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促进企业技术联盟发展的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联盟是企业技术知识生产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现代企业获取新技术,应对国际竞争的有效手段.本文对企业技术联盟过程中面临的成本障碍进行了探讨,阐明了政府介入企业技术联盟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就国外各个国家和地区技术联盟状况及政府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和相关规律总结;最后结合我国企业技术联盟发展现状,就如何促进企业技术联盟发展的政府行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坚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76-77,72
企业技术联盟的绩效评价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界定企业技术联盟绩效的内涵,以企业技术联盟生命周期为主线,以初始条件评价、进展评价和效益评价为基础,从动态化和系统化的角度构建企业技术联盟整体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知识转移行为对技术联盟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技术与企业贡献的关注,企业技术联盟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迄今为止,关于技术联盟的理论较多,但针对知识转移行为对技术联盟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却非常有限.通过对企业知识转移行为内涵的分析,试图从知识转移行为的三要素对企业技术联盟形成与发展影响的微观机理来探讨企业提升其技术联盟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技术企业通过建立跨国技术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与合作。本文通过量表设计、问卷调查并收集国内325家建立了跨国技术战略联盟的高技术企业有效研究样本,对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建立跨国技术战略联盟过程中,高效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具备一定的战略动机来安排联盟过程尤为重要;第二,有效的战略联盟动机可以正向调节跨国技术战略联盟合作机制和联盟稳定的关系;第三,在控制变量的检验过程中,越是市场化的企业、联盟合作时间越长,联盟的制度越稳定和成熟。高技术企业与合作联盟成员的文化距离和差异越大,联盟越不稳定。高技术企业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可以提升跨国技术联盟合作中的质量。跨国合作技术战略联盟的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战略资源互补性,可以提高联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只依靠自身力量应付外部环境已越来越表现出局限性。企业技术联盟就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由于企业技术联盟内部存在多种复杂的影响因素,必然影响到联盟的稳定性。通过对企业参与技术联盟动因的分析,探讨影响企业技术联盟稳定性的因素,旨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联盟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发达国家政府很重视企业技术联盟,我国发展企业技术联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技术联盟中技术合作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联盟作为企业间技术创新的合作模式,成为企业寻求技术进步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企业技术联盟中也存在着影响技术合作效果的诸多因素,为技术跨边界的有效合作制造了障碍。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技术联盟中影响技术合作效果的因素,包括技术特性、企业自身学习能力、企业的学习态度、联盟双方关系等;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对促进企业在联盟中的技术合作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研究企业RD联盟对新技术知识产生所起的作用。从吸收能力的角度看,具有较高吸收能力的企业能从联盟中获益更多。与吸收能力有关的三项技术战略指标,分别为RD联盟在企业联盟组合中的比例,技术距离与RD强度。文章研究这三项指标对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尽管联盟网络能帮助企业产生新技术,但是RD联盟比其他形式的合作更易达到这个目标。由于信息传播与知识学习是RD联盟带来的主要益处,因此,如果RD联盟要获得成功,就需要有适当的技术距离。当联盟合作者之间适当的技术距离与RD联盟比例相互作用时,联盟创新绩效达到最高。此外,RD联盟应视为企业RD活动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协调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肖南  钟书华 《软科学》2001,15(4):83-87
在企业技术联盟实践中,失衡与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章首先从六个方面叙述了企业技术联盟产生失衡与冲突的原因;提出了对企业技术联盟的冲突进行监测与评估,并建立了一个动态监控模型;指出了协调是对企业技术联盟冲突的控制与化解;最后构建了企业技术联盟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企业技术联盟管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高科技企业技术联盟的概念、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阐述了高科技企业联盟动机,针对当前技术联盟成功率低的状况提出了技术联盟的管理步骤和方法,并创新性地采用定量分析法计算联盟各节点位置的有利性,提供选择联盟位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竞争为主导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TITS)协同管理需要借助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的力量,加强技术创新方向与技术标准方向引导,获取更多TITS咨询信息,提高技术创新研发与技术标准制定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标准制定效率,使企业占据产业制高点,获取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给出了技术风险的涵义与特征;其次,罗列了技术风险的影响因素,诸如创新的不确定性,技术垄断的不确定性,技术优势的不确定性,技术的社会环境变动;再次,讨论了项目层次的技术风险,诸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技术/市场要素构成的风险矩阵;最后,分析了项目层次的技术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包括技术风险的识别,风险量化分析,市场风险的量化模型,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以及风险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政策及法律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政策的出台与科技立法的完善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法律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而科技政策又是科技立法的基础,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受法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政策与科技立法的发展情况,针对如何规范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与保护等科技创新活动,阐述了科技立法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对科技创新的保障作用,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律环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的关系日益紧密,很有必要厘清二者的相互作用;选取通信行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长周期时间序列数据,研究表明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分析表明,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技术专利对技术标准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技术专利是创立技术标准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主要围绕消费社会中的技术物展开,技术物成了他思考消费社会技术问题和技术的出发点。围绕消费社会中的技术物,鲍德里亚探讨了技术与技术物、技术物与人、技术物与灾难等方面的关系,表达了其对消费社会中技术物的批判性思考,反映了其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决定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技术标准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础出发,探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相互融合,技术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对技术创新具有双刃剑作用。三者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共同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标准制胜"。市场导向、标准先行、利益平衡是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协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已有研究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之间关系的不一致性,以及高管技术背景研究的欠缺。以2004-2013年280家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利用SFA方法计算技术效率以及手工搜集的技术董事数据,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技术董事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品市场竞争和技术董事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品市场竞争也提高了技术董事比例,技术董事在产品市场竞争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从一般的意义上讨论了技术素养概念与科学素养的不同,技术素养的构成和度量;提出了技术素养的内涵应有所扩展,才能在逻辑上构成技术创造力的基础;最后,从形成技术创造力的高度探讨了技术素养培养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19.
通信技术标准联盟的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通信企业组建技术标准联盟所存在的主要风险展开分析,首先是技术标准的市场风险;其次是通信技术标准联盟合作者存在的不确定性;再次是整个技术标准联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施风险及技术标准联盟的宏观环境风险,旨在通信企业通过建立技术标准联盟加速新技术标准网络的建立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与职业岗位变动的时代背景中,职业教育需要在专业教育中加强技术通识教育,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应用技术人才。技术通识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公共知识教育、通用技能教育以及技术基本规范教育等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发挥着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