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巧妙运用相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轻,兴趣浓,效率高,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运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随文练笔呢?  相似文献   

2.
涂卫国 《小学语文》2014,(11):30-33
随文练笔也称课堂练笔、小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众多教师的认可与追捧。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有度、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使读写相得益彰。随文练笔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它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文练笔,顾名思义就是阅读教学中紧随文本教学而进行的课堂练笔,它融读写于一体,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拓展为素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进行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的迁移训练。为了加强小学生习作中的片段练习,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作者抓住课后练习、文本"留白"、关键字词等随文练笔的资源,在课堂中生成并设计不同形式的随文练笔,从而真正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利用文本的各种空白点进行写作的方式。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因而颇受师生欢迎。但在阅读课堂中,不难看到低效甚至无效的随文练笔。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随文练笔设计不够精致而导致的。如何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经过多年随文练笔的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如何巧妙的设计,是随文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习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因而深受老师们欢迎。然而,目前随文练笔设计、使用随意性大,基本处于教师各自发挥的状态,缺乏规范,致使训练效果参差不齐,制约了随文练笔的推广与应用。本文试就随文练笔的规范化问题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随文练笔"现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是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学习方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如果能把握住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随堂练笔,就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人文体验。一、在知能转换的地方练笔在阅读教学中,当出现与某种能力有关的知识时,可启发学生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7.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是阅读教学常用的、有效的训练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训练也容易出现随意性大、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笔者认为,随文练笔,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运用、句段的模仿,在学习言语形式上下功夫。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让他们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模仿、练习、创新,发展书面表达能力,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文练笔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许多课堂上的随文练笔随意性大,或者练笔的时机把握不当,致使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只有选准能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找准落点,才能达成阅读教学中练笔的最优化. 一、练笔点选在课文留白处 许多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让学生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学生进行想象补白的过程,既是学生感悟、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这样的练笔带动的是学生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学生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在与文本自由对话的过程中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利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兰 《江苏教育》2022,(67):70-71
<正>“随文练笔”是指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内容或写作方法,开展写作训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手段。随文练笔一般伴随着文本阅读进行,与学生课堂学习的感受贴得很近,能够引导学生将课上阅读和掌握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写作中,遵循了从模仿到发展,最后有所创造的写作规律。课堂的阅读和学习是为了吸收,写作是为了表达,随文练笔是阅读和写作的中介,是吸收和表达的桥梁。因此,随文练笔不论对阅读还是对写作都很重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卞荣艳 《文教资料》2012,(24):58-59
"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能融读写为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随文练笔"伴随着阅读过程,贴近学生当下的阅读感受。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把习作训练有机地纳入阅读教学体系,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巧妙选择相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写作辅助手段。近年来,颇受教师的青睐。但是,现实教学中由于理解偏差等原因,随文练笔流于形式,效率不高,看起来"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里笔者试着为其诊断,以探求随文练笔存在  相似文献   

12.
"随文练笔"是一种以写促读、以读引写的习作训练形式,负担小、效率高,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自由式、放鸭式的练笔是低效的,有时甚至是无效的,在阅读教学中,找准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点"很重要。 一、文本典型处仿写——提高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读写结合训练。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能加深学生阅读理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随文练笔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化巩固,是写作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一、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作用随文练笔由教师选择阅读材料,将阅读教学与语言文字训练结合起来,使读写相互促进、共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联系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练笔机会。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借助课文中的范例进行随文练笔,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一、运用迁移,典型构段处练仿写仿写,是学生作文的阶梯,也是随文练笔最主要的形式,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转化为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文本的典型构段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笔。  相似文献   

15.
随文练笔是指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对语言的理解,也可以作为作文教学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但由于教师们理解上的偏差,随文练笔效益低下,流于形式.笔者试着为其诊脉,探求随文练笔存在的误区并提出提高其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文练笔是促进小学生读与写能力双重提高的重要途径。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对随文练笔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充分利用。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文本的误区,造成随文练笔流于形式、效益低下的现象。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让随文练笔回归文本本位是十分重要的。要基于文本语言、文本空白、文本情感引导小学生进行迁移性练笔、想象性练笔、个性化练笔,从而让小学生在随文练笔中获得阅读与写作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随文练笔莫让“情境因素”缺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功能。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但由于教师对课堂把握的差异,随文练笔的效益大相径庭。纵观多个案例,失误在于学生忽视了“情境”二字,忽略了情境创设、情境拓宽、  相似文献   

18.
李玉娥 《家长》2023,(12):159-161
<正>随文练笔是指在阅读学习中挖掘写作元素,将写作训练与阅读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形成读写结合教学机制的一种活动,便于小学生在理解、积累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写作实践,非常有利于促使小学生突破写作创作瓶颈,且能在写的训练活动中掌握文本结构、实现深度解析。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随文练笔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整合、写作迁移,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下面,本文将从五个角度,即通过阅读探究寻找写的训练点、通过模仿练笔实现语言迁移、通过续写练笔发挥想象、通过改写练笔品读文本语言、通过课文对照进行练笔评价,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组织随文练笔活动。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随文练笔的方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随文练笔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随文练笔,与文本共情随文练笔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离的两个主体,读和写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语文教学中实施随文练笔,能够让阅读教学锦上添花。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美文随文仿练;结合趣点随文练笔;体会情感随文续练;以说促写随言练笔;课外阅读拓展练笔,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