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应当把自己的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心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2.
“大器”,指的是能够担当大事的人。“大气”,则是指拥有高水平的才识和品德,拥有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也即平常所说的宽广的胸襟、气度。它除了有性格的因素在内,更多的是涵养和历练的体现。一个人要想成大器必须要大气。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师只有具备大气,才能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大气,是德育的需要。要教育学生首先就要爱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没有广阔胸怀的人是不可能去真正爱学生的。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情感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正是拥有这种大气的教师,才会尊重学生,也只有这种大气的教师,才会得到学生…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中指导教师如何进行德育工作的论述也相当精辟,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德育工作指导性原则———热爱学生。他无限热爱祖国,热爱劳苦大众,热爱学生。他的全部教育实践与理论活动,都闪耀着“爱”的光芒,有一条格外醒目的“爱”的主线。他真诚地认为并热切地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要把“爱”洒满天下,把一颗爱心毫无保留地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仍然存在的今天,对教育者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  相似文献   

4.
一、爱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真诚的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缺乏爱的教育是必定失败的教育。作为教师,理应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育人事业心,爱每一个学生———有强烈的育人责任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倾注爱心,不体罚、不冷眼、不讥笑。陶行知先生曾痛心地指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教师要伸出热情的手,用爱的眼光发现其闪光点,变批评、斥责、冷落为表扬、鼓励和帮助。二、信心所谓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和预料能够…  相似文献   

5.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6.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的前提就是教师的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名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就是要对学生有诚挚的爱,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普遍希望得到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育学要求教师具备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此外,还应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其中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托尔斯泰语)但是爱学生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也不是空洞的理论,它是一门艺术,也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如:一、了解学生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身体状况、脾气个性、兴趣爱好……不过,了解学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相似文献   

8.
宽容是一种爱。教师如果能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学会宽容孩子,而具备“五心”则是宽容的前提。一要有“爱心”。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衡量教师道德的准则。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很多书,但却不能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就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是一种自我牺牲。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  相似文献   

9.
师爱无言     
李淑霞 《教书育人》2014,(12):80-80
蓝天因为有了白云依偎才不会寂寞,碧海因为有了白云嬉戏而生机盎然。而我因为有了学生——可爱的孩子们,才真正拥有了最美丽、最宝贵的人生。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青春无悔地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事业和儿童的热爱是数学教师情感教学的源泉。1.对数学课程的热爱和献身精神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一定对其任教的课程──数学十分喜爱,并对之有远大的抱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2.对学生要充满爱心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热爱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育学要求教师具备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此外,还应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其中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托尔斯泰语)但是爱学生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也不是空洞的理论,它是一门艺术,也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如: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心不能只作为一种理念挂在我们的嘴边,重要的是要我们用独有的智慧把它物化到每个学生的心里。”从教多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爱心是教育传承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德育工作要做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应以理解信任为前提,以真诚的“爱”和严格的“求”为基础,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将教师的爱生之情升华为赏识之爱。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为人父母者,正因为有了  相似文献   

14.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师爱”应该来自于每位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班主任都是热爱学生的典范。然而,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爱生。有的教师认为“爱生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事实上,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们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15.
冰心曾说过:“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认识到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教师必须把爱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领域,用爱为学生点亮人生。一、爱心家访,促其成长,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教师的爱更是博大、浑厚、深邃。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一个慈母一样爱幼儿,那么他将不比那种虽然读过许多书,但不爱事业也不爱幼儿的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幼儿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用爱心塑造幼儿的心灵,用爱心激发儿童的热情,爱心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催化剂,我们只有时刻把他带在身边,就一定会创造美好的明天"。刚入园的幼儿因为年龄小,整天在父母的身边,入园时面对着陌生的环境,老师和小朋友,独立性强的幼儿能融入集体生活,胆小,性格内向的幼儿哭闹不停,这时就更需要教师付出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小朋友对他们的爱和关心。  相似文献   

17.
爱,是人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爱使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师爱无疆,正是这份沉甸甸的师爱,凝聚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份力量帮助教师做学生的贴心人,这份力量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又要表现出深刻的理智。正因为教师有了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开朗的要爱,文静内向的也要爱。正因为老师付出了爱,学生才能得到爱,在爱的怀抱中,学生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如果要成为一个好教师,必须经历一个历练的过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而成为一个好教师,基本的条件是热爱教育这一行,这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前提.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过程既是一种心灵的交融,也是一种智慧的施展.教育学生需要爱心,也需要智慧,只有真正热爱学生,并用智慧教育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地转化问题学生,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其实对他人的关心、尊重与帮助都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善良,让学生明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时时都需要他人的关爱,同时也应该是关爱他人的.爱社会、爱国家,真正做到让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并让爱心种子在他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由此,我相信:用爱心和智慧,可以创造奇迹.爱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来自教师的爱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也是照亮学生未来的明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港湾.  相似文献   

20.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