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合肥市以及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农户小额信贷从不同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研究定义,但是普遍接受且较容易理解的定义是主营农村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农户的信誉状况为根据,在核定的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观其字面便可发现农户小额信贷的一大特点便是无需抵押、担保便可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从而侧面揭示了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之大。农户小额信贷的主体对象为农户,由于影响农户经营发展的因素较多所以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点也并不是单一的,因此本文所定义的农户小额信贷风险是指农村经融机构在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和客观无法避免的因素的影响,使该给农户提供小额信贷资金业务的实际收益、效果与预期发生背离,从而使金融机构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村镇银行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出发,通过逻辑分析与数理求解的方法,对村镇银行的治理模式与治理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于村镇银行激励强度与村镇银行“支农”努力的成效系数正相关,与村镇银行的支农成本、村镇银行的风险规避系数以及村镇银行所处的外部风险程度负相关;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向下分成比例与村镇银行“支农”努力的成效系数负相关,与村镇银行的支农成本、村镇银行的风险规避系数以及村镇银行所处的外部风险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服务对于海南这样的农业大省是个难题,以前的学者多仅从金融供给的角度解决农村短缺资金的问题。从金融需求的角度探讨了海南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者——农户,并分析了农户金融需求层次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金融的三个主要供给者:商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和非正规金融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许多行业在这次"海啸"中被淹没,但同时也有些行业经受住了考验,小额信用贷款就是这些剩下硕果中的一颗.一直以来我国的小额信用贷款在扶贫工作中展现其特有魅力,在活跃城乡经济方面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回顾并思索我国小额信用贷款成长经历,对比他国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之路,充分挖掘其成功背后的原因,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小额信用贷款成长,还能为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曲哲 《华夏星火》2011,(7):36-38
近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强调,要与时俱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因地制宜科学调整小额信用贷款的期限、额度、价格等要素;要围绕担保创新完善信贷产品,扩大农户和小企业可用于贷款担保的财产范围,积极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渔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以及应收账款、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同时积极完善农...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从信贷资源配置、融资成本、防控风险三个方面分析了村镇银行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的成因,并针对问题从村镇银行内外部因素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村镇银行建设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优化外部监督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农户生产,提高农户生活水平。通过对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0户小额信贷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经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户收入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增长具有正向的显著性影响。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小额信贷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农户生产,提高农户生活水平。通过对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0户小额信贷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经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户收入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增长具有正向的显著性影响。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小额信贷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贷是现代商业银行主营的业务之一,在实行全面信贷后,会增加银行经营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这样可以促进现代商业银行更加稳定的发展。在控制风险时,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对商业信用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后,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对风险进行客观的评价,避免风险扩大或者损失增大。本文对现代商业银行全面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希望对银行的管理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蒙银村镇银行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村镇银行的代表,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覆盖内蒙古9个盟市的格局,成为内蒙古农村金融机构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根据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发展能力4个方面对蒙银村镇银行运行绩效进行单指标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指标评价,得出蒙银村镇银行的运行绩效排名,进而提出提高运行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熵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多属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晨  朱卫东  杨善林 《预测》2007,26(5):55-58,63
操作风险度量和评价成为银行防范风险的核心之一。运用定量定性方法衡量操作风险日益取代通过操作手册或者风险清单来进行管理的方法,这也是IT技术的发展以及银行操作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本文主要通过将信息熵概念引入到不确定多属性评价决策模型中,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多属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实证表明该模型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浅析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负债业务发展慢、人才缺乏等一些问题,从其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采取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填补了农村金融发展的空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村镇银行的定义,简述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存款来源方面,贷款发放方面,及村镇银行所面临的农业天气和市场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受农户生产经营特征的影响,农村信贷供给不足,融资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同时扩大农村小额信贷范围成为各农村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山东省营海村民"以信用换贷款"小额信贷模式的优势及不足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农户信用特征进行农村小额信贷管理的建议。通过研究,希望为控制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风险,扩大农村信贷投放,促进农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银行危机的实质在于资产配置失误,资产优化配置事关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以银行债权组合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组合风险价值VaR为约束条件控制资产组合风险的大小,建立了看跌期权组合价值最大化的银行资产分配模型。本模型主要特色与创新是通过卖出看跌期权的组合价值来客观地反映企业价值影响贷款清偿能力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7.
《华夏星火》2008,(12):7-7
在来自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几乎席卷全球银行机构,众多银行不得不缩编减员的时候,哈市唯一一家具有法人地位的股份制银行——哈尔滨银行,却凭借其率先探索出的契合供需双方的小额农贷之策,实现快速扩张。于近日,成立农村金融部,旗下的巴彦村镇银行、双城支行和鸡西分行都进入了开业倒计时。据统计,自2005年试点发放农贷至今年10月末,哈尔滨银行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27亿元,贷款余额72亿元,占  相似文献   

18.
李婧 《科协论坛》2007,(2):71-72
网络银行是通过电子渠道提供小额银行产品服务的银行,它以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在国内迅速开展起来。但是随着网络银行业务的普及,传统银行的风险问题也在网络银行业务中暴露出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操作风险。本文主要从网络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角度对网络银行的操作风险及其监管问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玛纳斯县部分农村农户进行实地的走访调查,从农户的借款来源、农户借款金额、农户期望获得贷款的期限、农户信贷需求获得响应情况,农户借款满意度、农户借款行为的担保方式和农户偿还贷款特征等方面,研究玛纳斯县农户小额信贷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玛纳斯县农户小额信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农户小额信贷产品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农户小额信贷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村镇银行发起人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其主发起人性质仍较为单一.单一的主发起人性质对村镇银行的影响作为研究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面,突显出其日益重要的研究价值.以浙江省某辖区的4家村镇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分别作为村镇银行主发起人对村镇银行影响的实证分析和差异性比较,得出主发起人的控股地位、银行性质、经营理念等方面不同会对村镇银行的人员结构、经营管理、支农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认为村镇银行的支农行为与其商业性不存在矛盾.最后,在此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村镇银行主发起人制度的相关建议,以求推动我国村镇银行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