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课程学习系统的设计旨在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平台,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系统的作用,需要在系统的设计阶段加入知识表示的思想,本文结合<教育信息处理>课程对基于知识表示的学习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强调了构建后台知识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广义的知识观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所谓的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能用语言进行描述的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个体难于清楚地描述,“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推测其存在的知识”[1],也称为实践性知识。作为纯书面考试,中考语文试题所考察的均为陈述性知识。但多数试题并非纯记忆性试题,学生得出答案仍需进行思考转换,如此,程序性知识并未在语文考试中缺席。  相似文献   

3.
主要讨论知识库系统的原理,探讨了知识的定义,知识的表示方法,知识库以及知识库系统的体系结构等。  相似文献   

4.
<说文释例>是<说文>学中的要籍,也是王筠的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说文释例>一书的性质众说纷纭,有的学者以为其书是专讲体例的,有的以为是清人的文字学概论,有的则回避了其书的性质问题.王筠以"释例"名书,就是说明<说文>的主要内容、主旨、体例、表达方式、体裁等问题的.其目的在于帮助阅读<说文>者抓住重点,尽快入门,很好地阅读<说文>一书.这与令人所说的"释例"专指编纂体例不同.在清代的<说文>释例类著作中,专讲编纂体例的书出现在晚清.正确地揭示"<说文>释例"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是重要的,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说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知识库建立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知识获取,二是知识表示。首先对语义网络做了简单的介绍,包括语义网络形式化语言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其次,介绍了基于语义网络形式化语言的知识获取与知识库构建。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类是开展知识教学的基础。通过对哲学、经济学、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知识分类的标准及类型的初步分析,得出化学知识可大体分为化学陈述性知识与化学程序性知识,并可将化学陈述性知识细分为化学符号性知识、化学事实性知识、化学理论性知识,将化学程序性知识细分为化学智慧技能与化学动作技能。对此,以初中化学知识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知识的心理学分类的角度,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分类方法,对初中化学教材进行文本分析,以判断其知识分类是否平衡、合理。  相似文献   

8.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将知识分为两类,即表示"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表示"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写作知识是融知识、技能、策略为一体的程序性知识。写作知识的教学要遵循程序性知识认知学习规律,经过理解知识、命题表征阶段获得陈述性知识;再通过相同与变化情境的练习,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最后在评价和修改中认识知识应用的适当条件,获得策略性认知,从而可以在跨情境中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这种对知识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思想对学科教学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应用这种知识分类方法与思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对物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加以区分,并对两类物理知识的一般学习过程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长吉 《教育研究》2012,(6):80-85,96
农村教师除了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实践性知识之外,还应拥有生产生活的地方性知识、历史文化的地方性知识、传统民俗的地方性知识、民间艺术的地方性知识、地理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思想观念的地方性知识。农村教师掌握地方性知识,可以促进农村地方性知识的保护与发展,可以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其专业发展。使农村教师掌握地方性知识的策略主要是,将地方性知识纳入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职后继续教育中增加地方性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1.
鲁一帆 《天中学刊》2007,22(6):86-90
《字林》问世的时间距《说文解字》最近,其受《说文解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说文解字》的校勘方面《字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前人以《字林》校勘《说文解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些校勘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字林》不同于《说文解字》,因此,在用《字林》对《说文解字》进行校勘时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不应据《字林》而轻易修改《说文解字》。在用《玉篇》校勘《说文解字》时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段玉裁为清代《说文解字》(简称《说文》)研究四大家之首,其对《说文》的校勘,人们赞誉有之,指误的也不少,但在总体上缺少符合事实的认识。本文将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与《说文段注》进行比较分析,从段氏校勘与唐写本吻合、优于唐写本和劣于唐写本等方面作综合统计,指出段注校勘的得失之比为二比一略强。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与《说文广义》都不是虚词词典,但二书都对虚词进行了研究。它们在虚词解释的时候,在术语、体例、收词、训释方法等方面存在异同,显示出《说文广义》对《说文解字》虚词成果的继承和发扬。由此可以看出《说文广义》对语言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许慎的《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分类编排法,其部首的概念与后世相比有着鲜明的区别性特征。《说文解字》确立了“据形系联”的原则,对部首次第安排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其进行文字说解的科学性和广博性使其成为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献,而凝塑和反映上古时期丰富音乐文化的音乐文字也同样充盈于其中。从《说文解字》的研究历程入手,总结、分析《说文解字》文字研究目下所呈现出的特点,介入音乐学视域对《说文解字》中音乐文字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以期翼引起读者对《说文解字》音乐学文献研究价值的准确认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汉字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奠基性著作。书中收集的玉部字量大、排位靠前,反映了当时玉文化的繁荣。本文提出研究《说文·玉部》字,不仅要从传世文献入手,更要注重结合出土文献,主要是出土玉器和出土古文字进行综合研究,以达到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互补充印证的作用,从而达到弥补和修正《说文·玉部》字未收、错收的字形、字义及其他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小篆为中心,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记号,将小篆中的记号分为填空记号、别形记号、指示记号和代替记号四类,分析了各种记号常用的形式,说明了它们各自的功用和使用特点,并借助《说文解字》的解释证明许慎对汉字记号的存在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东汉许慎所的《说解字》,这部书不仅对所收字各作解说,而且有了一套相应的体例,分类归部,使秦汉以来通行的小学条理化、规范化,是一部形、音、义相结合的专,开创了中国字书的先河,为后代字典、词典编写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撰过程中的四大创造,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许慎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晏子春秋》中"酣""酲"二字字义的分析,以及对后世不同时期文献中这两个字的字义的分析,并结合《说文解字注》《王力古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的查阅,更加直观具体的理解"酣""酲"二字字义的发展变化情况和一字多义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龙龛手镜》的部首主要承袭《说文解字》而来,少数部首为其首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龙龛手镜》242个部首的来源,并通过讨论与部首相关的问题,来揭示《龙龛》部首设置的特色:一是部首字在正文中是否作字头,二是部中之字如何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