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工作在分析肌酸—磷酸肌酸—肌酐代谢途径的基础上,首次从理论上推导出尿肌酐日排出量方程:C_r=19.1W·S·r_(cp) 35.4W·S 4W[C_r—尿肌酐目排出量(m_g),W—体重(k_g),S—骨骼肌占体重的比例(%),r_(cp)—骨髂肌中磷酸肌酸/(磷酸肌酸 肌酸)(%)]由此方程出发,本文阐明了尿肌酐与体内磷酸肌酸库的定量关系;分析了尿肌酐日排出量与肌酐系数的生理意义;探讨了肌酐测试用于骨骼肌重量测定与科学训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尿肌酐日排出量可作为评定磷酸肌酸供能的指标。现行的全尿测定法需收集24小时尿,甚为不便。本文研究了35名受试者的尿肌酐昼夜节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两个时段的尿来测定尿肌酐日排出量的方法。本方法与全尿法相关良好:r>0.98(p<0.001),平均误差2.2%,且简便易行,易为运动员接受。  相似文献   

3.
业已确认,剧烈的体力活动和精神、情绪激动时都会使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升高。Galbo(1981)研究发现,以30%Vo_2max的强度运动时,血浆儿茶酚胺含量没有变化,尔后,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呈线性的增加,而儿茶酚胺中尤以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肾上腺素的增加幅度。冯美慈等(1985)报告中发现,体操运动员比赛后尿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比赛前,而训练课后尿中儿茶酚胺的排出量也增加,比赛后与的排出量间无明显差别。冯氏还发现,比赛中发挥得较好的运动员,其尿中肾上腺素的排出量较低。陈吉棣等(1982)  相似文献   

4.
肌酐是磷酸肌酸快速供能系统的终产物,几乎全部经尿排出。尿肌酐日排出量与短跑、举重等速度、快速力量专项的关系十分密切。在适当控制膳食及运动量时,健康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尿肌酐日排出量相当稳定,逐日测定的变异系数C.V.小于8%。因此,尿肌酐日排出量是一项能间接反映体内磷酸肌酸代谢水平、变异性较小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尿内儿茶酚胺排出量和状态焦虑为观察指标,在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期间进行了不同时段检测。结果表明:比赛发挥好的运动员在赛前0.5~2h段表现出较高心理激活水平;而比赛发挥差的运动员则表现相反,并且还有在赛前和比赛后儿茶酚胺排出量明显增加及高焦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尿内儿茶酚胺排出量和状态焦虑为测试指标,对优秀国家队运动员设计进行了重大比赛不同时段检测。结果表明,比赛发挥好的运动员只是在赛前0.5~2 h段表现出较高心理激活水平,而比赛发挥差的运动员与之表现相反,并且还有在赛前早期和比赛后儿茶酚胺排出量明显增加及高焦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速度、力量型运动员的磷酸肌酸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测定了骨龄9-18岁的176名无训练青少年与83名速度、力量型运动员的尿肌酐日排出量,探讨了遗传、发育、性别及训练对肌酐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从无训练青少年中选拔速度、力量型运动员的选材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很多文献资料都谈到,根据尿中儿茶酚胺的排出量来评定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活性,是测量和评定高超运动能力的生理指标之一。因此,研究短跑运动员在各个训练阶段采用不同形式的负荷训练时,交感肾上腺系统状态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在各个训练  相似文献   

9.
前言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尿液中,蛋白质的每天排出量在30-200毫克%。它包括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生殖泌尿道的糖蛋白及粘蛋白。迄今采用的定性测检疗法,无一能验出上述阈值内的尿中蛋白质。当运动负荷达到足以能够引起肾功能改变时,则尿中出现蛋白质,此即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中的蛋白质的数量及成分,是评定运动员的功能状态、训练水平以及研究安排运动强度的常用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一)脉博测定法。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实际情况,测定运动后每分钟的脉博频率,一般认为每分钟心率在120次以下为小运动量,120—150次为中等,180次以上者为大运动量。 (二)脉博曲线描绘分析法。运动中按计划测定运动员若干个脉博指数,然后描记成曲线,根据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坡度、  相似文献   

11.
运动和骨代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也是运动器官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941年Albnight就首先报导缺乏体力活动会影响骨中无机盐沉积,易形成骨质疏松症。以后又有人证明,运动还可以逆转骨质疏松症。缺乏运动、长期卧床,将使尿钙排出量增加,即使减少饮食中含钙量,也不能防止钙的排出量增多。其原因是缺乏重力应力对骨骼系统的作用,使骨的吸收率大于成骨速率。近些年来又发现过量的运动又会使人体内性激素分泌量减少而削弱骨骼系统。长时期持续运动,可以使运动员或健康的非运动员尿钙排出量增加20%—30%。绝  相似文献   

12.
竞走     
G821.147 20014426运动对优秀竞走运动员尿电解质排泄的影响[刊,中,I]/王丽萍,胡继明,吴传京//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3).-324-325表3参7(SML)竞走//优秀运动员//训练//尿液分析//电解质//排泄//影响选取5名优秀竞走运动员,研究运动对尿电解质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后尿钾、磷排泄量增加,而尿钠排泄量有显著的下降,钙与镁的排泄量则无显著变化。提示运动员运动后补充电解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文献材料表明,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活性可根据尿中儿茶酚胺的排出量来确定。由于它是反映和确定运动员是否具有高度竞技工作能力的生理标准之一,所以研究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在各种训练负荷下的状况便具有重要意义。这在某些运动项目中特别重要,因为在一些运动项目中须采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负荷来提高某些运动素质——即为富有成效地进行比赛所必  相似文献   

14.
对48名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后进行血红蛋白尿、红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伏过氧化物酶(GSH—PX)的测定.比赛后尿血红蛋白阳性者18例,发病率为37.5%.比赛后患病组MDA含量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比赛后虽各值亦有变化,但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异常与溶血有明显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EGM-Ⅱ、HB-3CDG等心功仪测试结果证明:大、中学生身体练习最佳的心率分别是142次/分和131次/分;适宜的负荷强度分别是125—161次/分和119—144次/分,在此期间心脏每搏输出量可达到最大值,这是最佳负荷强度范围。根据负荷价值阈理论确定,身体活动课宜采用渐进平衡型,技术传授课以两高一低型负荷强度为最佳。大强度负荷每搏输出量下降,不宜过多采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外研究的结果:要使身体锻炼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锻炼的频度每向应以3—5次间隔进行,如果停止锻炼2周,则需要10周至8个月的重新锻炼才能恢复至原有水平;停止锻炼4—12周,已改善的心肺功能要下降50%(摘自《体育学通讯》1988年第1期)。这一结论引起我的思考;在假期学生因停止上体育课和有组织的课外锻炼,自觉性和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基本上会停止锻炼,那么,他们在校期间所取得的锻炼效果必须会下降,同时,培养  相似文献   

17.
耐久性运动导致大鼠肾脏组织自由基代谢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大鼠在进行耐久性运动前及运动后即刻、2h、4h及6h肾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和尿总蛋白(TP)排出率变化表明,大鼠肾脏组织在运动结束后即刻LPO和尿TP排出率显著升高(P<0 01,P<0 01),SOD活性升高不显著(P>0 05)和GSH Px活性显著下降(P<0 05)。指出大鼠肾脏组织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自由基作用明显加强。从其在运动结束后4次测得肾脏组织LPO、SOD、GSH Px和尿TP排出率指标所形成的动态变化看,耐久性运动可以提高大鼠肾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清除运动时产生的大量自由基,提高大鼠肾脏组织对抗自由基的能力,肾脏组织自由基作用的加强与尿TP排出率的升高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对普通初中学生进行了渐增极限负荷运动实验,观察负荷运动后尿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运动后,男少年有6种氨基酸呈不同幅度增加,有5种氨基酸呈不同幅度下降;女少年有10种氨基酸呈不同幅度增加,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等呈不同幅度下降。负荷运动后尿中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同向增长;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增长  相似文献   

19.
VMA (Vanilly mandeIic acid)即8甲氧-4羟苦杏仁酸,又称香草扁桃酸,是人体儿茶酚胺(C A)的代谢终产物。儿茶酚胺是人体应激状态下的主要激素之一。比赛期间直接测定血浆中儿茶酚犊比较困难,运动员也很难接受,因此迄今为止,真正在比赛状态下关于儿茶酚胺变化规律的报道很少。本文采用测定运动员比赛前后尿中VMA的变化,间接反映应激状态下体内儿茶酚胺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运动训练以及了解运动贯的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足球训练和比赛时尿蛋白总量和β_2微球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5周足球训练课对体院男子足球队员(n=15)运动尿蛋白质总量和β_2微球蛋白排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强度训练的适应过程中,尿β_2微球蛋白排泄量比尿蛋白总排泄量下降幅度更快、更明显;但是,当运动强度进一步增加时,β_2微球蛋白排泄量急剧升高,升高的倍数超过尿蛋白总排泄量的升高倍数。结果揭示,尿β_2微球蛋白排泄量可能是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和承受运动强度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