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应该追求本真发展,体现"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教育智慧。无痕教育体现顺其自然的"无痕"渗透,坚持以德树人,建构沉浸式德育;不言之教,打造生本化课堂;环境育人,建设儿童味校园;以人为本,促进个性化发展。从而在教育的结果上,达到教育发展的"有痕"变化,形成独特的校本追求。  相似文献   

2.
<正>无痕,从字面上讲,就是没有痕迹,不留印记,一切如初。"痕"本意是指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痕,也泛指斑迹。无痕,常被作为一种美学境界被众多文人墨客所描绘。贾岛《江亭晚望》:"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杜甫的《春夜喜雨》更是描绘了一幅无痕美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痕被用于教育,早已有之。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  相似文献   

3.
杜黎明 《教师》2013,(8):40-41
"不露痕迹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无痕"的课堂中,我们看不到矫揉造作的牵引,我们领略的是行云流水般的自然与洒脱,品味的是"匠心独具"的谋划。我们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多花时间,多下工夫,多舍精力,"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语),达到无痕而教的教育境界,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所说的:"教学无痕,而教师的用心处处有痕。"本文通过《百分数的认识》这一实例,从三方面阐述了对"无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彬 《教师》2010,(27):13-13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追求一种无痕的境界,“无痕德育”看似无痕,实则有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就会感受到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应该有味无痕、有心无痕、有师无痕、有爱无痕。  相似文献   

5.
用爱教育学生,用心做教师,用智慧当主任。"敏感型"学生脆弱、易激动、心理需求很强烈。要建立彼此的信任,信任是一切合作的基础;严师亦益友,坚持"无痕教育";我们要帮助学生尽量克服性格带来的缺陷,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对当代中职学生强生教育的主流模式以及有痕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与认识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强生教育模式,即无痕强生教育模式。在对无痕强生教育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无痕强生教育模式的特性进行阐述,构建出无痕强生教育与有痕强生教育结合起来开创当代强生教育新道路的设想,并以案例形式具体表述了一次无痕强生教育活动从发动到完成的全部过程。从这一完整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无痕强生教育模式在一定情况下是完全可行的。限量性强生教育效果性评估模式的提出与构建为进行某一或某类强生教育活动时选用教育模式提供了判据。  相似文献   

7.
在对当代中职学生强生教育的主流模式以及有痕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与认识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强生教育模式,即无痕强生教育模式。在对无痕强生教育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无痕强生教育模式的特性进行阐述,构建出无痕强生教育与有痕强生教育结合起来开创当代强生教育新道路的设想,并以案例形式具体表述了一次无痕强生教育活动从发动到完成的全部过程。从这一完整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无痕强生教育模式在一定情况下是完全可行的。限量性强生教育效果性评估模式的提出与构建为进行某一或某类强生教育活动时选用教育模式提供了判据。  相似文献   

8.
叶少映 《成才之路》2010,(11):I0018-I0019
“将教学置于无痕的状态中,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那么,在美术教学中,该如何摒弃灌输式教学和形式主义举学以实现教学无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境界呢?文章从不教而教教学实践过程入手,切实探讨了关术课中贯穿“充痕”理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卢克谦语)。无痕教育的提出,虽来源于德育领域,但其所彰显出来的人性化和科学性光辉,足以指导一切学科的教学行为。小学数学属于初等数学的范畴,它揭示的是现实世界中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形体等知识。小学数学课程在内容的呈现上具有...  相似文献   

10.
"教学优先计划"是英国在21世纪初发起的旨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公益活动,是英国教育领域内的一项创举,对改善处境不利学生学业状况和培养优秀教师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我国的"特岗计划"与英国的"教学优先计划"有相似的实施路径与价值追求,"教学优先计划"所具备的特点与优势对我国"特岗计划"政策的完善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彬 《教师》2010,(24)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追求一种无痕的境界,"无痕德育"看似无痕,实则有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就会感受到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应该有味无痕、有心无痕、有师无痕、有爱无痕.  相似文献   

12.
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各领域积极开拓思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产业升级、跳跃发展。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领会学习。本文剖析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对大学教育的影响,探讨"互联网+"时代大学教学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 作为从“传统教育”时代过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比如我国的“双基”、“启发式”和“变式教学”就很宝贵),但也经历了不少挫折,走过许多弯路.回首过去,反思得失,我们在实践中究竟为学生做了些什么?学生不愿听课怎么办?成绩下滑了怎么办?两极分化怎么办?说到底,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7,(Z1)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严师出高徒"的道理,这个"严"要严得恰到好处。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育首先要做一个严师,其次要严得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应该是一种启迪智慧、循循善诱、心灵交流的过程,它是一门艺术。武侠小说中的至高境界是"大道无痕",我想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教学无痕"吧。让我们在名师的教学中品味"教学无痕,精彩有痕",让无痕的教学演绎精彩。  相似文献   

16.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它不仅引导着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且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起着统领教育教学全局的重要作用。根据西藏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应当在其中加入至关重要的"老西藏"精神,并让教育工作者和接受教育的西藏中学生践行之。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笔者细细品味了徐斌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这节课,真实、自然,没有多余的"包装",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在启迪着学生的思维,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这节课,徐斌老师追求的是"无痕的教育",留给我们的却是"有痕"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联系着小学与中学的教育,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在快速发展,所以有必要促进体育教学提高效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体魄不断增强,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正在由"快乐体育"向着"阳光体育"转换,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当今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快乐体育"重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找准学生的兴趣所在,从学习兴趣入手分析,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阳光体育"是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促进"快乐体育"朝着"阳光体育"的正确转变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罗海云 《中小学德育》2021,(4):37-39,65
在新的历史时期,盐渎实验学校以"开心农场"为实施劳动教育的路径,以求真的泥巴情结,让劳动成果落地有痕;向新的种子要素,让劳动创造磨砺意志;尚美的幸福根植,让劳动精神淬炼灵魂。  相似文献   

20.
何谓和诣教育?即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在当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背景下,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教育规律,张扬学生个性,发扬教育民主,才是教育工作者构建民主和谐教育的正确选择.松滋市实验小学以生为本,在构建民主和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