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法的提出 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疑就是寻求进步的心理反映.学习只是一味博学多览,质疑不出问题,学得再多,也是没有益处的.学则须疑,才有提高:学而无疑,等于没学.  相似文献   

2.
引言 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现代心理学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性思维品质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M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创新型人才素质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这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两个方面.学生"疑而能问",教师只需"解惑".但对于"读书无疑者",则"须教有疑",正是"学非问不明",但是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这里又颇有一些学问.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自古以来,提问能力就被认为是学生学习时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能力.我国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近年来,"提出问题"已被提升到课程目标的制定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1].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相似文献   

6.
宋代学者陆渊说过:"为学忌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础,是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前提.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的一环.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波普尔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误法."毛泽东说得更好:"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了."那么,如何开展"数学错解分析"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常犯的错误和挫折的教训中变得"聪明起来"呢?这无疑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激疑,是指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一种教学艺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发端的火种,是创造的原动力.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发现,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与形成,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老人总是被楼底下的孩子们吵得睡不好午觉,他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老人只好去向心理学家求助.回来后,老人对孩子们说:"你们讨论的问题太有意思了,为了表示感谢,我每天给你们1块钱."于是,孩子们吵得更厉害了.过了一个星期,老人对孩子们说:"我虽然很喜欢听你们讨论问题,可是我没那么多钱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毛钱."孩子们就有些不乐意,但还是天天吵.又过了一个星期,老人对孩子们说:"我连1分钱也拿不出来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天天来这里讨论问题."孩子一听,不给钱还讨论个啥劲啊.于是,孩子们再也不来吵闹了.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的开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掌握数学意味着善于解题."善于解题是数学教师必需的基本功,也是数学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更是高三师生共同追求的最高愿望.波利亚也说过:"……选择一个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深入发掘题目的各个侧面,使学生通过这道题目,就如同通过一道大门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种说法很有道理。没有问题也就难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浮于表层和流于形式。要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我们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李政道也曾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中国学生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存在最大的缺憾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数学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是否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具有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名人富兰克林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一个人应该保持适度的紧张,不能过于空闲.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姜老师的一节地理课,从开始上课起,朱同学就提出了"这(地球仪)是什么球呀"、"地球有多重呀"、"什么是简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搅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让人措手不及.笔者建议作如下处理.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也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就是通过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教师的提问水平的高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巧用提问,激活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我们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将成为一种模式,用于解决其他问题."下面举例说明一个基本模型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著名文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须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读书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只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读懂书,才能真正做到无疑。学生在读书时能独立地提出问题,质疑问难,说明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说明他们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