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研究人员发现杜鹃是鸟类家族的骗术大师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7日消息,杜鹃是鸟类家族的“骗术大师”,欺骗其他鸟类,帮助抚养它们的子女。根据剑桥大学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这种鸣鸟利用不同颜色的“外衣”欺骗其他鸟类,让秘密潜入巢穴的机会实现最大化。即使被其他鸟类识破一种颜色的伪装,其他颜色的伪装同样能够实施欺蒙,达到顺利产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11,(10):14-15
鸟语有没有语法? 鸟类语言也许没有动词、名词或过去分词。但它们对“只有人类语言发展出了语法规则”的说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人声鼎沸,鸟语花香”,人类与鸟类都有自己的语言。碧波荡漾的海面下呢?鱼类世界是不是也有自己奇妙的“语言”?答案是肯定的。海底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般寂静,鱼类也有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陆旭颖 《今日科苑》2010,(16):270-270
在20世纪前20年中,科学的进步给人冲击非常大,现代美术体系的艺术家不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从而涌现了许多现代绘画大师,如毕加索、马蒂斯、布拉克、米罗、康定斯基、蒙特里安等等。通过“点”“线”“面”的构成,用心灵体验和创造,了解现代绘画中构图的基本语言及构成方式“点”“线”“面”在现代绘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燕子在不休息、不进食的情况下能飞越海洋、沙漠?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设计了一条“鸟类人工迁移隧道”进行模拟的鸟类迁徙。人们从燕子的生物基因里发现,燕子有着迁移飞行的痴迷癖好。科学家将阁楼里的燕子放入“鸟类人工迁移隧道”,置身于  相似文献   

6.
春风送暖,鸟语花香,又一个“爱鸟周”到来了。为增强全民的爱鸟意识,普及爱鸟、护鸟知识,形成一个“爱护鸟类、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现就鸟类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7.
黑马三 《知识窗》2013,(21):41-41
亨利·杜登尼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科普大师,与美国的山姆·洛伊德和马丁·加德纳并称“趣味数学三杰”。他有着令人惊讶的敏锐观察力,又被称为“近代最伟大的趣味智力题作家”。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中华鸟类第一园”的玄武湖鸟类生态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南京玄武湖菱洲,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鸟类品种数量最多、华东地区唯一的鸟类保护、观赏和表演中心。园内汇聚了世界各地和我国的许多珍稀鸟类,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走禽、涉禽、飞禽、鸣禽、攀禽、猛禽共有7大类、200多种、一万多只。整个园区建有孔雀园、鸵鸟园、天鹅湖、鸽子广场和飞禽天地、鸟艺剧场以及鸟类科普馆、人鸟交流馆等,是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大型生态园。鸟类生态园秉承了“人、鸟、自然”的主旋律,园内所有的景观都紧紧围  相似文献   

9.
周圣霞 《科教文汇》2008,(6):183-183
文中着重探讨了奥基芙的“花”与众不同,尝试分析其在艺术语言的各个角度与传统花卉大师们的异同,并对孤卉的含义、色彩的节奏和韵律、东方禅学等概念,予以了明确的界定与阐释。  相似文献   

10.
大师的谦虚     
时下,大师这个称谓满天飞,譬如仅仅自费出版一二部东拼西凑的小册子,头上就能戴上“国学大师”的桂冠;再譬如连生活都没着落的自诩为画家(书法家)的人,就自诩为“书法大师”、“美术大师”。这大师,那大师,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招摇过市,一时间如过江之鲫,让人们眼花缭乱。大师这个称谓贬值了。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时代》2006,(9):54-54
这本书在众多科学疑问中挑选了20个最有代表性又最难以解答的问题.请了20位这些问题的资深评论者进行了“深度评析”.又请了20位相关的专家进行了“权威解读”,让对这些科学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在大师的引领下展开更深刻的思索。  相似文献   

12.
听鸟鸣     
鸟类不仅有秀丽的身姿、绚丽多彩的羽毛,而且有婉转动听的歌喉。鸟的鸣声吸引了众多不同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去深入探索,以揭开鸟声的奥秘。鸟鸣也要学习鸟类鸣声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人类语言发展几乎相同。在动物中,鸟类学习鸣唱的能力也很强,可以说除了人类以外,任何动物都不及鸟类。虽然灵长类比鸟类高级,但语言表达远不及鸟类。野生鸟间的鸣声学习机会不如人  相似文献   

13.
陆军 《青海科技》2013,(4):24-26
鸟类环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其实,鸟类环志是当前世界上用来研究鸟类迁徙规律最经济,简便,有效的办法。通过对环志鸟回收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候鸟迁徙的时间,路线,范围,高度,速度和种群数量,年龄等生态学规律。由此可见,鸟类环志和鸟类保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环志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这种大自然最美丽的生灵。  相似文献   

14.
信息     
对于大学排名,我相信,很多大学都是又爱又恨。不同的排名,提供了自由解说的无限空间,你不妨各取所需;但反过来,总有让你感觉很尴尬的时候。大学之“大”,不在于校舍,也就是梅贻琦说的不在大楼,而在于师生的学问境界。对于大学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这里所说的“人”,包括校长、教授,也包括学生。因此,我对于目前大学排名的过分重“物”而轻“人”,很不以为然。我发现,现在中国的大学,“大师”难得一见,“大楼”却都很辉煌,这都是托校庆的福。大学不是不要大楼,而是更需要大师——这样解读,才不至于将真经念歪。在大学里,谁最关心、而且最能…  相似文献   

15.
鸟类之美     
《百科知识》2012,(9):2+71
<正>美国博物学家兼画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1785-1851)所绘制的鸟类图鉴,真实描绘了400多种生活在美国的鸟类,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美国鸟类》也堪称最贵书籍——在近期的拍卖中,它以700万美元价格成交。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对鸟类行为的研究发现:乌鸦、猎鹰最聪明,鹌鹑、鸵鸟最笨。你喜爱的长尾小鹦鹉有多聪明?你家后院树上乌鸦的IQ是多少?请教一下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路易斯·莱菲布维博士吧,他研究出了世界上惟一的测量鸟类IQ的方法。他研究出的鸟类IQ指数不仅仅把相关要素从测量大型鸟类的大脑重量中分离出来,也为解释鸟类的长途迁徙以及研究灵长类动物和鸟类大脑的平行进化提供了线索。莱菲布维博士说:“我们尽可能地从鸟类学研究论文中汇集关于鸟类取食行为的各种例子,其中有些可能是现在人们从没有看到过的或是很稀少的。通过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夏莉 《科教文汇》2008,(32):110-110
教师的语言是最简便、最基本、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的“讲”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直观性的“讲”,就是要凸现语言的逻辑性、趣味性、具体性和形象性,由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跃入高层,使阅读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黄小平 《知识窗》2010,(5):11-11
一位年轻人向大师诉说内心的痛苦。 “长大了,就不苦了。”大师说。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界,尊敬“父母”和爱护“子女”在一些动物中蔚然成风。其中“母子鸟”的故事最为动人,被传为佳话。这是一种生活在位于地球最北端的格陵兰岛的鸟类,“母子”互相牵挂,千里相随。如果母鸟被逮住,那么用不了多久,它的“子女”一定会飞来寻找鸟“妈妈”。无论藏在哪里,总要想方设法与其“团聚”。倘若雏鸟被抓,鸟“妈妈”必定四处寻觅。  相似文献   

20.
在充满声音的自然界里,动物也是各种声音的发祥地。昆虫不仅是唱歌的娇子,它们中有的还具有接收声音的精妙结构。鸟类和兽类大多有不同的“语言”。这些动物在觅食、求偶、哺育、警戒、逃避、战斗或所谓的“社会性”活动等行为中,都应用不同特征的声信号,通常称之为动物的声行为。这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