跃的博客已在1万左右,其中,在校大学生占到不小比例……不难想象,博客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关联。这个舶来力量于2002年下半年着陆中国后,在国内渐渐翻滚起浪潮。2003年的王吉鹏互联网反黄事件和木子美事件,使博客得以进入平民视线。在“自由、开放、共享”的博客精神感召下,博客大军越来越壮大。有人断言,博客在颠覆传统媒介的同时,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时下博客文体、博客行为和博客思想,正悄无声息地进驻人们的生活,渗透着全新的人文精神。一个“博客化生存”的时代,已崭露曙光。  相似文献   

13.
正博客是2004年各大搜索引擎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之一,同时博客也被众多机构和媒体评为2004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到底什么是博客(blog),网络上的答案不一,比喻也相当多,如"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人工搜索引擎""专家过滤器"……比较简单地说:博客即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  相似文献   

14.
“博客”,是英文“blog”的音译,“网络日记”的意思。从2005年开始,博客就以惊人的速度闯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到了今年,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如火如荼的态势。有人这样形容:“博客是一阵风,一场雨,风来文字就来,雨来情绪就来,有风雨就有博客。博客是一片林子,一个山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山头多了到处都是大王。”把握  相似文献   

15.
说说博客     
每天都听人在说博客,究竟什么是博客呀?什么是博客Blog全名为Weblog,意思是"网络日志",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16.
博客需不需要“看门人”?这似乎不是个问题,却又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说它不是个问题,是因为自博客问世后,使得信息发布权不再仅仅掌握在一小部分媒体人手中,博客将话语权赋予了广大平民。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方便快速地建立自己的网上空间,以任何形式发表任何内容的信息供所有人共享与交流,没有中间环节,也不受任何控制。也正是因为这样,博客才拥有了蓬勃的生命力。有人说,世界上每四十秒就有一个人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有统计显示,从2005年3月以来,全球博客的数量已经增加了3倍。  相似文献   

17.
面孔     
《青年教师》2010,(7):5-5
德国男子在广西支教10年可能因不具资格离开 据《都市时报》报道,有网友发帖称,今年32岁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的博客被广西有关部门要求关闭.而这位被网友称为“洋雷锋”的老外,也可能因为“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离开中国。不过卢安克在其博客的关闭声明中说,这是一个“完全自愿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博客诞生伊始,很多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发表个人看法、抒发生活感悟的平台,很少有人想到写博客也能赚钱。而在互联网世界里,却有这么一群宅男宅女,他们依靠写博客赚钱,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坐在家里便可获得不菲的收入。我们将这群人称之为BLOG赚钱族。  相似文献   

19.
杨宏杰 《辅导员》2010,(14):12-12
2010年江苏高考的一篇高分优秀作文被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专家高度评价为"奇文",后却被网友指出此作文与作家李汉荣的一篇发表作品相似度很高,乃"抄袭"之作。有人说,抄袭源于现行道德教育的缺失;有人说,天才从模仿开始,抄袭也是一种学习;有人说,当下,学者、教授造假成风,大环境如此,怎能苛求孩子"出淤泥而不染";有人说,抄袭就是舞弊,不该姑息纵容……  相似文献   

20.
头发断奇案     
《家教世界》2013,(11):28-29
拿破仑死因之谜1821年,被流放在圣赫勒拿岛的法国军队统拿破仑离奇死亡。关于拿破仑之死,一直是个谜。人说他死于胃病;有人说他死于癌症;有人说他于一种热带病;还有人说他是被人毒死的……在拿破仑死后134年,即1955年,在瑞典的德堡,一位名叫斯坦·福肖富德的牙医,下决心查拿破仑的死因。牙医向拿破仑侍从的后裔索取了破仑的头发,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用现代技术定了拿破仑头发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