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制性地方立法是与实施性地方立法相对称的概念范畴,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为了填被法律和法规的空白,或为了变通法律和法规的个别规定而进行的立法。创制性地方立法定位、创制笥地立方法要件、创制性地方立法保障是创制适应依法治国要求,具有地方特色,科学规范,合法的地方性法规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2.
地方经济性立法,主要是指有立法权限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或者授权,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制定、修改和废止调整本地区经济运行中特定经济关系的地方性法规的活动。地方经济性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创制出规范性的经济性法律文本在一定区域内实施,通过法律手段对地方经济关系和地方经济活动起协调和保障作用,从而达到将地方经济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将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明确,避免权力无限膨胀的目的。通过对地方经济性立法内涵、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地方经济性立法的努力方向,以达致建立法制框架下地方现代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地方立法权的选择性适用源于个别地方在现有立法体制内拥有多种立法权,而不论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还是市,都有行使立法权时的有意选择行为。对这些地方特殊立法,需要进行立法事项的前端控制,以使有地方立法权的省市能够规范行使立法权。营商环境从政策概念变为法律概念,其内涵本身包含有经济特区法规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所需要的立法事项控制标准。从市场主体、市场经济过程与体制机制三个因素审核营商环境标准,更有利于实现对现有地方特殊立法的分类处理,实现经济特区法规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在立法事项归位上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立法体制重视立法的灵活性,原则性,但对中央与地方立法事项、立法权限未作划分民事基本法律的立法权属于国家,地方有民事法律的补充权。地方民事立法不得与国家民事法律相冲突,不得将私法问题公法化。地方立法在物权制度,民事程序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人大制度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原因之一就是本身还不够完善。因此要加强人大自身的建设。应从人大立法制度的各个环节,立法案权等完善人大制订做起。  相似文献   

6.
中央权力机关与中央行政机关立法权限划分是中国立法体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过于笼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临时性及法案起草方面,相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而言,行政机关明显占优势,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授权立法监督不力等诸多因素,导致在实践中国家立法通过的法律绝大多数法案由国务院起草并提出,授权国务院立法处于主导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要充分发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明确法律绝对保留事项,依据《立法法》对授权立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对授权立法监督。  相似文献   

7.
地方创制性立法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质疑问题是法学界研究讨论的热点课题。文章试图从创制性立法对地方公民"个人自由"的保护和扩展功能,创制性立法对国家或中央立法的补充和调解功能,创制性立法对"至下而上"立法运行新模式的构建功能,以及创制性立法对地方政府行政立法权扩张趋势的牵制功能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以求为解决上述质疑问题寻找到坚实的社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三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2版)第25页谈到:“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这里出现了国家立法权(狭义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第35页谈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中第二方面:立法权,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这种立法是地方性的。”此外,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遇到“国家、地方的行政法规、条例、规章等”。这些,学生易混易错,有必要澄清。  相似文献   

9.
在《立法法》中规定监察法规制定权,首先要明确监察法规在何种程度上进入到《立法法》的调整范围,这表现为相关规定的详略选择。参照现行《立法法》对现有立法活动规范程度的差异安排,并结合监察法规的属性和监察立法活动的现实,《立法法》宜增设“监察法规”一章就监察法规制定权作出专门规定。在内部视角上,《立法法》明确监察法规的制定权限,包括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两类,同时以监察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为指引,合理设计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程序;在外部视角上,考虑到监察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立法法》还需妥善处理监察法规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表现为对监察法规效力位阶的合理设定,因应监察法规的特征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以及规定国务院和国家监察委员会可以联合制定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10.
税收立法权是立法权在税收领域的延伸,是关于税收事项立法的权力,其权力配置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配置以及中央各部门之间的横向配置。税收立法权配置制既要满足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又要遵循一国的立法体制。我国税收立法权配置纵向地方权力严重缺乏,与地方政府职责不相称;横向税收立法权过多地由行政部门行使,有悖于我国立法体制以及立法规范。因此,有必要有限制地扩大地方税收立法权限,同时严格规制税收行政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