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由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主持编撰的《情报学进展》第9卷(2010-2011年度评论)已由国防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
走进网络时代的情报学——评《情报学进展》(第四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编辑出版的《情报学进展》第四卷 (2 0 0 0— 2 0 0 1年度评论 )终于与大家见面了。作为我国自己的情报学年度评论连续出版物 ,前三卷的出版在国内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第四卷的出版发行早已在大家的期盼之中。尽管期待已久、悬念全无 ,然而当它真正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和激动。怀着一睹为快的心情 ,我们认真拜读了卷中的 10篇大作。从这些洋洋洒洒的字里行间 ,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情报学迈进网络时代的脚步。而本书的以下几个特点 ,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 “…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的新进展--评<情报学进展>(第三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拿到<情报学进展:1998-1999年度评论(第三卷>(以下简称第三卷),尚未详阅正文,心中便有一种沉甸甸的收获感.这不仅因为第三卷的装帧设计与印刷装订更趋完美,更主要的是因为继前两卷年度评论的出版在国内图书情报与信息管理界引起强烈反响后,第三卷在世纪之交如期出版发行清晰地昭示着:我国自己的情报学年度评论连续出版物的组稿、编辑、出版、传播工作,已脚踏实地地走向成熟和正规化.认真拜读第三卷中的11篇大作,更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作者对我国情报学研究中校心问题的较高视角的总结,以及对情报学社会实践价值的深刻阐述.概括起来第三卷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收到<情报学进展>(第七卷),涌上心头的是一种故友久别重逢的欣喜.从2007年底,我们就期待着这部评论的出版,一直到2008年10月才在大家的期盼声中看到姗姗来迟的它.作为我国情报学界的一套双年度学术评论,<情报学进展>自1995年底第一卷出版以来,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每一卷都选取了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或者有一定应用的研究课题,记载着情报学学科十几年来的风雨历程和累累硕果,对我国情报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2008年出版的第七卷,依然保持着朴实简约的装帧风格和充实厚重的内容特色.  相似文献   

5.
《情报杂志》2009,28(5)
《情报杂志》(月刊)是由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我国情报学领域的学术性刊物,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中文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3):403-407
<正>“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截至2022年已举办17届。2021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5家编辑部共推荐了310项科学研究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均是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完成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周智佑 《情报科学》1993,14(4):45-52
本文以《情报学报》《情报科学》《情报学刊》3种核心刊物创刊以来的有关论文为基础,分10个专题对国内进展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8.
应用信息计量学方法从选题、著者等方面对《情报学进展》 (I—V卷 )进行分析 ,探讨了近10年来 (1994— 2 0 0 3)情报学领域研究热点与重点问题 ,总结了其中的规律 ,并对今后情报学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学文化评论》2011,8(1):127-128
《科学文化评论》(以下简称《评论》)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0.
《科学文化评论》2011,8(3):127-128
《科学文化评论》(以下简称《评论》)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文化评论》2012,(1):127-128
《科学文化评论》(以下简称《评论》)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2.
《情报科学》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王惠翔 《情报科学》2002,20(2):148-150
本文以《情报学报》等10种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为样本,对《情报科学》载文被10种期刊近三年(1998-2000年)引用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4):666-671
<正>“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2022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等5家期刊编辑部共同推荐多项科学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皆是在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完成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美国情报科学与技术学会 (ASIST ,其前身是美国文献学会 ,ADI)自 196 6年组织出版第一卷《情报科学与技术年度评论》 (ARIST)以来 ,每年出版一卷 ,至今已出版了 37卷。该书全面、及时报道情报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被认为是情报学界公认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出版物。该书 2 0 0 2年 (第 36卷 )、 2 0 0 3年 (第 37卷 )选题和 2 0 0 4年 (第 38卷 )预选题情况如下 :2 0 0 2年 (第 36卷 ) :数据挖掘 (DataMining) ;学术交流和文献计量学 (ScholarlyCommunicationandBibliometrics) ;组织知识和实践社区 (OrganizationalKnowledge…  相似文献   

15.
《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已经整整三年了,他们为中国情报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这开创情报事业新局面的今天,学习《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为了发展我国的情报学而克服困难的精神,粗略回顾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历史,对增强我们情报工作者的信心和勇气,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6.
对金观涛就《继承与叛逆》所作评论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拙作《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出版以来,蒙多份报章作介绍和论述,但迄今为止所见最详细和深入的评论,当推金观涛兄大文《“自然哲学”和科学的观念:从〈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谈起》(以下简称(《评论》)。对一本书的作者而言,这样的评论可谓丰厚馈赠和最大支持了,我在此对观涛兄表示衷心感谢,并就他所提意见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影响的统计分析工作。2004年度的科技论文与引文统计工作现已完成。国际论文数据主要取自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今年新增加了对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的统计分析。同时首次对SSCI收录的社会科学论文进行了总体统计;国内论文数据取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2004年度收录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SSCI研究世界图书情报学科布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SCI收录的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情报学及图书馆学)64种期刊,对其收录的2001~2007年的70022篇论文进行科学计量分析。研究世界图书情报学科的年度发展趋势、国家和机构布局以及图书情报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布局。  相似文献   

19.
从医学期刊看现行的期刊评价体系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多年来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2001年度的科技论文与引文统计工作现已完成。国际论文数据取自三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国内论文数据取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该数据库2001年度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1447种。本文分别讨论了我国科技论文在世界上的概况、我国2001年度国际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情  相似文献   

20.
《情报杂志》2007,26(4):F0004-F0004
《情报杂志》是我国集情报科学理论研究和情报实践研究于一体的情报信息学术刊物,多次被评定为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情报杂志》欢迎名家,更欢迎无名人士投稿。本刊对独到精短稿件、国家资助研究课题项目稿件及获奖优秀稿件(请在来稿时注明)优先选用、优先发表;同时,为培养新作者,亦给情报学研究战线上的新兵及基层情报信息工作者开辟一定的版面。《情报杂志》欢迎专投本刊稿件,欢迎电子邮件来稿。本刊编辑部将对来稿及时处理,利用与否,定在两月内告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