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照2004年和2003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可以看出有四点不同: 一、标点符号列入了考试范围。今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去掉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前的“*”号,把标点符号列入了考查范围;要求能够掌握七种点号和九种标号的  相似文献   

2.
2007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说明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要求熟悉各类标号和点号的规范用法和规范书写,根据语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应用)。  相似文献   

3.
2007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说明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要求熟悉各类标号和点号的规范用法和规范书写,根据语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7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说明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要求熟悉各类标号和点号的规范用法和规范书写,根据语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锡琴 《新高考》2004,(7):14-16
2004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列入了必考内容。为帮助考生们复习迎考,本文谈谈标点符号中句末点号使用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考试说明>对标点的考核要求.在复习中,我们除了要全面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外,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标点易混处及标号、点号的连用上.   一、选择问句与连续问句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连续问句,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  相似文献   

7.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已经有五年未列入高考语文考试范围,教师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淡化了对标点符号的教学。所以,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  相似文献   

8.
2004年高考将标点符号列入考试范围.下面就标点符号复习迎考中的一些难点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1919年,胡适和文化界著名学者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等一起联名,向当时北洋政府教育部,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议案阐述了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的重要地位,列举出设想的一套系统的新式标点符号,有句号、点号、分号、冒号、问号、惊叹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夹注号、私名号和书名号,计12种,并对其用法逐一做了说明。次年,在全国开始实行了这种新式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0.
2004年语文学科高考考试说明将标点符号纳入考试范围。这意味着自1998年来沉寂了多年的标点符号将于2004年重返高考舞台。“前度刘郎今又来”,对此,广大高三师生多多少少感到有点意外。标点符号的复出,充分表明其在书面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一“标”一“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已经有5年未被涉及,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再度将此考点列入考试范围。为帮助广大考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工作,笔者将1990—1998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梳理出了标点符号使用中的10大误区:  相似文献   

12.
“标点不正则言不顺。”(郭沫若语)2004年语科《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前的※号删去,从而使告别高考试卷数年的标点符号用法,在今年的高考语试卷中又闪亮登场。高考标点符号测试,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下面拟对今年各省市高考卷标点题所涉及的标点误用进行归类解析。  相似文献   

13.
2004年,语文科《考试大纲》在时隔五年之后再度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列入高考语文考试范围。千万别小瞧了这不起眼的标点——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2004年高考12份语文试卷(北京、上海两市使用的是单独的《考试大纲》,故未进行考查)中的标点符号题平均答对率仅为51.2%!为帮助来年的广大考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工作,笔者对1990—1998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和2004年的12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了有机整合,勘测出了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雷区”。  相似文献   

14.
为了便于掌握句号等11种容易出错的标点符号用法,现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所颁<标点符号用法>,将其编成歌诀如下:  相似文献   

15.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对十七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做了规定,网络语言中句末点号、句中点号、标号的使用都发展演变出不同于国家标准的变异形式和用法;网络语言标点符号的变异形式和用法在网络语境中也衍生出一定的语篇表达功能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卷与往年试卷相比,增加了标点符号的考查内容,这对促使学生学好、用好标点符号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笔发现虽然试卷的标点符号用法题设计得非常精彩.但其他个别题却存在着问号用法不妥的问题,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2004年《考试大纲》解读细析2004年新出台的《考试大纲》,与2003年相比我们发现其变化突出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标点符号纳入考试范围。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考试要求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熟语”概念的出现意味着词语考查范围的扩大。过去对词语的考查,包括成语。2004年将“成语”改为“熟语”,一是体现了术语的科学性;二是扩大了词语的考查范围。《考试大纲》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所谓“熟语”指固定短语…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2010年第2期刊发的<指瑕与疑问>,对2009年第12期中<例说标点符号的使用>一文提出了两点"不同意见".细读<指瑕与疑问>,笔者发现该文也有两处与标点符号相关的问题,要提出来向作者及其他同仁请教.  相似文献   

19.
2003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共改动18处,概括一下有这样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文学常识同标点符号、文言句式一起列入“轮空”范围由于2002年高考试卷结构的调整,使得“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占1道试题,赋分4分,两者怎样运作,成了一线教师犯猜疑的事。现在新的《考试说明》把此项内容列入2003年不作要求的范围,这就大大增强了复习与命题的透明度。当然,文学常识并不是永久性地不考,而是“轮空”。但据这几年形成的惯例,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等…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附录"部分专门谈到标点符号的用法,内容全面,举例简明精当,对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