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提高言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转移言教学的重心。其次,要转换教学的“主角”,让教学的主体——学生——真正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来。第三,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要密切结合,要讲科学性。第四,要提高言教学的课堂效率,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易言的能力,关键要抓字词、句式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第五,要掌握章的理路。  相似文献   

2.
张莹 《现代语文》2006,(11):90-92
时下中职言教学处境之艰难,大多数一线教师都有体会。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导致困局的主要因素。笔曾在学生中作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0%的同学对言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倦。原因有三:一是难懂,二是难记,三是不实用。难匿难记尚可理解,“不实用”观点的出现很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教师警醒并做深入思考与研究了。本将着重从中职言教学的作用、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改变中职言教学现状,促进中职言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古文今译——文言教学不能承受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言教学一直是困扰着师生的难题。老师不知怎么教,学生没有兴趣学。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新课标的实施。这一问题更是日见突出。为了找到言教学的症结所在,笔在本校高二随机选取了5个班级243名学生,作了一个“中学生言学习兴趣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百分比)。  相似文献   

4.
[思路]笔发现,很多教师进行言教学时大多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学生的议论写作水平通常不高,论证能力更是薄弱;而教材中为数不少的说理透彻、质兼美的言篇童却没有发挥其写作示范的作用——多少年来,我们的先人都是通过这些童学会阅读、学会写作的。那么,我们今天能否结合言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言的同时学会论证呢?  相似文献   

5.
盲校的言教学一直采用“熟读—逐字逐句翻译—背诵”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差,学习效率不高。也有的老师认为,盲生学习言很难,只能采取这种方式,其实不然。在长期的语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对言教学进行了“四读”新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蒋亚静 《现代语文》2006,(11):67-68
前段时间我读了黄老师的一篇章,他在中指出“初中言教学要力避串讲式”。黄老师认为串讲式教育危害有三:一是扼杀了学生学习言的兴趣,二是容易陷入知识中心,三是问化了言教学的内容。黄老师在中还提出了几条避免串讲式教学的途径: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二是在读中理解,三是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四是在语活动中加深对义的理解。由此,笔陷入了对言教学的沉思。  相似文献   

7.
传统言教学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突出表现为重视词语、句式教学,而忽视对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忽视选的学性,即“重言轻”。  相似文献   

8.
盲生对言教学.常常是要么听不懂,要么记不牢,加之一些语教师对盲的特点、言的体特点不够重视,往往按汉言教学的方法给盲生施教,致使肓言教学事倍功半。那么,如何才能使肓生学好言呢?笔认为只有注意盲言教学的特殊性,有的放矢,采用特殊的教法,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言的特点和新时代教育要求,决定了言的教学,即是使学生受到优秀化传统的熏陶,能够借鉴民族化的精髓,并学会评价化的良莠。言的教学可以尝试“拓展、比较、迁移”的方法,将拓展的内容与课进行比较,突出课的典型性,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这样更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体现启发创造原则,从而使言教学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0.
一种观点认为中学言教学的重点只能是言词语、句法和古代化知识,因而要舍弃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的教学。我认为言教学要重视言词句,也须重视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11.
王卫兵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102-105
大学语文教学有别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无可厚非;但轻视语言知识,甚至彻底排除于大学语文教学之外则失之偏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化以语言为主要载体,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来说,语言知识是桥梁、是窗口,是镜像。无论就理论还是实践看,大学语文教材都应当给语言知识的教学留下适当空间。  相似文献   

12.
王译晗 《科教导刊》2021,(2):140-141
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切入点,结合对外汉语的教学特点,通过文献查阅、实践调查等方式探究传统历史文化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历史文化应用的现状分析与不足,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在编制教材、设置课程、教学模式、时间活动和教师培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学具有强制性,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在大部分学生无较好的汉语口语的基础上培养其语言能力,并灌输优秀的传统华族文化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高其人文素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注重成语教学。其师资培养课程中有关古代汉语知识的教学,未设置"古代汉语"而专门设置了"文言语法"。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华文师资培养中的"文言语法"课程应注重古今语法对比以增强学生的现代汉语能力、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利用文言语法知识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并培养初步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词汇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的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其中联绵词、重言词和复语由于构词和表义的特殊性,最容易造成误解。掌握这些词汇的特点和相关知识,有助于了解古今汉语的联系,更深刻地认识汉语,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教学形式,新时期随着新疆双语教育的推进,汉语教师在培养上亟需改革.库玛(Kumaravadivelu,B.)教授作为当代世界知名的第二语言教学专家,语言教学"后方法"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语言教学思想具有时代性特点.结合新疆汉语教师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认为库玛教授语言教学思想在教师角色新定位、突破对教学法的传统认识和语言教学策略的宏观构建上,对新疆汉语教师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可以结合新疆汉语教师培养实际进行借鉴,以期为汉语教师培养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文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汉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估,展开合作教学,加强文化背景的导入,以期从整体上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先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然而我国当代语文教学并不是很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灌输,文章通过对高职语文教学如何加强传统文化的弘扬进行研究,指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对当今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集中识字是两岸三地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这种教学方法跟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教材与语言脱节,不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施行"集中识字"、"识字教育与书法教育分途"、"语文教学与诗歌教学紧密配合"等改革创新。同时,语文教育应吸收传统蒙学的优点。最终,希望中国的语文教育,使学生们经过小学与中学的十二年教育,无论是阅读或写作,都能纯熟地运用文言与白话两种文体,充分了解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见。这样,"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语文教学总目标才不致流于口头,才能落实生根。  相似文献   

19.
语境因素与英语听说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语言交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以语境理论为依据,分析、探讨了教学中语境因素及其与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内在关联,以期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能重视语境因素,把听说教学置于丰富的语境中进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刘国正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文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生活观是其思想的核心,是他在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和对现代语文教育诸多弊端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明确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体现了语文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并且反映了当今教育回归生活的时代要求。在深化语文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走进语文新课程的今天,探究刘国正的语文生活观仍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