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社区教育通过“终身学习”、“全民学习”,为社区发展积蓄能量,提供动力,有效地促进一所城市的发展。学习型城市是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和价值理念,是城市应对竞争挑战,成为现代文明城市新的重要内涵之一。社区教育作为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升社区整体发展水平的有效教育方式,在建设学习化城市中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2.
张志鹏  赵迪 《成人教育》2021,41(2):31-36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教育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取得了多方面的新进展。学习型自组织成为社区教育的新兴主体,一方面通过学习型自组织可以将资源转变为社区教育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型自组织能够开发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在学习型自组织发展的推动下,社区层面初步形成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进一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应将发展学习型自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区终身学习中采取志愿服务“银行”活动;在条件成熟的社区积极开办社区学院;促进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等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正>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中的每个人必须不断通过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区教育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重要形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技术逐渐渗透到社区教育领域,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区教育方式——信息化教育。互联网发展到WEB2.0时代为信息化社区教育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正处于深入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终身学习制度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已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主要教育支撺。我们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和服务功能,促进学习型社区的构建,使人的素质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终身学习与社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学习是 2 1世纪的一个生存概念 ,它顺应社会的发展 ,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教育制度和基本的教育与学习形式。由于社区教育具有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内全体成员为对象 ,参与教育、促进教育的社会化等特点 ,社区教育可能是未来信息社会实现终身学习的理想形式  相似文献   

6.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独特的系统优势与社区教育相结合,为城市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搭建了平台,成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基础。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对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参与社区教育也是电大远程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区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模式关系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基于城乡统筹的"公共平台、政府统筹、专业服务、全民参与、城乡互动"的"省"域社区教育,可作为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具有"省"域架构特点的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其城乡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实现了城乡统筹、教育与民生的有机结合,可作为本模式运行的价值判断参照。  相似文献   

8.
发挥电大优势为社区教育提供社会化服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在我国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化社会,应立足于社区。电大以自己的系统优势、设施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为社区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完全有能力参与和推动社区教育。在实现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同时电大又可以得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哲学,它强调社区中的学校以及其他机构为社区中的成员,包括个人、团体、公立和私立的组织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他们成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共同满足自身与社区发展的需要.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社区教育有着学校教育所无法企及的优越性,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社区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为社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提出“信息化社区教育”构想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 ,研究信息时代的社区教育。信息化社区教育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要、培养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提高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建立学习化社会为目的 ,在当前社区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技术含量 ,使信息技术为社区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1.
社区教育及其功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哲学,它强调社区中的学校以及其他机构为社区中的成员,包括个人、团体、公立和私立的组织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他们成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共同满足自身与社区发展的需要。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社区教育有着学校教育所无法企及的优越性,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载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特征,建立"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经是新时代社会的学习趋势。学习型社会的建立需以社区为抓手,在社区构建全面学习服务的平台,这正是以倡导终身学习为己任的高校型社区教育的责任所在。社区教育,是未来我国教育格局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关注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融入多元化的力量,驱动实际社区教育工作的高质量运作,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区居民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自主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所接受,并逐渐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方式。上海作为国内社区教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网络学习应用于社区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本文基于上海实践,研究分析了网络应用于社区教育的实施途径,并对网络学习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社区教育做了一些理性思考与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满足和丰富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主要阵地的社区教育历经了各地兴起与区域发展,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满足,同时也正被不断激活与增强,从而导致了社区教育原有的管理体制、师资队伍、经费供给、课程建设与信息化协同等方面与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之间不均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日益突显。为有效破解这些现实困惑,积极探索以强化考核机制为纽带进一步明确组织管理制度、以稳定教师结构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增强合作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拓宽经费筹措渠道、以推进资源共享为动力进一步完善教育设施设备、以彰显价值引领为核心进一步突显社区教育内涵、以提升教育实力为宗旨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品牌创建等举措将成为推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动力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终身学习运动与社区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简要回顾美国终身学习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和分析了终身学习运动对美国社区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社区教育呈现出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与学校关系更加密切、促进政府积极支持以及社区学院有了新进展五个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6.
社区教育的价值定位是创建"学习型"社区和促进"社区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理念已从过去的侧重教育转向现在的侧重学习,终身学习应成为社区教育新的研究取向,而社区科学发展则成为社区教育新的动态视域.社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产业结构、市民价值观、"社区人"需求和区域性特征等方面,而且必须强调以人文与科学的整合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是新时期城市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实现居民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市社区教育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文章通过对深圳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从实践操作层面提出推进深圳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依托电大大力发展社区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正为人们所接受。进一步认识依托电大发展社区教育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电大的系统优势、资源优势和教育基础设施优势,构建社区教育网络系统,努力促进社区教育行为的多元化,并为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不失为发展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童少颖 《江苏高教》2007,(4):135-137
发展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就依托电大,充分发挥电大的办学定位优势、教育基础设施优势、教育资源优势、教学模式优势和社区教育的实践优势,提出构建社区教育办学网络与社区教育多元化运行机制,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社区教育研究,完善依托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政策保障,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政府对社会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国的社区教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实践表明,各地的社区教育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学习新模式。随着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学习者积极参与到社区学习中,社区教育向社区学习转型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者和学习者都要转变思路,树立转型意识,使社区学习往更加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