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爱菊 《考试周刊》2014,(83):50-5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一、创设相应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让学  相似文献   

2.
王静芬 《新疆教育》2012,(14):63-63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创设学习情境,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习效率。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的授课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勃勃生机,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1创设情境。提高学习乐趣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学得有兴趣,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群鸟学艺》一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2调动多种感官,全面展现自我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一、激发兴趣,提供自主阅读的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都能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例如,教学《美丽的公鸡》:我通过绘声绘色地叙说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走进中学语文课堂,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和谐有趣的氛围中轻轻松松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得到了极大提高。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人主动、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实践表明:能引发情感触动的事往往能引起人的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活板》一课时,我在网上下载了中央一台录制的古代活板印刷的全过程,拿到语文课堂上放给学生看,不仅使学生对古代活板印  相似文献   

6.
付继艳 《新疆教育》2012,(14):129-129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容易在直接的视觉刺激下凭借声音、形象、色彩等信息引起注意。以特有的声像同步、动画演示等特点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自主地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谈谈自己的看法。1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氛围会感染学生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还能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例如在《赶海》一课的教学中,可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画面上出示蓝蓝的大海,金色的海滩,伴着“哗哗”的海浪声,人们赤脚在海滩上捉螃蟹、捡贝壳,嘴里还哼着《大海啊,故乡》的乐曲。学生伴着轻柔的乐曲,一边听着娓娓动听的朗读,一边欣赏着大海的美丽景色,完全陶醉了。有的学生被金色的海滩吸引了,以至音乐停了,学生还沉浸在那无穷无尽的遐想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兴趣点的激发,变“单一语言激趣”为“多个感官体验”,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探究的兴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积极向上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有一个阅读学习的良好开端。2运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而多媒体以直观而鲜明的图像、生动而精炼的语言、优美和谐的音乐来渲染情境,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就谈谈我对多媒体  相似文献   

8.
<正>人的情感往往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创设一个好的音乐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可以在情境的渲染下进入音乐课程的学习。正因为音乐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真正的魅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将故事情境引入音乐课一个好的故事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以一个故事情境引入音乐课程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就能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游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创设情境的粗浅看法。一、创设音乐情境美术教学将绘画和音乐这两门息息相通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得到健康发展。如《快乐的小鸟》一课中,上课伊始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声音供学生欣赏。学生们…  相似文献   

11.
王晓梅 《成才之路》2010,(21):47-47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弓l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八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相似文献   

12.
苏振斌 《教师》2013,(15):32-32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激发求知欲,开启智慧,让现代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乡下人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教学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将举步维艰,反之,一旦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的积极性,教学的局面就变得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以优秀的课文朗读创设故事情境,学生对课文整体有深刻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再如,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使之兴致盎然,享受语文学习中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先在课前按照教材设计意图,布置学生回家做一项水面升高的实验。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个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将乌鸦的图片,把它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相似文献   

16.
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成功的导入法,能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去探索、学习新知识。语文导语设计的方法有很多,结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设计有效的导入,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苦,反而会从中获得乐趣。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作一种乐事,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现代教育技术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语文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语文《春》的教学中,通过录像再现,学生从屏幕上看到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吹杨柳,柳条摆动;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有了兴趣,便能产生积极情感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新课开始时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20.
音乐具有强烈的表达情感和深入人心的强大力量,能够让人感受到幸福,催人奋发向上,帮助人体验积极的情绪,将埋藏在人们心中的情感点燃,起到扣人心弦的作用.音乐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下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一、激发兴趣,创设走进音乐的氛围 培养学生兴趣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心理年龄特征,他们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学习,一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心无杂念地投入其中.无论什么行业、什么职业的人对音乐都有一种喜爱,用音乐调整自己的情绪,用音乐给自己带来欢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在课前揣摩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在课程的伊始阶段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把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