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育人为根本,搞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西安政治学院科社教研室我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从1988年开始试行,1993年全面铺开。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牢牢抓住育人这个根本,才能把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出的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2.
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各个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则不完全一样.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艰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在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革命和建设是同时存在的社会主义两方面本质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凸现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和谐的实践主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它立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过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相统一,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提到了一个新境界;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澄清是非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决策和行动的标尺;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必然产物;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始终坚持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特色理论精髓是完全一致的;是社会主义本质与任务的具体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只有将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来正确理解和把握,才是最恰当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历史回溯方法的说明,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科学社会主义思潮、运动和制度及其主题的演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三位一体”和“三总”的内在统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命题展开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结为一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刻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内在统一的核心和主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及方法运用上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的一大功绩,就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写在党的旗帜上。我们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如何把这一理论写进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里,使之真正成为中华民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精神支柱。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世界和中国的结合上,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精神实质和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而且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思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不断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才能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历史与现实、国内和国际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一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战斗的一生,也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富民强的道路,并且不断把探索的结论付诸于实践.毛泽东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探索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虽然也犯了严重错误.但其主观愿望始终是要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社会.他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毛泽东对中国式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按历史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根据。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指示就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据作了高度概括,本文对此谈谈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是,“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发挥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作用,进一步振…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当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指导我们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四大报告把“特色理论”概括为九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讲了十六个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都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出发点的。只有牢牢记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定位,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们党在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五个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同时,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当前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过程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自己特有的作用,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为此,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引导职工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正确分析基本国情、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概括出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在这种情况下,靠什么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行动,我认为,只有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统一。在新的形势下,企业面临着转换经营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怎样正确处理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实行承包经营与保障工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都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出发点的。只有牢牢记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定位,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8.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找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使中国初步实现了国强民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党的纲领性文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运用邓小平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科学理论认识成果。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依法治国,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进行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首先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加以阐发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科学成果,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由国家教委组编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本教材,力图紧密结合实际地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以及依据这一理论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实际知识,以便使学生懂得并且坚定地相信,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实现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