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小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正因为如此,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2.
杨云霞 《成才之路》2009,(34):56-5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实用性,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教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据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注重从学生的学习现实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体验数学。  相似文献   

4.
汤浩 《湖南教育》2006,(8):21-22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5.
赖要万 《考试周刊》2012,(47):59-60
由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大都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通过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教学实例,阐释了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取丰富的过程性知识,最终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让生活经验在数学活动中升华。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一些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数学知识是有困难的 ,这是由他们的思维特点决定的 ,而这些数学知识却是蕴藏在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 ,必须从小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实际生活经验出发 ,而且要善于利用小学生已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 ,为小学生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景 ,引导他们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充满乐趣的、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 ,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合…  相似文献   

7.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数学贴紧生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做到生活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让小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促进整体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 ,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 ,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 ,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 ,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在这方面 ,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感受数学有趣1.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 ,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教师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 ,抽象出数学问题 ,使学生感到…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相似文献   

10.
黄异 《小学生》2010,(7):5-5
让数学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相似文献   

11.
车洁 《成才之路》2011,(27):95-I0024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小学生很多时候面对的是一串串的枯燥数字、无穷无尽的抽象形式,等待他们的仿佛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这样,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从而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数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新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应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自己的数学”。  相似文献   

1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数学服务人生的。  相似文献   

13.
刘宗泽 《四川教育》2002,(11):34-3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以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  相似文献   

14.
数学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反映,它是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因而很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力研究小学生的生活背景,致力于捕捉生活背景与要学习的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植根于广阔的现实生活的经验背景中进行教学。一、 将数学概念还原成生活原型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认为,任何数学问题都可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数学概念亦是如此,特别是小学阶段一些基本的数学概…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善用生活经验,在创造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生活是数学发生,发展的沃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对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开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内容、掌握数学本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任务去完成。一、将问题融入生活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是对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19.
小班化课堂让生活走进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生活需要入手,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中走出来,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提出自己的数学思考,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粤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知不觉的会接触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数学是有用的。为了让小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的确定首先应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题也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生活中的数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而现有的实践活动的教材、资源比较少,加上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背景、材料、研究主题与常规教学不同,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也有很大的改变。为了让学生有充分实践的机会,开设实践教学课前,充分挖掘教材中可进行实践活动的因素,选取简明的、有意义的、趣味性强的活动主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